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死水變活水,崇明這裡的農宅旁18個封閉水塘串聯成河

由 上觀新聞 發表于 運動2023-01-23

簡介作為崇明區水環境治理試點村,豐樂村在區水務部門的指導下,將小微水體整治與鄉村振興等工作有機結合,對該村核心區域的32棟農宅旁18條宅溝開展整治,把封閉水塘串聯成河,將死水變成了活水

怎麼讓死水變成活水

死水變活水,崇明這裡的農宅旁18個封閉水塘串聯成河

“我們豐樂村的寶貝很多,有巨幅稻田畫、有農家樂,現在還多了一樣:美麗的樂瀾河。”走進崇明區橫沙鄉豐樂村,一位村民指著自家屋後的河道,自豪地對記者說。

作為崇明區水環境治理試點村,豐樂村在區水務部門的指導下,將小微水體整治與鄉村振興等工作有機結合,對該村核心區域的32棟農宅旁18條宅溝開展整治,把封閉水塘串聯成河,將死水變成了活水。

死水變活水,崇明這裡的農宅旁18個封閉水塘串聯成河

崇明傳統農家院落,建造時有“挖宅溝”的傳統,橫沙鄉也不例外。“橫沙四周環水,地勢偏低,所以橫沙的村民蓋房子幾乎都會挖一個宅溝,挖出來的泥土正好用來墊高房基,以此避免大雨天水流進家裡。”豐樂村黨支部書記顧偉達告訴記者。以前,村裡宅溝都是每家每戶分段使用,有的村民圈水養魚,有的在宅溝邊私搭雞棚、鴨棚,這些陋習直接導致宅溝水無法流動,水體汙染嚴重,有些甚至成了封閉的小水塘,一潭死水很容易發黑發臭。“只有打通這些水塘、清除汙染物、恢復水體動力,才能讓宅溝清澈如初,還百姓水清岸綠的優美環境。”

死水變活水,崇明這裡的農宅旁18個封閉水塘串聯成河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去年10月起,豐樂村開始對轄區內小微水體周邊汙染源進行全面摸排,掌握情況後,村委會請來了結對單位——崇明區農村水利管理所的技術人員提供技術支援。技術人員們踏勘了豐樂村斷頭河和小微水體的情況,提出整治小微水體首先要消滅汙染源頭,其次在打通死水塘、挖通土壩、清除淤泥的基礎上,透過植物、生物等生態治理技術進行生態修復,對症下藥改善小微水體的自淨能力。

確定整治方案後,豐樂村迅速行動,由黨員、村幹部帶頭治理自家宅溝,村委會幫村民流轉自留地,解決村民後顧之憂。目前,治理區域曾經封閉的18個小水塘已聯通成河,並與直通長江的新豐河相通。這條新打通的河有個好聽的名字——樂瀾河,長約500米,寬近9米。

死水變活水,崇明這裡的農宅旁18個封閉水塘串聯成河

除了注重水體本身治理,豐樂村還在岸上下足功夫。村裡藉著這次整治行動,將原本宅溝旁的“五棚”一一拆除,並種植上了親水植物護岸,在整治水體的同時美化了沿河環境。如今,整治過後的宅溝成了百姓身邊的微景觀,河邊新建的健身路成了村民飯後休閒運動的好去處。“以前的宅溝會散發異味,天氣熱的時候都不敢開家裡的後窗。現在水流暢通了,環境變好了,後窗又能打開了,住著也舒心多了!”沿河居住的村民說。

死水變活水,崇明這裡的農宅旁18個封閉水塘串聯成河

“治理村溝宅河,就是打通水環境治理的‘最後一公里’。”崇明區農村水利管理所所長張榮斌說,村溝宅河是水生態系統的“毛細血管”,也是落實河道治理全覆蓋的關鍵。在今後水環境治理工作中,崇明區相關部門將以豐樂村為樣板,對全區範圍內的宅溝進行治理。

欄目主編:黃勇娣

本文作者:茅冠雋 沈俊

文字編輯:茅冠雋

Tags:豐樂水體崇明整治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