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才子寫完這詩後,考官讓他重寫他硬是不同意,後來這詩成千古名作

由 魂說 發表于 運動2023-01-29

簡介第一句其實就是點名了詩人所處的方位,他所望見的是終南山的“陰嶺”,因為是陰面,所以才會有“餘雪”,不得不說詩人的遣詞用語可謂精湛,一個“陰”字便抵過長篇大論,簡單直白又包含了多層意思

霽裡面的霽是什麼意思

有個成語叫“畫蛇添足”,意思是做了多餘的事情,不僅對於本身的事情沒有幫助,反倒是有所拖累。其實這樣的情況在古詩詞中也適用,詩詞不管怎麼寫,最忌諱累牘,不管是何種體裁的詩詞,只要意盡便可結束,否則便會讓人覺得多餘。就像柳宗元當年寫了一首《漁翁》,只因三、四兩句“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已然登峰造極,所以蘇軾在評價這首詩的時候直言最後兩句“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可以刪除。由此不難看出,在詩詞中其實有些時候恰到好處是比長篇大論更合適的。

才子寫完這詩後,考官讓他重寫他硬是不同意,後來這詩成千古名作

本期我要分享的這首詩,是唐代的一首應試詩,作者名為祖詠。當時的試卷要求是以“終南望餘雪”為題,寫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長詩,即60字的詩。但是祖詠卻只寫了20字便擱筆不寫了,因為他覺得自己已經將所要表達的意思完整地表達了出來,再寫便是多餘,會有畫蛇添足的感覺。但是科舉考試畢竟是有要求的,而這個考官也是個比較認死理的人,便讓祖詠重寫,奈何祖詠也是書生意氣,硬是不同意也不肯再寫,最終祖詠名落孫山,但這首詩卻成了一首流傳千年的名作。下面就來和筆者一起走進這首寧願落榜也不願意“畫蛇添足”的詩篇。

才子寫完這詩後,考官讓他重寫他硬是不同意,後來這詩成千古名作

《終南望餘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才子寫完這詩後,考官讓他重寫他硬是不同意,後來這詩成千古名作

這首詩寫的是從唐代的都城長安願望終南山餘雪的景象。第一句其實就是點名了詩人所處的方位,他所望見的是終南山的“陰嶺”,因為是陰面,所以才會有“餘雪”,不得不說詩人的遣詞用語可謂精湛,一個“陰”字便抵過長篇大論,簡單直白又包含了多層意思。第二句則是正面描寫的終南山的雪景,這其實正是呼應了首句結尾的“秀”字,為何詩人眼中的積雪會浮在雲端呢?這明顯是不可能的,所以這裡所謂的“積雪浮雲端”其實是為了寫出終南山的挺拔巍峨,山頂高於雲層,所以山上的餘雪才會給人以浮在雲端之感。而這其實也表現出了詩人的凌雲壯志。

才子寫完這詩後,考官讓他重寫他硬是不同意,後來這詩成千古名作

第三句則是描寫願望終南山看到的景象,而在這一句中“霽”可謂畫龍點睛之筆,“霽”的意思的雨後或者雪後轉晴,因為有“餘雪”,所以這裡是雪後轉晴之意。終南山距離長安城大概60公里左右,這麼遠的距離,在平時,不管是陰雨天還是大晴天其實都是看不真切的,陰雨天自不必多說視線本就不好,大晴天的時候其實空氣中也摻雜著塵埃,其實也是看不太清的,只有雨後或者雪後剛轉晴的這個時間節點,空氣中的塵埃被雨水洗淨,才會讓人看得真切。在這樣的情況下,再加上夕陽的映照其上,似乎終南山上的樹枝都在閃閃發光。最後一句則是描寫了詩人的感受,遠望這雪後夕陽下的終南山雪景,突然便感覺這暮色將至的長安城也變得更為淒寒。

才子寫完這詩後,考官讓他重寫他硬是不同意,後來這詩成千古名作

讀完這首詩,其實不難理解祖詠的堅持和倔強,他說的也確實沒毛病,在他筆下已然將“終南望餘雪”這個主題意寫盡,再多寫終究只是多餘。對於此詩和祖詠的堅持,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Tags:祖詠終南山這首其實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