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它距八達嶺只有5裡,屬於長城防禦體系,慈禧西逃時曾在此過夜

由 北晚線上 發表于 旅遊2021-12-13

簡介八達嶺如此重要,前出防禦的岔道城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

永寧古城門票多少錢

居庸關自古便是京城北方最重要的關口,明代不斷修葺加固,在40裡關溝內形成了完整的防禦體系。關溝北端稱居庸北口,後來改稱八達嶺。為何改為此名,眾說紛紜。不論觀點如何,出了居庸關,向北通往延慶、赤城,向西可去張家口、懷來、宣化、大同,向東能到永寧、四海冶,可謂四通八達,確如《長安客話》中的解釋,“路從此分,故名八達嶺”。

八達嶺的重要程度也就可想而知。為了關口不失,在關口北邊再建一城堡作為防禦的前哨站,稱得上固若金湯。前哨站名為岔道城,距八達嶺只有5裡。此外,在八達嶺西南5公里處,又建有石峽關,其與八達嶺均隸屬於居庸關,在長城防禦體系中是同一防區。

高文瑞

它距八達嶺只有5裡,屬於長城防禦體系,慈禧西逃時曾在此過夜

岔道城

對國人來說,八達嶺長城是再熟悉不過的景點了,尤其那句“不到長城非好漢”,令八達嶺舉世矚目。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八達嶺和世園會均人流如潮。

筆者年輕時去過八達嶺幾次,有了好漢的自豪。當時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就是坐火車,到了青龍橋站再往回走,那時不知,如果不往回走,而是向北略微走段路,再轉個彎兒就能看到岔道城。如今,岔道城內外的二百多戶人家同屬岔道村,部分村民是當年駐守岔道城的軍人後裔。

八達嶺前建藩籬

春暖花開,天氣晴朗,筆者來到慕名已久的岔道城,忽覺相見恨晚。城牆及東西城門經過整修,外面包了磚。城磚之間勾的灰更為白亮顯眼,牆下面依然用舊的基石。城牆並沒包全,只砌了一半高,上面露著當年的夯土牆,更顯歷史價值。城上無門樓,門洞上有匾額,西門“岔西雄關”,東門“岔東雄關”,均有“萬曆三年吉日”題款,按舊石額製作。

兩門相比,西城門似乎更為重要,面向關外,古時有甕城。當地人說,岔道城也簡稱西岔。整修後的西門外沒建甕城,留有殘存的黃土牆遺蹟和石牆的基礎。城外有用巨石鋪成的石板路,經年累月人來馬去,石面磨出很深的轍溝。石板路經過整修,石上轍溝還在,只是轍跡不能完全對上。向西望去,地勢低窪,如同一條溝,溝底佈滿鵝卵石,但並不走水,當年是城前古道。

岔道城之名與其地處三岔路口有關。明嘉靖《隆慶志》上說:“岔道舊名三汊口,又名永安甸,為口外入居庸關之要路。”這是按進京方向,如果出京至此,正好有兩條路分開,清光緒《延慶州志》講:“自八達嶺而北地稍平,五里至岔道,有二路:一至懷來衛,歷榆林、土木、雞鳴三驛至宣府為西路;一至延慶州、永寧衛、四海冶為北路。”故名岔道。

交通上是要道,地勢上也特殊。從居庸關出京,兩邊是群山,中間僅一條羊腸小道,至此忽然有了一塊開闊之地。《隆慶志》上記為:“自龍虎臺入居庸關南口四十里,皆羊腸鳥道,至此則豁然坦夷。”這樣的地形,被形容為居庸關的門戶,“地當極衝”。開闊地前,豈容外敵在家門口安營紮寨,排兵佈陣?在這裡建起城池,也就有了重要的軍事意義。《宣鎮圖說》上講:“遇薊昌有警,軍門提兵移駐於此。”來敵攻打八達嶺,岔道城守軍可以攔腰一擊或攻其隊尾,使之頭尾不能相顧;若來敵攻打岔道城,八達嶺守軍可攻擊圍城之敵,內外夾擊。如果再借助兩邊的山勢,來敵叩關之時,堅壁清野,設伏於兩山之巔,多備石塊、火器以擊之,必然一舉殲滅。

八達嶺扼守在關溝之北口,便有了“北門鎖鑰”的形象比喻,因其特殊的地勢又有了“燕塞雄關”的美名。八達嶺如此重要,前出防禦的岔道城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城雖平坦,逼臨山險,樓墉俱磚石甃,亦足為居庸外藩。”所以“八達嶺為居庸之襟喉,岔道又八達嶺之藩籬也”,寫《長安客話》的蔣一葵也評論,“守岔道所以守八達嶺,守八達嶺所以守關。”環顧群山,身臨其境,令人感慨,猛然對“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有了切身理解。

