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讓借錢變容易,網際網路信用付帶來的“福”還是“禍”

由 新浪財經 發表于 運動2023-02-04

簡介一位95後網際網路信用支付和網貸使用者李明(化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其並沒有固定收入的穩定工作,也沒有存款,當前總負債近10萬元,最初開通使用的就是花唄,很容易就獲得了幾千元的授信,此後只要用支付寶消費就會習慣性選擇花唄,而隨著使用

如何提高白條信用

原標題:21深度|讓借錢變容易,網際網路信用付帶來的“福”還是“禍”

歲末年初,螞蟻花唄、借唄整改加速,備受關注。

據業內人士稱,根據最新披露的螞蟻消金增資安排以及新規推算,螞蟻花唄、借唄能夠承接的放貸規模或達萬億,相對整改前縮減約一半。整改前的2020年6月末,藉助支付寶這一超級流量入口,花唄、借唄的信貸餘額分別達到17320億和4217億。

市場對花唄、借唄的整改之所以關注,不僅因其實打實地覆蓋了5億使用者,覆蓋面之廣幾乎沒有一家銀行可以與之媲美,還因其整改方向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未來網際網路信用支付市場的走向。

尤其花唄、白條等網際網路平臺信用付業務,短短几年間,“野蠻”生長,帶來便捷的同時,爭議不斷,也讓我們重新審視,“讓借錢變得越來越容易”本身到底是對還是錯?

借錢何以越來越容易

依託支付,讓越來越多使用者更易獲得貸款,是網際網路信用支付產品誕生的一大初心。

花唄產品研發相關負責人曾對媒體指出,花唄想服務更多普通人,所以顛覆了原有的金融產品先證明你是好人,再給授信的“套路”;而是先邁出了“信任”的一小步,即降低使用門檻,不再需要提供複雜證明,先給出一個小額度,風控由貸前轉向貸中,從而服務更多普通人,而不是高淨值人群。

而這種先相信、後成長的邏輯使得迷你花唄覆蓋到了一群“沒有資料畫像”的人,也成就了一款覆蓋5億使用者的現象級產品。

但隨著網際網路信用支付產品的普及,讓借錢變容易和培養信任的良好初心,也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首當其衝的就是,當信貸變得門檻過低甚至沒有門檻,會導致使用者對放貸所代表的信用風險和責任產生認知上的偏差。

知乎上一位使用者分享了使用信用支付產品的真實心路歷程:

“一個月工資4000,沒用花唄前量入而出,吃22元的黃燜雞。有一天,花唄給了3000元額度,試著用花唄點了35元的黃燜排骨,點完一看銀行卡,餘額還是4000元,這種感覺就好像工資變成了7000元。接下來手機壞了,工資只夠買2800的普通手機,可是用花唄就能買iphone12,看到同事都用iphone,看了下分期也不多,咬咬牙就買了。然後發現,以前想買東西需要省吃儉用攢錢,現在不用省吃儉用很輕鬆就能獲得,生活越來越離不開花唄、白條。”

“用信用支付沒想過還款,等發工資才發現工資全還了花唄、白條,只能繼續用信用支付,最終利滾利越來越多,惡性迴圈,最後一看未還款已經高的嚇人,馬上就要連最低還款也還不起了,就省吃儉用還花唄。最後發現心心念唸的東西,還是省吃儉用買上的,提前用上了,也需要省吃儉用更多時間彌補。很多人以為自己可以抵抗住誘惑,但是太過容易獲得的貸款會讓人失去原本的理財能力,可能要付出的代價更多。”

使用者的信用意識和信貸行為需要培養,尤其年輕使用者和傳統金融覆蓋不到的下沉客群,本就與金融業務接觸較少、金融素養剛剛起步。網際網路類信用卡產品可以實現對更下沉群體的授信,讓貸款更便捷,問題是,這種便捷意味著什麼?

