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新舊韻的選擇,對創作格律詩來說是否重要?

由 梧桐樹邊羽 發表于 運動2022-12-31

簡介創作和賞析不一樣賞析是去讀、去分析前人的作品,那麼要做到理解透徹,學到東西,自然就得按照詩人當時的規則、文法去進行理解,平水韻是不可或缺的

老嫗的拼音怎麼讀

新舊韻的選擇,對創作格律詩來說是否重要?

有朋友提問:

針對格律詩,清以前以《平水韻》為基礎作詩,而今提倡《中華新韻》,對此有什麼看法?

為什麼要懂平水韻

首先糾正一下題目的說法。使用“平水韻”寫格律詩,並不是清以前,而是直到民國,詩人們在創作近體詩還普遍使用。到了新中國之後,普通話正式上線,簡體字正式上線,國內開始大掃盲,開始破四舊,舊體詩文化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平水韻作為舊學在創作中可以說完全沒有生存空間。直到今天重新提起古詩詞創作,熟悉平水韻的人早就換過一茬。不過由於唐詩宋詞的賞析研究得延續性,平水韻創作在格律詩的圈子迅速恢復並佔據了一個講傳統的重要領地。

其實按照文化人、詩人的本意,既然要恢復漢唐氣象,中華古風,當然是連講話押韻都要像模像樣才好——奈何實在做不到呀——這才出現了新韻格律詩。

新韻更符合現在的語言習慣,所以使用新韻的格律詩創作者茁壯成長,這才造成了今天這種雙軌並行局面。

新舊韻的選擇,對創作格律詩來說是否重要?

兩方有過激烈的衝突,但是到後來誰都說服不了誰。平水韻依託古詩詞大量使用,有必學的原因,學古詩誰不是從讀開始?要讀懂古詩,難免會碰到古今發音不同的地方,特別是韻部,這就會造成今人以為有些古詩不押韻的錯覺。唯有學習平水韻,朗讀、賞析古詩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所以平水韻的存在和學習繼承古詩詞創作過程中必要的階段。不說精通,但一定要了解,否則對古詩的押韻產生錯覺,就更不要說對音韻要求特別嚴格的近體詩了。

創作和賞析不一樣

賞析是去讀、去分析前人的作品,那麼要做到理解透徹,學到東西,自然就得按照詩人當時的規則、文法去進行理解,平水韻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創作不是給古人看的,我們寫古詩,不論是不遵守平仄格律的古體詩,還是近體格律詩,最終的讀者都是當世的活生生的人。而這些受眾如果是你的平水韻圈子內人,自然能讀懂、理解,可是普通民眾呢?有幾個鑽研過平水韻?他們不但有讀你作品的權利,更有拋棄你作品的權利。

新舊韻的選擇,對創作格律詩來說是否重要?

白居易的“香山體”,到了後來都是必須給老嫗讀過能懂得才算成功。我們這個時代了,寫一些普通人無法理解和讀懂的東西有什麼意義呢?如果只是為了討好講究平水韻的詩歌協會圈子,那是寫應試作文,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可是如果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創作激情,那自然是希望寫出來的東西大多數人能讀懂,能產生共情,從心底為你叫一聲“好”。

抒發自己的感情,和讀者產生通感,讓讀者認同,是所有文化作品的初衷。詩歌也不例外,我們沒有必要讓“平水韻”成為作品和讀者之中的障礙。

有些詩人很傲氣:“你不懂?去學了平水韻再來讀。”這種態度,在過去可能稱作是高人之風,但在現在,別人表面上可能不會說什麼,心裡早就“呸”地吐了一口濃痰,轉身離去。

那還講什麼思想交流,講什麼詩言志,詞調情?

新舊韻的選擇,對創作格律詩來說是否重要?

用韻與詩歌意境無關

平水韻是重要的,但是最重要的功用在於賞析前人作品,學習前人的寫作結構和表達方式。

在創作的時候,如果不是特殊情況(比賽、入圈),個人建議多考慮新韻,寫大家都能順利讀懂,流暢誦讀的好作品,作品的流傳,才是詩人的才華體現和成功。

因為使用什麼韻,與詩人的才氣和表達,作品的內容和意境毫無關係。這只是一種語音的變遷。

順便說一句,如今《中華通韻》已經更新了《中華新韻》,《中華通韻》對於普通話過關的人來說,極其友好。也就是說我們使用新韻作詩,只要你普通話標準,根本不需要去考慮這個問題。

《中華通韻》實際上就是對漢語拼音韻母進行大致相同發音的合併,方便詩人們選擇用字不要太過刻板,又不影響吟誦。

這和當年從《廣韻》的二百多個韻部合併到《平水韻》一百零六個韻部是一樣的道理。

新舊韻的選擇,對創作格律詩來說是否重要?

想怎麼用就怎麼用

所以你要問我的看法,賞析古詩必須懂平水韻,創作舊體詩就得看場合,需要用平水韻就用平水韻,大部分情況下用新韻更加適合閱讀。

也就是說想用什麼用什麼。但是最好標註清楚用韻,方便讀者理解。

而真正的高手,是會在選字押韻的時候兼顧平水韻和新韻。這其實也不是很難,只不過更加費神罷了,有些人會認為這就脫離了開心寫詩的初衷。

畢竟煉字的辛苦和樂趣也不是誰都願意去體會的。

Tags:平水韻新韻賞析古詩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