慈禧西逃時在岔道城過夜

岔道城方位不是南北正向,而是依靠北山,順東南方向的山勢而建,也就影響了後人對東與南方位的描述,以致混淆。歷史上,此城經過多次修建。明嘉靖三十年(1551)因警報頻仍,朝廷採納大臣王士翹加強邊關軍備的建議築城。隆慶五年(1571)又重新加固,外面砌磚。利用自然地勢,北山的邊牆和墩臺代替了城牆,南城對面的山上也有墩臺。城牆上設垛口、望口。城牆頂部墁磚,外高裡低。排水槽朝向城裡,不給來敵拋繩攀牆的機會。牆高3丈,城周2裡10餘步,設西南北三門,北為死門虛設,南北180米,東西530米。城池不是直角,而是建成圓角,有人覺得像只船,從當年繪製的地圖上看,還有點兒像只鞋子。

岔道城平時設守備一員,“守備所屬把總三員,巡捕一員,軍丁七百八十八名。”至清代,來自北方的威脅減小,人員也有縮減,“設守備一員,把總一員”。士兵可在城門外迤南一里的教場習兵演武。城內不僅是兵營,還設有“暖鋪”,就是驛站,主要任務是“遞送公文”,類似於今天的郵局。《隆慶志》上記:“暖鋪雲者郵舍便宜之名,亦唐人‘邊鋪’之謂。”“商民人等運糧等項車畜往來,俱聽做飯宿歇,門外種樹息陰。”所有這些事務,都由“守備等官相宜處置”。有吃有住也就有了溫暖的感覺。當年隆慶州僅有幾所暖鋪,其中“荒字暖鋪在岔道屯”。

它距八達嶺只有5裡,屬於長城防禦體系,慈禧西逃時曾在此過夜

如今岔道城內的建築

交通要道之上,既有進出京的官員,又有過往商人,人流眾多,商業設施也就完善起來,什麼豬店羊店駱駝店酒館飯館茶館,一家挨一家。同時也就有了玉皇廟、城隍廟、關帝廟等祭祀祈禱之地。走進古城,街上有石碾、石磨,重新修復的古建築排列在街道兩旁。新修的古井旁曾為守備署、把總署、驛站等舊址。

岔道城還承擔著重要的任務——接駕。明清之時,皇帝出京往北,也要由此經過。八達嶺儘管雄偉,卻不能讓皇帝在兵城中過夜。岔道城雖小,還是安全舒適了許多。據志書記載,有多位皇帝在此駐蹕。明朝宣德皇帝曾“獵於岔道”;康熙皇帝去湯泉路過,或遠戰出征,曾駐蹕岔道;就連慈禧西逃,還在城裡的破廟內住過一夜。

俯視城牆,能看出新磚包砌的城牆內,還有石頭砌的城牆,說明岔道城經過多次修建。這其中有“地多沙石,關牆每為山水沖壞”的自然損壞,而更多的則是在戰爭中的不斷加固。站在城牆上,全城街景鋪在眼前。四周山峰環繞,南北墩臺相望,遠處八達嶺山峰巍峨,長城在山巔蜿蜒,扼守著要塞。秋風颯颯之時,滿山樹木變色,紅橙黃綠,色彩斑斕,一派絢麗的景象,駐守此地的英雄將士登臨城上,能無感慨?因此自古便有“岔道秋風”,為媯川八景之一,既是自然,也是要塞雄風的寫照。

追憶金元明清,眾多風流人物由此經過,而數不清的是這裡經歷了多少次大小戰爭,過往了多少人馬……算清這些數字,可能要去問城內兩棵高大古槐,或是城裡城外鋪在地面上的巨石,也許周圍的群峰更能記得真切。秦時明月漢時關,歷史已如雲煙一樣飄浮而過,岔道城則永恆不變地守衛在八達嶺前方。

石峽峪堡內不住人

石峽關與八達嶺為同一防區,可互相支援。石峽關兩邊山峰陡立,中間是羊腸小道,有巨石立於路邊,上書“石峽關”,為羅哲文先生題寫。此關建在峽谷拐彎處,如胳膊肘,且一路上坡,居高臨下。兩山城牆的交匯處曾有關城相接,上有門樓,中間是水門,旁開一小門。

站在關口觀望,兩山如門,北邊一側還能看到長城的殘牆,一直延伸到山頂。南邊一側,山石削去一半,露出白茬,那是當地曾為燒石灰而挖山取石,城牆也就隨之消失。兩邊山石陡峭,空手攀山,幾乎不可能,即使上去,也無戰鬥力可言,入關只此一路。