正如一位網際網路信用支付使用者對記者所言:“只要點選幾下,就能很輕鬆的獲得一筆錢,然後馬上就可以用來消費。很容易會覺得這筆錢不需要付出代價,甚至會認為這就是自己的錢。但借貸的本質就是透支未來,這個意識,很多人是在還不起錢的時候才意識到,借貸是一件多麼嚴肅的事情。”

另一位股份行信貸業務人士也指出,正是由於網際網路信用支付覆蓋的年輕使用者和信用白戶是傳統銀行覆蓋不到的,所以網際網路信用支付平臺有責任引導他們合理借貸,不僅是投資者教育,還需要在授信、制度、風控層面重新衡量原有的模型和機制,不能簡單依賴消費金融擴大消費,必須更加關注消費金融的質量。

支付巢狀信貸對麼?

從監管對花唄、借唄的整改要求看,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斷開支付寶與“花唄”“借唄”等其他金融產品的連線,糾正支付鏈路中巢狀信貸業務的行為,而這也被視為對當前網際網路巨頭信用支付影響深遠的一大舉措。

早在2020年9月,央行副行長範一飛就曾公開指出,一些網際網路企業利用旗下機構將支付業務與信貸等其他金融業務交叉巢狀,形成業務閉環,業務過程難以被穿透監管,極易引發風險跨市場蔓延,並喊話這類機構提高站位,積極配合監管,切實整頓超範圍信貸業務,消除利用支付拓展交叉金融業務的風險隱患。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支付業務與信貸業務在傳統金融業務中本是兩個獨立的體系。舉例來說,小明儲蓄卡中只有2000元,但想買3000元的手機,那麼他若想購買手機,就需要首先擁有一張額度1000元以上的信用卡,或者去貸款1000元,然後去商店支付購買。在這一過程中,小明可以選擇任何一家銀行申請信用卡或消費貸款(也可以去消費金融公司或其他借貸機構),能否批准小明的申請取決於小明的信用資質。支付行為與信貸行為是相互獨立的兩個行為。

但從網際網路信用支付的業務流程看,包括螞蟻、京東等多家網際網路公司,支付和信貸相互巢狀,甚至形成了閉環。

以花唄為例,此輪整改之前,花唄本質上是透過在支付寶平臺上完成放貸的信用貸款,花唄與支付寶幾乎是共生關係,且一旦開通花唄,使用者在使用支付寶支付時,一般會預設或推薦使用花唄,即支付與借貸透過同一個賬戶完成。而花唄獲客也主要來自阿里旗下電商平臺淘寶,評估審貸則依託芝麻信用,芝麻信用也與淘寶消費和支付寶支付行為高度管理,這意味著從信貸到支付的所有流程都可以在螞蟻的閉環內完成。

業務閉環對網際網路公司來說意味著更高的留存資金能力以及個人金融行為資料沉澱,而這種打破業務之間壁壘的模式也能給使用者帶來更好的服務體驗。但在業內人士看來,這種支付與信貸的高度巢狀卻存在不少隱患。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中發現,這種支付巢狀信貸會進一步加劇使用者“借錢容易”的體驗和認知,從而助推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和隨之而來的過度借貸問題。

一位95後網際網路信用支付和網貸使用者李明(化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其並沒有固定收入的穩定工作,也沒有存款,當前總負債近10萬元,最初開通使用的就是花唄,很容易就獲得了幾千元的授信,此後只要用支付寶消費就會習慣性選擇花唄,而隨著使用增多,額度也越來越高,購買力也隨著花唄額度的提高而隨之增高。“最刺激消費的就是花唄提額的時候,沒有欠別人錢的感覺,會覺得使用花唄只是一種年輕人都有的生活方式,貸款好像是錢包的擴充套件。”他表示。

選擇這種“新生活方式”的顯然不止李明。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在2019年末釋出的《中國消費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指出,由尼爾森採訪3036名中國年輕消費者後得出(18-29歲的在校學生或在職者,約等於90後)結論指出,在中國1。75億的“90後”中,僅有13。4%的年輕人是“零負債”,有86。6%的人都在使用信貸產品,很大一部分人將其視為“支付工具”。但問題是,這群使用信貸產品的年輕人當中,只有42。1%的年輕人能在當月還清,超過半數的人會因無法及時還清貸款而揹負債務。

