首頁 > 旅遊

直上霄漢——哥特式建築的光輝世紀

由 天新天藍 發表于 旅遊2023-01-15

簡介米蘭大教堂飛扶壁上面的雕刻裝飾而哥特式的突破使建築在垂直方向具有了極大延展性,這種進步不止具有工程技術上的重要性,而且尖肋拱頂更能營造出“往上飛昇”的視覺效果,兼具宗教和審美意義

15歐元用英語怎麼說

直上霄漢——哥特式建築的光輝世紀

法國作家雨果曾說過:“但凡世上湧現稍微複雜的思想,無一不化作建築物;人民意念和宗教律法都有其建築豐碑。但凡人類所思的偉大問題,無一不用石頭寫了出來。”

哥特式建築

,以其攝人心魄的壯美和直插霄漢的氣象,成為中世紀鼎盛時代的活化石。這是中世紀意義上的巴洛克建築:就如同巴洛克代表著17世紀的浮華,哥特式建築是中世紀虔誠精神最完美的詮釋。

直上霄漢——哥特式建築的光輝世紀

大教堂彩繪玻璃上的天使形象

與起源曖昧又形式多樣的羅曼式建築不同,哥特式建築的專利權自始就歸屬於

12世紀的法國人——數世紀前他們還被羅馬遺民蔑稱為“蠻族”,然而正是這些阿爾卑斯山以北的蠻族,發展出了中世紀特有而只屬於歐洲的建築風格,

從很大意義而言,“哥特式”以其在文學、藝術、建築、雕塑等領域的影響,已經成為中世紀歐洲文明的象徵。當12世紀中葉哥特式教堂在法蘭西島顫顫巍巍地萌芽之時,許多人都以為它不過是羅曼式的一種新變體而已。僅僅過了一個世紀,哥特式建築已在全歐洲遍地開花,以至於人們似乎忘記了曾經的羅曼式建築。

直上霄漢——哥特式建築的光輝世紀

聖德尼教堂

1144年,位於巴黎近郊的聖德尼教堂落成,第一座哥特式建築由此誕生。聖德尼教堂對於法國王室來說,其重要性就如同威斯敏斯特之於英國君主。而在某些方面猶有過之——聖德尼修道院長絮熱(1098-1151年)先後輔佐路易六世和路易七世兩代君主,成為早期卡佩王朝最重要的政治家。

而聖德尼作為皇家修道院,乃是歷代法國君主安息之地。如此看來,哥特式建築誕生於此,似冥冥之中與克洛維以來的神聖王統有某種機緣巧合。

事實證明,絮熱不僅是傑出的政治家,他在建築工程方面也頗具智慧和遠見。絮熱在規劃建築教堂時,用大小尖肋拱頂

內外巢狀,越往裡尖券越小,越往外則越大,這組套件的重量分散於下部的四個(或更多)拱底基石,由此就使拱券的高度和跨度都突破了限制,這種限制正是羅曼式建築的癥結,所以羅曼式建築的視覺重心在水平方向。

直上霄漢——哥特式建築的光輝世紀

米蘭大教堂飛扶壁上面的雕刻裝飾

而哥特式的突破使建築在垂直方向具有了極大延展性,這種進步不止具有工程技術上的重要性,而且尖肋拱頂更能營造出“往上飛昇”的視覺效果,兼具宗教和審美意義。

得益於尖肋拱券的採用,教堂的整體建築架構隨之改進。垂直方向上的延展性,使教堂的窗戶尺寸也突破了局限,伴隨著中殿採光度的提高,大面積的彩繪玻璃窗出現了,這對於整個基督教文化而言,不亞於一場革命,裝飾藝術和建築技術的有機交融,使所有教堂的氣質翻天覆地。

直上霄漢——哥特式建築的光輝世紀

坎特伯雷大教堂

先前羅曼式的厚重質樸甚至呆板,逐漸被哥特式的高大、壯麗和精美所取代。當各國的主教和修道院長們來參加落成慶典時,他們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高聳入雲的塔樓是他們未曾想象的高度,內外巢狀的尖拱造型雅緻、雕刻精美,中殿與祭壇的陰霾一掃而空,唱詩班的歌聲迴盪在高大空靈的穹頂

