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BIM是建築業的第二次革命!!!

由 用車小經驗 發表于 運動2023-01-31

簡介BIM的協調性服務可以幫助解決專案從勘探設計到環境適應再到具體施工的全過程協調問題,也就是說BIM建築資訊模型可在建築物建造前期對各專業的碰撞問題進行協調,生成協調資料,並能在模型中生成解決方案,為提升管理效率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bim值正常值是多少

從概念到試點再到全面推廣,bim技術在我國建築行業的應用已經呈星火燎原之勢。國家及地方政府相關政策法規、實施標準陸續出臺,作為市場主體的建設、施工、設計、軟體開發、諮詢、培訓等單位積極跟進,廣大高校、科研機構及相關協會也在積極推動,BIM應用具備廣闊的發展前景已然成為業內共識。

一大批工程專案,特別是大型工程專案對BIM技術的運用已經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BIM建築資訊模型的推廣和應用,是建設工程領域的一次革命,將帶動建築業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進行轉型。

建築專案全生命週期的數字化表達

BIM,即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1975年由“BIM之父”——喬治亞理工大學的Chuck Eastman教授提出,並開始在美國得以推廣應用。引用美國國家BIM標準(NBIMS)對BIM的定義,BIM有三個層次的含義:

BIM是一個設施(建設專案)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數字表達;

BIM是一個共享的知識資源,是一個分享有關這個設施的資訊,為該設施從建設到拆除的全生命週期中的所有決策提供可靠依據的過程;

在專案的不同階段,不同利益相關方透過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資訊,以支援和反映其各自職責的協同作業。

而根據住建部《建築資訊模型應用統一標準》的定義,BIM是全壽命期工程專案或其組成部分物理特徵、功能特性及管理要素的共享數字化表達。

BIM技術的五大特徵

從基本的定義可以看出,BIM不是CAD等設計繪圖軟體或者出圖工具的升級,而是資訊科技與工程專案全生命週期的深度融合,將大大提高工程專案的整合化程度和交付能力。真正的BIM具備以下五個特徵:

一是視覺化。

在BIM建築資訊模型中,整個施工過程都是視覺化的,所以,視覺化的結果不僅可以用來效果圖的展示及報表的生成,更重要的是,專案設計、建造、運營過程中的溝通、討論、決策都在視覺化的狀態下進行,極大地提升了專案管控的科學化水平。

二是資料化。

利用BIM技術可以將工程專案資訊化,從而實現了專案管理過程中海量資料的有效儲存、快速準確計算和分析。例如透過BIM快速精確的進行工程量計算、對量等。基於BIM的高效的計算、準確的資料和科學的分析和能力,依靠經驗、依靠個人能力的管理現狀可以得到很大改觀,逐步實現專案精細化和企業集約化的管控。

三是協調性。

BIM的協調性服務可以幫助解決專案從勘探設計到環境適應再到具體施工的全過程協調問題,也就是說BIM建築資訊模型可在建築物建造前期對各專業的碰撞問題進行協調,生成協調資料,並能在模型中生成解決方案,為提升管理效率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四是模擬性。

模擬性並不是只能模擬設計出的建築物模型,還可以模擬不能夠在真實世界中進行操作的事物。在設計階段,BIM可以對設計上需要進行模擬的一些東西進行模擬實驗,例如:節能模擬、緊急疏散模擬、日照模擬、熱能傳導模擬等;在招投標和施工階段可以進行4D模擬(三維模型加專案的發展時間),也就是根據施工的組織設計模擬實際施工,從而來確定合理的

施工方案

來指導施工。同時還可以進行5D模擬(基於3D模型的造價控制),從而來實現成本控制等。

五是最佳化性。

事實上整個設計、施工、運營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最佳化的過程,當然最佳化和BIM也不存在實質性的必然聯絡,但在BIM的基礎上可以做更好的最佳化,包括專案方案最佳化、特殊專案的設計最佳化等等。

