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我在頤和園等你》探尋頤和園中隱藏的“歷史見證者”

由 中國青年網 發表于 旅遊2021-12-08

簡介現場,張國立、王鶴棣、聶遠、孟美岐、李權哲五位幹事需要利用八根竹竿將一隻巨大圓球運輸上山,期間既不能用手直接觸碰圓球,更不可碰觸和損壞沿途建築,將自身帶入古代能工巧匠修建頤和園的情境之中,於身體力行間感受前人的勞作艱辛

萬壽山昆明湖石碑在哪兒

國際線上訊息: 8月14日(週五)21:08,《我在頤和園等你》將播出第七期。節目中,蘇州街特邀總幹事張國立、蘇州街特邀幹事王鶴棣以及飛行幹事聶遠、孟美岐、李權哲,將一同開啟一條“跨越時光”的神秘路線,探尋那些歷經270年歲月洗禮卻依舊山清水秀的頤和美景。

《我在頤和園等你》探尋頤和園中隱藏的“歷史見證者”

海報 片方供圖

驚豔時光 揭秘頤和園裡的“歷史見證者”

不同於往期一目瞭然的主題線路,本週幹事們面對“空空如也”的線路主題,必須在遊園過程中自行發掘這條神秘路線的意義。節目中,幹事們將先後探索十七孔橋、寶雲閣銅殿、萬壽山昆明湖石碑三處從清漪園時期就存在的“歷史見證者”,感受跨越時光的歷史印記。

《我在頤和園等你》探尋頤和園中隱藏的“歷史見證者”

劇照 片方供圖

作為頤和園內最大的石橋,十七孔橋僅修築時間就花費了近四十年,而在經歷過數百年風雨洗禮後,橋上雕刻著的544只形態各異的石獅子依舊栩栩如生,一如既往守護著這座古橋;寶雲閣銅殿則是我國現存最大最重的通體銅鑄建築,也正因其材質特殊,才使其得以在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清漪園時倖存下來;萬壽山昆明湖石碑更是乾隆皇帝決意修建清漪園後樹立的第一塊“奠基”之碑,碑身上由乾隆皇帝御筆親題的《萬壽山昆明湖記》記載了擴充套件昆明湖的目的和經過,是極具考古價值的歷史明證。

除了歷經270年歲月洗禮的歷史意義,這三處“歷史見證者”自身也充滿令後人歎服的建築工藝。十七孔橋造型優美,素有“狀若長虹臥波”的美譽,尤其是橋身和橋洞的弧度以及望柱上的石獅所連成的弧線,均為古代工匠手工繪製,但精度卻堪比電腦繪圖;寶雲閣銅殿雖為銅鑄,但殿身各處運用傳統撥臘法雕刻的龍紋卻堪稱“纖毫畢現”,令幹事們驚歎不已;萬壽山昆明湖石碑則運用整塊巨石雕造,通高9。857米、厚1。09米、碑座寬2。1米,如此巨大的體積重量僅運輸一事就讓幹事們發出“太奇蹟了”的感慨。究竟寶雲閣的撥蠟工藝有何獨到之處?當年古人又是如何將山下打磨好的巨型石碑完美無缺運輸上山的?

《我在頤和園等你》探尋頤和園中隱藏的“歷史見證者”

劇照 片方供圖

致敬前人 聶遠、孟美岐挑戰“極限運物”

頤和園的建造集中國古典園林藝術之大成,不僅設計中處處蘊含匠心,建造過程同樣極具巧思。本期節目中,幹事們就將透過一項“運物上山”任務,直觀感受前人的匠心與智慧。現場,張國立、王鶴棣、聶遠、孟美岐、李權哲五位幹事需要利用八根竹竿將一隻巨大圓球運輸上山,期間既不能用手直接觸碰圓球,更不可碰觸和損壞沿途建築,將自身帶入古代能工巧匠修建頤和園的情境之中,於身體力行間感受前人的勞作艱辛。面對狹窄的階梯和充滿限制的挑戰規則,他們將採用怎樣的方式運送圓球?最終能否挑戰成功?

《我在頤和園等你》探尋頤和園中隱藏的“歷史見證者”

劇照 片方供圖

此外,幹事們還將透過“你畫我猜”的趣味性方式瞭解頤和園複雜的建造官名。遊戲過程中,一個長達十二字的官員名稱令孟美岐直接懷疑人生,大呼:“是不是故意搞我?”猜畫中途,王鶴棣還調侃起了孟美岐五花八門的肢體表演:“我彷彿看了一場電影。”究竟是什麼官名讓孟美岐如此崩潰?更多精彩,盡在今晚21:08北京衛視《我在頤和園等你》,敬請期待。

(來源:國際線上娛樂)

Tags:幹事頤和園孟美岐昆明湖片方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