這或許意味著,越來越多年輕人正將借貸與支付畫上等號。李明告訴記者,隨著信用支付額度的提升,其消費也越發大手大腳,無法全額還款就選擇分期,再到後面只還最低還款,當債務越滾越大收入難以覆蓋之後,為了不逾期,就試著借網貸,借網貸也很容易,很多平臺也宣稱低利率乃至零利率,但借錢容易還錢難,當入不敷出,借錢只會使窟窿越來越大。最後兜不住被網貸平臺催款,只能找親戚朋友借錢,因為借款還不上,很多朋友都不敢聯絡。現在就想努力工作,儘快把網貸和花唄還清,然後登出掉賬戶,重新開始。

而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像李明這樣負債累累的年輕人越來越多。2020年網傳一份調查報告顯示90後在2019年人均負債12萬,債務與月收入的比例達18。5。這一資料雖未得到權威證實,但在網路迅速引起熱議並得到很多年輕人的共鳴。可見當前過度消費與過度借貸問題初顯。

當貸款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當然,若將過度消費和過度借貸的原罪歸咎於網際網路信用支付的普及,或許有失偏頗,畢竟伴隨經濟發展,負債率的提高也是某種必然。但正如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所言:“當貸款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過度負債也必然如影隨形。大多數人,用貸款改善生活,也總有一些人,被貸款改變生活,直至為貸款而活。”

如何管理好信貸這個工具,使其能夠引導人更好的使用並開出善果,是當前監管與業界必須一同思考的問題。

一位曾從事大資料風控業務人士指出,迴歸業務和產品層面,網際網路信用支付的業務和風控邏輯是成立的,當前頭部平臺壞賬率也較優,但金融業務的風險決策,是一個數學問題,但絕不僅僅是一個數學問題。傳統銀行風控模型和大資料風控孰優孰劣,過去幾年似乎後者佔據上風。但結果上來看,傳統風控邏輯看重貸前審批控制違約機率和貸後處置降低違約損失率,從而要求客戶提供資質證明並尋找優質抵押品,這套簡單直接的方法至今依然是最有效的風控手段。

他進一步指出,利用複雜的場景、消費、朋友圈、交易等資料得出的風控模型進行授信沒有問題,但從當前反饋看可能並不完整。年輕客群和下沉客群也許具備很好的還款意願,但真實的還款能力也應被充分考慮,而還款能力就需要結合傳統風控模型甚至傳統風控流程。這不僅是業務層面,還有道德層面的要求。

“比如,銀行信用卡在對學生群體髮卡前必須落實父母等第二還款來源,並徵得其同意,但網際網路類信用卡產品則無需這一流程。但從結果上來看,許多年輕群體還不起花唄、白條時,求助的還是父母,甚至在許多使用者出現逾期面臨機構催收時,找到的依然是他們的父母,他們往往到那時才被動知曉子女的‘鉅額’債務,不得不舉全家之力償還子女的債務,從法律和業務層面或許沒有問題,但從道德層面來說是有很大瑕疵的。”他指出。

一位股份行不良資產業務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個人信用貸款不良市場上有不少機構願意承接去做,今年個貸市場還是比較火熱,邏輯在於,理論上來說,個貸不良絕大部分都可以收回來,只是時間早晚。因為只要生命存續,債務人獲得收入,就可以慢慢還清債務。一般來說,債務人群體越年輕,償還能力相對更被看好,其不良資產轉讓價格也越高。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網際網路信貸機構敢於將消費金融客群下沉,並敢於快速提高授信額度的原因。

但他進一步指出,從消費者層面來說,高負債必將帶來信用風險與生活壓力的上升,尤其對年輕人而言,過早邁入高負債生活,或將對其一生帶來深遠影響。在合規前提下,若能在產品體驗之餘,兼顧社會影響,網際網路信用支付才能有更長遠的良性發展空間。

Tags:支付信用網際網路風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