石峽關口裡建有城堡,稱“石峽峪堡”,現今還存有二三十米長的一段城牆,兩三米高,內裡的黃土夯牆已挖去,只剩單坯磚牆。灰為白色,與青磚形成明顯反差。此處正是城堡南門,城門已無,只餘城垛拐角。

它距八達嶺只有5裡,屬於長城防禦體系,慈禧西逃時曾在此過夜

石峽峪的四角菱形樓

此門有名,稱“迎旭”。村裡的老梅70多歲,小時還能看到城的門額,那時城也相對完整。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後,村裡蓋房多用城磚,城牆逐漸拆除,門額也不知下落。最近十來年,人們有了保護文物的意識。老梅一直在尋找著那塊石碑,直到2003年,才在村內民房一角發現有塊玉石,挖出一看,果然是那塊漢白玉石碑,遂儲存起來。

石碑完整而精緻,長方形,高0。55米,寬0。99米,厚0。15米,中間楷體雙勾“迎旭”二字,每字0。3米見方,字型遒勁有力。門額上款楷體陰刻“欽差整飭昌平等處兵備山東布政司右參議蒲板任彬、欽差鎮守居庸昌平等地方總兵官都督定遼楊四畏建立”。據記載,任彬、楊四畏等都是這一帶的守關將領。下款“大明萬曆四年歲次丙子吉旦立”。另有一行,“分守居庸關等處地方參將睢陽沈思學建”,時間為萬曆四年(1576年)。

石峽峪堡東西長百米,南北寬七八十米,東頭大,西頭小,牆高六七米,門樓有二或三層,有南北二門。北門也有門額,大小與“迎旭”相仿,雙勾橫書“石峽峪堡”四字,現已碎成5塊,被保存於中國長城博物館。

城北牆已蓋起房舍,正處於北門城牆外角,下面還能看到基石。牆外有小路,西行,一路上坡,這是當年的城牆根了,如今壘起碎石,取代了城牆。行走百十米,還能感受到老城的存在。碎石中竟然存著幾塊城牆的基石,石條很大,石與石之間也用白灰連線,灰也依舊結實。從石條的走向看,城不是方的,確如老梅所言,有點斜向,西小東大。這裡就是城的西頭,當年稱“上倉”,為儲存軍需武器與糧草的地方。現在,那裡一片平地,種著莊稼,壘碎石就是怕水土流失。

城內還建有真武廟、關帝廟等建築。城外還曾建有山神廟、火神廟等。廟前曾有石獅一對,現在寺廟已無,也就成為文物,移存於延慶縣城靈照寺內。奇怪的是,古時城內並不住人,士兵與村民都住在城外,就連當官的也不例外,因此城外才有察院公館等建築遺址。城外住宅區比城裡規模還大,原有二街三巷。李自成經過時,村子被燒。現在的格局是在原址基礎上蓋起的,大致保持了原樣,村民則是後遷來的。

據說原來計劃建一座大城,周圍的四個小山頭正好為城的四角,所以稱為跨山城。結果,官員把建城的銀兩貪汙了,所以才把城建得那樣小。照此說來,絕大部分銀兩都裝入了個人腰包。不論建大城還是小城,村子的位置得天獨厚,即使是現在,也是宜居之地。

建城時還有塊漢白玉石碑,上刻《石峽新城記》。石碑已殘碎,僅剩5塊。不成形的碎碑在別人眼中不成器物,老梅也收集起來,雖看不出內容,卻能證明曾有這樣一塊碑。

站在村裡,四面山峰皆在目中,長城上的幾座敵樓也清晰可見。尤其那座只剩一面牆的六孔樓更是難得。若在古時,石峽峪居中,四面敵情一目瞭然,在這裡指揮排程,正為適中;若在城內,城牆反而遮目擋眼,也算是守城將士的盡責。轉而又想,如若長城已被攻破,空守在城內,再牢固又有何意義?

石峽峪有一特殊形制的烽火臺——四角菱形樓,這在長城建築中很少見。近前看,尖角處有如斧刃一般。菱形樓孤立於山頂,有二層,牆外利用磚角砌出裝飾花邊,於威嚴中透出美觀。樓內兩側有門,牆上有門框和門栓孔。牆的長短也不對稱,一面四孔,一面二孔,錯位才能“菱形”起來。

這些古代的城堡,到現在也只是小小的山村,卻流傳著不少傳說故事。像老梅這樣的普通村民,廝守著長城,收集了那麼多長城文物,還把一部分捐贈給了中國長城博物館,也成為研究長城的愛好者,這是否也是長城文化的影響力呢?

(原標題:岔道城:八達嶺北扼險道)

本文照片為高文瑞攝影

流程編輯:TF017

Tags:岔道八達嶺石峽城牆居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