建工領域在網際網路時代的二次革命

在世界建工領域,如果將CAD技術的應用視為工程設計的第一次革命,BIM技術的實現則是在網際網路時代中的第二次革命。在這次革命中,BIM完成了對傳統建築業的顛覆,使建築視覺化設計成為可能,更促進了建築施工行業創新發展,對行業的科技進步與轉型升級將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時成為建工業發展的巨大推動力,有效提升行業資訊化程度,提高工程專案的精細化管理水平、整合化交付能力,促進工程專案的效益和效率的顯著提升。

BIM技術可以使企業集約管理、專案精益管理落地,也將改變專案各參與方的協作方式。對於

建築施工企業

,BIM可以模擬實際施工,便於在早期能夠發現後期施工階段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以便提前處理,指導後期實際施工;也可作為可行性指導,最佳化

施工組織設計

和方案,合理配置專案生產要素,從而最大範圍內實現資源合理利用,對建造階段的全過程管理發揮巨大價值。

網際網路時代,資訊科技的發展乃是大勢所趨。對於建工業企業而言,BIM是一股難以阻擋的洪流,以強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衝擊著建築施工領域,並完美解決了當前建設領域資訊化的瓶頸問題,發揮出極大價值。BIM擁有與生俱來的科技潛力與市場潛力,同時,政府政策的不斷推進也為BIM“劃定”投資前景。

BIM推廣的問題:行業壁壘與人才缺失

在國家政策的推動和扶持下,近年來我國BIM技術發展十分迅猛,但其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在BIM應用軟體方面。目前,市場上的 BIM軟體很多,但大多用於設計和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的應用軟體相對匱乏。大多數BIM軟體以滿足單項應用為主,整合性高的BIM應用系統較少,與專案管理系統的整合應用更是匱乏。此外,軟體商之間存在的市場競爭和技術壁壘,使得軟體之間的資料整合和資料互動困難,制約了BIM的應用與發展。

二是在BIM資料標準方面。隨著BIM技術的推廣應用,資料孤島和資料交換難的現象普遍存在。作為國際標準的IFC資料標準在我國的應用和推廣不理想,而我國對國外標準的研究也比較薄弱,結合我國建築工程實際對標準進行拓展的工作更加缺乏。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不僅需要像IFC一樣的技術標準,還需要更細緻的專業領域應用標準。我國BIM技術首部國家標準《建築資訊模型應用統一標準》已獲住建部等相關部門批准,已於2017年7月1日正式實施,這將有力填補我國BIM技術標準的空白和不足。

三是在BIM應用模式方面。一方面,BIM的專項應用多,整合應用少,而BIM的整合化、協同化應用,特別是與專案管理系統結合的應用較少;另一方面,一個完善的資訊模型能夠連線建設專案生命週期不同階段的資料、過程和資源,為建設專案參與各方提供了一個整合管理與協同工作的環境,但目前由於參建各方出於各自利益的考慮,不願提供BIM模型,不願協同,不願精確和透明,無形之中為BIM的深入應用和推廣製造了障礙。

四是在BIM人才方面。BIM從業人員不僅應掌握BIM工具和理念,還必須具有相應的工程專業或實踐背景,不僅要掌握一兩款BIM軟體,更重要的是能夠結合企業的實際需求制訂BIM應用規劃和方案,但這種複合型BIM人才在我國施工企業中相當匱乏。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數字化建造技術正以前所未有之勢對建築行業發生巨大的轉變。而BIM技術則成為引發建築業重大變革的“起爆器”,從業主意識增強,設計院的廣泛普及,建築施工企業的大力投入,軟體研發企業的競相爭鳴,國家及地方政府相關政策、標準的出臺,BIM技術這臺動力澎湃的“發動機”已經轟然作響、全速向前!

文章內容來自:網路

Tags:BIM應用施工模擬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