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山西有個小縣,藏有“中國第二古老”木建築,曾花了250萬進行搶修

由 芳春生活 發表于 旅遊2021-12-08

簡介尤其是大殿更是因為殘破失去了盛唐時期地雄邁地氣息,不過好在2013年國家文物局下撥了250萬元對廣仁王廟進行修繕,經過了18個月的搶救性維護,使得中國少有地唐代木構建築重新煥發出唐代面貌

廣仁王廟是為誰建造的

提到山西古建築的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應縣木塔或者平遙古城此類相對網紅一些的景點,然而作為古建築豐富的山西省而言,境內比應縣木塔和平遙古城更老的建築可謂是還有不少。

山西有個小縣,藏有“中國第二古老”木建築,曾花了250萬進行搶修

比如地處山西運城的芮城縣就藏有不少的古代遺存,雖然芮城縣只不過山西省境內一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小縣城,甚至於很多人對於這個名字並不熟悉,然而在芮城城北4公里外的古魏城城垣遺址內卻藏著一座唐代儲存至今的木構建築。

山西有個小縣,藏有“中國第二古老”木建築,曾花了250萬進行搶修

這就是建造年代僅僅晚於五臺山臺外南禪寺的廣仁王廟,憑藉著這種建造年代當仁不讓的成為了中國第二古老的木構建築,可謂是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雖然在古建築歷史上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或許因為本身規模不大,加上缺乏宣傳和對於古建築保護的緣故,這座唐代建築——廣仁王廟如今依然遊客寥寥無幾,不過這樣也好,讓古建築可以安安靜靜地被保護著。

山西有個小縣,藏有“中國第二古老”木建築,曾花了250萬進行搶修

而我的廣仁王廟旅行,也是陰差陽錯的因為永樂宮之行而得以完成。起初對於這座古建築瞭解的並不多,僅僅知道它是中國現存第二古老的木構建築。

山西有個小縣,藏有“中國第二古老”木建築,曾花了250萬進行搶修

和其他兩座半的唐代佛教建築不同,廣仁王廟為一座道教寺院,因為當地的老百姓為了祈求上天風調雨順,讓當地人們可以五穀豐登,而修建了這座以供奉龍王的廟宇,因此在當地人的口中往往稱其為“五龍廟”。

山西有個小縣,藏有“中國第二古老”木建築,曾花了250萬進行搶修

作為民間小廟它自然是要比作為皇家寺院五臺山佛光寺遜色很多,尤其是近代以來由於當地人對於水利和飲水的需求已經可以透過生產力發展而解決,不再一味地依靠對龍王的祈求,因此很長一段時間裡廣仁王廟地建築都在一點點消失。其中東西廂房就在1949年之前倒塌,廣仁王廟一度成為廢墟,僅剩下大殿和戲臺孤零零地屹立在荒草地上。

山西有個小縣,藏有“中國第二古老”木建築,曾花了250萬進行搶修

尤其是大殿更是因為殘破失去了盛唐時期地雄邁地氣息,不過好在2013年國家文物局下撥了250萬元對廣仁王廟進行修繕,經過了18個月的搶救性維護,使得中國少有地唐代木構建築重新煥發出唐代面貌。

山西有個小縣,藏有“中國第二古老”木建築,曾花了250萬進行搶修

透過修繕後如今的廣仁王廟主要包含了唐代的正殿、清代的戲臺以及一些重建的展示牆。邁上臺階之後首先展現在眼前的就是唐代的木構建築。

山西有個小縣,藏有“中國第二古老”木建築,曾花了250萬進行搶修

面闊五間,進深四椽,因為僅僅為民間的小廟因此為單簷歇山頂的構造,柱頭的斗拱為五鋪雙抄偷心造,在正殿的前側牆壁上可以看到兩尊唐代的碑記以及清代的兩尊碑記,記錄著廣仁王廟修繕的記錄。

山西有個小縣,藏有“中國第二古老”木建築,曾花了250萬進行搶修

山西有個小縣,藏有“中國第二古老”木建築,曾花了250萬進行搶修

殿堂內部擱架鋪作斗拱碩大,叉手長壯,侏儒柱細短,呈現出平緩的廈坡,這樣簡練的木結構國內僅僅只有五臺山的南禪寺可以媲美。中間供奉著新塑的龍王造像,吹鬍子瞪眼的龍王造像,兩側為雷公電母風伯雨師,詮釋了古代人對於風調雨順的盼望。

山西有個小縣,藏有“中國第二古老”木建築,曾花了250萬進行搶修

從正殿大門走出後可以看到對面清代的戲臺,為一座單簷的建築,據說曾經殿堂中間還有清代的雕花,很可惜的是雕花被盜,如今看到的為後期新做的作品。

山西有個小縣,藏有“中國第二古老”木建築,曾花了250萬進行搶修

即便重修後的廣仁王廟看起來有些不協調,但是也或者是因為有了時間的加持,也或者站在戲臺前面可以眺望主殿後面蔥翠的山脈,讓廣仁王廟看起來格外的迷人。(作者:馬且停,人生在於行走,旅途需要記錄!)

Tags:廣仁王廟建築古建築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