,嫋嫋不絕於耳,陽光透過巨大的彩繪玻璃灑落進來,更令他們眩暈迷失,分不請自處人間抑或天堂。

這場視覺盛宴好過一切言語的宣傳,此後不到半個世紀,哥特式風格就從巴黎擴充套件到法蘭西島,從法蘭西島而全法國,又從法國走向英國、德意志、義大利和西班牙,至

13世紀中葉整個西歐和中歐都成為哥特式建築的一統天下。

直上霄漢——哥特式建築的光輝世紀

夏特爾大教堂

法國的巴黎聖母院、夏特爾大教堂、亞眠主教座堂,英國的坎特伯雷大教堂、約克大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德意志的科隆大教堂和義大利錫耶納主教座堂等都是哥特式教堂,它們不僅體現了哥特式建築的輝煌時代,今天更是成為舉世聞名的建築藝術瑰寶。

伴隨著哥特式建築從法蘭西島由內而外的同心圓式傳播,哥特建築本身的工程技術也在演進。隨著教堂高度的紀錄被不斷翻新,建築立面自身重量和抗風性都出現了隱患。而且多層拱券的疊加,導致對牆體的張力也增大了。

工程師首先想到的是在外牆增加支撐結構,從而維持牆體內外平衡。但支撐結構的部件自身也有重量,教堂中殿寬度和高度,決定了它的支撐結構必須架在耳室上方的券樑上,這樣由削弱了耳室牆體的承重性。

直上霄漢——哥特式建築的光輝世紀

飛扶壁

於是,一種偉大的發明

——飛扶壁誕生了。飛扶壁外形很像半個尖券,它架設在外牆的柱墩和中殿牆體之間,由於體量很小所以幾乎不影響下部建築的承重性。飛扶壁不僅解決了上述的兩難問題,而且它的造型線條非常優美,剛勁與典雅並存,所以又具備裝飾性的意義。

從巴黎聖母院西立面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到這種結構的裝飾效果,亞眠大教堂也是最早使用飛扶壁的。飛扶壁不僅使教堂的高度一再攀升,也使教堂的立面得以擴大,在正門上方就出現了巨大的玫瑰形花窗玻璃,色彩斑斕,造型精緻。

直上霄漢——哥特式建築的光輝世紀

巴黎聖母院

哥特式建築誕生於法國,但是它在英國的繁榮程度絲毫不亞於發源地。英國的教堂或修道院與法國不同,它們多數建於城郊或者鄉村地區,對不斷拉高塔樓倒不是非常在意。

英國人向以

“生而自由”為榮,這源於他們古老的盎格魯-撒克遜傳統,而作為日耳曼人的一支同樣屬於羅馬世界嗤之以鼻的“蠻族”。但是羅馬人的鄙視倒成了英國人的自豪感,就像《日耳曼尼亞志》所說,日耳曼人質樸、自由、率真,而羅馬人則是腐化、墮落和虛偽的代名詞,英國很自豪於這種特色,所以並不十分傾心羅馬的藝術風格。

直上霄漢——哥特式建築的光輝世紀

威斯敏斯特教堂

當哥特式建築興起時,它立即成為英國寄寓族群自豪感的載體。一直到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英國又開始了“哥特式復興”,包括溫莎在內的許多貴族城堡和教堂,都以哥特式重建或翻新,這在當時正是對17世紀以來新古典主義的反撥。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哥特式在義大利從來不佔主導,這裡是羅曼風格一脈相承的天地。

哥特建築只在北部有影響,以米蘭大教堂

和錫耶納主教座堂為代表,都在義大利北部,米蘭更是倫巴第的核心城市。而且從某種程度而言,米蘭大教堂並不能算完全意義上的哥特式建築,因為它的建築主體仍然是羅曼式的,只不過它在外立面的裝飾方面和細部構造的處理上採用了哥特風格,但是整體輪廓與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哥特式教堂反差明顯。

直上霄漢——哥特式建築的光輝世紀

米蘭大教堂

判定哥特式教堂的一大標準在於,鐘樓體積佔全部建築的比重很大,而米蘭大教堂的鐘樓似乎更像是一種裝飾,而不是教堂的必要組成部分。哥特式建築在義大利的侷限,恰可反證它對阿爾卑斯山以北各民族歷史與情感的雙重意義。

Tags:教堂哥特式建築羅曼式扶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