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由 劍鳴濤聲 發表于 運動2023-01-27

簡介石井老街西門的建築風格與北門相仿,只是因地勢所限,規模形制不如北門那樣宏大,也沒有二層之上的廊道、閣樓:單體牌樓,四楹三門,中闊邊狹,左右對稱,內外如一

龍潭四傑是誰

.老街建築

青石鋪地,青磚砌牆,青瓦覆頂,滴水鉤沿,楹柱起架,臨街而立,兩層相疊,一溜兩列,南北相對——這是石井鎮新建景區“石井老街”整體的建築風格!

從南北向的主街道——龍潭路一路往南,在龍潭路盡頭,有一座翹角飛簷、鉤心鬥角的的牌樓式建築,雕樑畫棟,古色古香,有主有次,層次分明。這就是“石井老街”旅遊專案的北大門,也是石井老街的主門、正門。北側是石林先生題額,曰“石井老街”;南側是曹紅森先生題額,曰“物華天寶”。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在靠近兩側邊門的正中位置,一柱擎頂,兩架鐵梯盤旋而上,直達頂層小閣樓及正中廊道。在這裡,居高而下,臨風而立,南觀青要山,下瞰黃河水,西眺龍潭峽、黛眉山,北望荊紫仙山,東看萬山湖,四周美景收眼底,八方來客樂心頭!

遺憾的是,我去的不是時候,兩側小閣樓均有鐵將軍把門,不讓進入,只好折返,未能盡興!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正門四周,陳列著一些石磨、碾盤、石墩,石槽,還有一門古炮,圍成一個長方形區域,形成眾星拱月之勢。由於這裡是通衢主街,無法設定柵欄。跨入由這些陳年古物圍成的區域之後,遊客會頓覺由俗世跨入了仙界靜境,頓感賞心悅目,氣定神閒!

北門東北角砌有一個六七尺高的梯形磚垛,上面安放著一個類似神龕的物件,筆者以前沒有見過,既說不清楚名稱,又道不明白用途;與此遙相呼應,西北角砌有一座小照壁,南、北兩側均刻著所有為石井老街建設做出貢獻者的尊姓大名,以示表彰激勵;旁邊立有一座石井老街景區的木質簡介,中英文對照,古樸典雅。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我來了!(二)

石井老街西門的建築風格與北門相仿,只是因地勢所限,規模形制不如北門那樣宏大,也沒有二層之上的廊道、閣樓:單體牌樓,四楹三門,中闊邊狹,左右對稱,內外如一;外側題額與北門,同,內側由張紹鋒先生題額,曰“鍾靈毓秀”,與北門的“物華天寶”遙相呼應。

其實,除了“鍾靈毓秀”,要與北門更好的呼應,筆者認為“人傑地靈”似更妥當!

一來,“物華天寶”與“人傑地靈”對仗更工整,語意更貼切出自初唐四傑之一王勃的《滕王閣序》;“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二來,更符合石井這個特定地域的人文氣象:石井出過多少傑出的人物,姑且不論;真要去論,略微扳扳指頭,查查資料,就可知道!

——單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在各級政府的英明領導和全鎮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短短20年,石井幾乎成了新安縣內全域旅遊、全景旅遊開發的典範。多少社會賢達、名流名家,八方遊人,四方來客,雲集石井,使原來的“窮山惡水”一變而為“世界地質公園”、“中國最美村鎮”,這一切難道用“人傑地靈”來概括,還不夠格嗎?還是決策者信心不足,不好意思,想避“王婆賣瓜”之嫌?抑或是覺得這四個字語意顯豁,文雅不夠,底蘊不足?

石井老街的東門,是一座造型別致、結構奇特的門樓:四柱直立,四柱傾斜,斜柱肩上更有小柱直立,共同擎起上面的四層平臺!通體呈咖啡色,題額曰“石井村”。

北門往南,東門往西,正對北門而建的,是一座六角涼亭,飛簷高翹,展翅欲飛。安放在這裡的,是能夠表明“石井”村名來歷的水井、轆轤和水車。

說起水井,我們自然會想起這樣兩句話:“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這說的是時人普遍喜歡柳永的詞作,柳詞具有廣泛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但另一方面同時說明,凡有水井處,必有人居住!而石井古鎮的“井”又似乎特別多——

由“石井”逆流而上,以青河川為界,川北一脈,依次有石井、老井、井溝、井後溝;川南一脈,依次有石井、井西嶺。這些村莊名字裡的“井”,雖然不是同一口井——至少是五口井,——但有這麼多“井”存在,足以說明:我的故鄉石井這個地方,很早以來,就是非常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

初中時,學習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那裡邊有一句:“不必說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每讀及此,我都會想到我們所在的“石井”這個地名,想到我們村那口小井邊被磨得非常光滑的那塊青石,想到外婆外公家所在的胡莊村那口帶有井房的水井和轆轤,想到姨母家所在的石井街住處東邊那口帶有轆轤的水井!

其實,在石井,即使地名裡沒有“井”字,也不代表這些村莊沒有很好的水吃!就拿筆者居住的胡莊村白前村而言,在一座由黛眉山蜿蜒而來的小山腳下,方圓不到200米的範圍內,上下左右共有大大小小三口井:處在上邊山坳裡的是一眼小水泉,其下200米左右的地方,左有一眼“小井”,右有一眼“大井”。據老輩人講,在民國三十一(1942)年的時候,方圓六七里之內的水井都旱乾了,人們都到我們村來,人擔車拉,可井水一直就那樣!別的村吃自來水,需要安裝抽水機、水泵,建水塔、水池,可我們村一根水管,一頭插井裡,一頭通戶家,自流水,就通啦!

扯得遠了,言歸正傳!據《路史•疏仡•黃帝》記載:“經土設井,以塞爭端;立步制畝,以防不足。八家以為井,井設其中,而收之於邑。”石井是荊紫山地區的古集鎮,傳為皇帝所命名。這個地方有一口古井,傳為黃帝所鑿。石井因此得名。在石井鎮東南方,青要山東段,又稱為“始祖山”;在石井鎮西南,青要山西段,有“皇帝密都”之稱。

據本地誌書記載,石井北距荊紫山5公里,東距黃河古道7。5公里。公元5-7千年前,黃河流域就有人依河而居,繁洐生息;石井在遠古時期就有人口居住,繁洐後代。堯舜時期的父系氏族社會、夏朝、戰國時期,直至公元前221年秦朝實行郡縣制,新安正式設縣,石井屬之。其厚重的歷史聞名遐邇,由此可見一斑。

筆者孤陋寡聞,雖生於斯長於斯,但因少小離家,無從考證這大大小小、許許多多的“井”到底與石井之“井””有多少淵源,但我想這些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關於石井的傳說古老也罷,美麗也罷,或者古老並美麗也罷,在改革開放以前,他並沒有給當地百姓帶來多少福祉!雖然山還是那座山,川還是那道川,井還是那口井!多少仁人志士,胸懷大志,憂國憂民,感時傷事,可嘆地處偏僻,閉塞荒涼,貧窮落後,那一道青山綠水,那一片秀美山川,也只好默默佇立,垂首不語!祖祖輩輩廝守在這裡的窮苦百姓,憑著“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慰藉,堅守著“靠山吃山,靠川吃川”的信條,不怨天,不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年又一年,一輩又一輩。經歷著世事的變遷,見證著社會的變革,悲哀著他們的悲哀,歡樂著他們的歡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由頭條公眾號“劍鳴濤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Tags:石井老街北門題額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