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朔州崇福寺彌陀殿

由 魏晉南北百香果 發表于 旅遊2021-12-13

簡介三寶殿即通常所謂的大雄寶殿,一般是寺廟中最主要的建築,但金代皇帝完顏亶尊崇西方淨土宗教義,所以在三寶殿後又另建了彌陀殿,以供奉西方三聖,即阿彌陀佛(中)、觀世音菩薩(右)和大勢至菩薩(左)

阿彌陀佛在寺廟裡供在哪裡

朔州崇福寺有四個方面值得觀賞,分別是建築、雕塑、壁畫、琉璃,而這些又以彌陀殿的藝術成就最為突出。

朔州崇福寺彌陀殿

崇福寺始建於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由凌煙閣功臣之一的鄂國公尉遲敬德奉敕建造,但今天留存下來的建築最早只能追溯到金代。

朔州崇福寺彌陀殿

崇福寺佈局規整,中軸線上,山門、金剛殿、鐘鼓樓、千佛閣、文殊堂、地藏堂、三寶殿、彌陀殿和觀音殿等建築依次排開,形成五進院落。

朔州崇福寺彌陀殿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由於崇福寺歷史悠久,所以部分保留了宋代之前的寺院風格,比如在宋朝及之後,藏經閣之類的建築往往位於最後一間院落,但在崇福寺,藏經閣(千佛寺)位於三寶殿之前。此外,崇福寺原有迴廊,這也是基於古制,可惜現已無存。

朔州崇福寺彌陀殿

三寶殿即通常所謂的大雄寶殿,一般是寺廟中最主要的建築,但金代皇帝完顏亶尊崇西方淨土宗教義,所以在三寶殿後又另建了彌陀殿,以供奉西方三聖,即阿彌陀佛(中)、觀世音菩薩(右)和大勢至菩薩(左)。

朔州崇福寺彌陀殿

朔州崇福寺彌陀殿

為了突出彌陀殿的中心地位,於是在體量上超過了三寶殿,它的臺基就有2。4米高,且面闊七間、進深四間(42m×24m),屋頂是單簷歇山,下面斗拱為七鋪作雙杪雙下昂,放眼望去,舉折平緩,出簷深遠,差不多佔據大殿整體高度的一半以上。儘管彌陀殿碩大無朋,但設計時兼顧了院落的整體佈局和比例關係,站在三寶殿後身的臺基上,彌陀殿全貌盡收眼底,兩者並沒有因一大一小且間距不遠而顯得突兀。

朔州崇福寺彌陀殿

彌陀殿內有9尊金代的塑像,體量十分巨大,除了西方三聖還有4尊脅侍菩薩和2尊護法金剛,三尊主像坐在蓮臺之上,而蓮臺下面還有高大的佛臺,因而對香客產生很大的壓迫感。如果您仔細數一數柱子,就會發現,前排只有4根柱子,而後排則有6根,這是為了不遮擋香客的視線而讓佛像儘可能地顯露出來,所以採用了“減柱”“移柱”法,下面的空間開闊了,但對於上面的梁枋架構則提出更高的要求。就金代的建築而言,這已經做得足夠好了,但在今天,無柱的大型砼結構屢見不鮮,遊客甚至未必會注意到這些建築細節,但殿堂和塑像的巨大體量還是會讓您印象深刻。

朔州崇福寺彌陀殿

朔州崇福寺彌陀殿

朔州崇福寺彌陀殿

朔州崇福寺彌陀殿

殿內的牆壁上繪有圖畫,均是金代遺存,面積達320平方米,換句話說,如果等比例描摹下來,差不多可以鋪滿一個籃球場,其規模可見一斑。內容涉及佛陀、菩薩、脅侍以及天宮佛國的景象。

朔州崇福寺彌陀殿

朔州崇福寺彌陀殿

金代的琉璃瓦用制與後世的顏色等級不同,這雖是皇家敕建大殿,但仍然使用灰瓦,但採用黃、綠、藍剪邊。屋脊上不是一般的鴟吻和鰲魚,而是龍吻,上面還安置兩尊力士像,彷彿在拉扯鐵索以保持屋脊寶塔的穩定,在房下看,塑像似乎都不大,但到近前,力士怕是得在1米以上,龍吻雖不及太和殿的大,但高度也要超過3米,透過這個比例推算,整個大殿的體量也可見一斑了。

朔州崇福寺彌陀殿

影片載入中。。。

Tags:彌陀崇福寺三寶金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