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的太倉市海天禪寺

由 功德寶 發表于 運動2021-12-08

簡介現已修建大牌樓、山門殿、天王殿、觀音殿、地藏殿、大雄寶殿、五百羅漢堂等主體建築,還興建了萬佛寶塔、方丈樓、僧寮、安養院、素齋館等禪修建築,並美化、綠化了寺院景觀,為廣大的香客創造了良好的禮佛與禪修環境

姓邵的邵怎麼寫的

【寺廟介紹】

太倉市海天禪寺座落於江蘇省婁東大東門外,相傳始建於三國孫吳赤烏年間(238-251),是當時婁東一帶經常率船出海經商的太倉大商人陳丹(人稱“紅臉兒”)捐資興建。此後歷代都有所增建,規模逐漸擴大。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至明宣德年間(1426-1435)達於全盛,其時佔地百畝,擁有六殿六堂四樓三閣,計有一百餘間房屋。常住僧人不下百人,香火旺盛,輻射區域除本縣全境二十四畝外,還遠及四府十八縣(四府即江北通州,江南蘇州、松江、嘉興等)。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寺名由來】

太倉市海天禪寺的前身,俗稱為“紅廟”——原名“東嶽廟”。

鄉里人以寺廟建立之初天現紅光祥瑞,及創始人太倉商人陳丹外號“紅臉人”之故,遂稱之為紅廟,相沿至今,習以為常。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陳丹,為當時婁東一帶經常出海經商的商人。此人,打孃胎出來時,便與常人不同,全臉紅色,且天資聰慧,孝順爹孃。

當時,他發大願捐資興建了“紅廟”——原名“東嶽廟”。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寺院方位】

太倉市海天禪寺座落於江蘇省太倉市大東門外,佔地百餘畝,距太倉市市區約十公里。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它僅靠蘇南大動脈沿江高速,東距長江約十八公里;西距204國道約十公里;北距蘇崑太高速約八公里;南距大都會上海約六公里,與崑山、蘇州、無錫等城市皆相距不遠,可謂是交通便捷,物阜民豐,萬商雲集,人文薈萃。

【歷史興衰】

婁東之地因其地處江海河匯流處,歷來皆為兵家必爭之地,後又因歷朝歷代皇室皆於此設立糧倉(宋代 郟亶《吳門水利書》:“崑山之東,地名太倉,俗號岡身。”

明代《太倉州志》記載:“太倉,在城南婁江北岸,亦名海運倉。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即元舊創,廒九十一,為間九百一十九,貯浙江南直隸各處糧食數百萬石,俗呼百萬倉。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永樂十二年會通河成,罷海運,倉廢。弘治十年倉基改校場。”),而年年刀兵不息。

據史料記載,南宋名將韓世忠(1089年——1151年)曾大敗金兵於此。

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1371年——1433年)七下西洋,便由此起碇。

同治元年四月,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率兵,在縣城東門外板橋一帶與清軍及地主武裝民團激戰,歷時30余天,破清營30餘座,殲滅清軍5000多人,繳獲一批洋槍洋炮。世稱“板橋大捷”。(轉之太倉檔案館)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紅廟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累遭戰亂,屢建屢毀,屢毀屢建,歷經滄桑,後毀於“文革”浩劫中,曾經香火鼎盛、千人膜拜的紅廟毀於一旦,那些珍貴的歷史文物,蕩然無存。

後人們唯有從遺老們口口相傳的嘆息聲中,領略其已逝的芳華,引發無盡的遐想。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1992年,經相關部門批准,由臺灣儒商陳海發起捐款,善男信女襄助,在紅廟原址的東邊,破土拓建一座以佛寺為主體,從事佛學研究,發揚東方文化,融寺院、學院、老年安養院和旅遊景點於一體的新型古剎。

1994年4月,時有“平陽三蘇”之稱的華東師範大學著名教授,八十多高齡的蘇淵雷先生(蘇淵雷——解放前曾任上海世界書局編輯所編輯、中央政治學校教員、立信會計專科學校國文講席、中國紅十字總會秘書兼第一處長等職。1995年去世前為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參觀了正在興建中的紅廟後,揮毫潑墨,題藏頭詩曰:“海水搖空綠,天空拂袂來。禪邊風月好,寺旁板橋開。”寺院便以此而更名為“海天禪寺”。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2000年歲末,蘇州市佛教協會特聘宏乘法師為海天禪寺寺委會主任,肩擔繼往開來之重任。

現已修建大牌樓、山門殿、天王殿、觀音殿、地藏殿、大雄寶殿、五百羅漢堂等主體建築,還興建了萬佛寶塔、方丈樓、僧寮、安養院、素齋館等禪修建築,並美化、綠化了寺院景觀,為廣大的香客創造了良好的禮佛與禪修環境。

【寺廟建築】

一、牌樓

步入太倉市海天禪寺,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仿古式的建築——牌樓。牌樓的基柱是由石頭所砌成的長方形石臺,立柱以石頭為材質,底部分別有夾柱,從而使立柱很穩固。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整個牌樓為“五間六柱五樓”形式,每樓的斗拱和簷檁皆以木頭雕刻而成,頗具古典之美。當中坊額上書有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江蘇省佛教協會會長、鎮江金焦二山方丈心澄大和尚親筆所寫“海天禪寺”四個大字。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牌樓東側豎立的石頭上,赫然刻著的是中共中央直屬機關書畫協會副主席、世界孔孟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大風堂藝術研究院院長、人民畫報書畫院院長、北京史地民俗學會常務副會長、北京大學客座教授孟慶利親筆書寫的“知恩圖報”四字。

二、山門殿

走過牌樓便是海天禪寺的山門殿,這是一座三門(三門:寓意——三解脫門,指:空門、無相門、無作門)單簷宮殿式的建築,裡面為寺院法務流通處。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三、天王殿

山門殿的後面是天王殿,這是一座三門雙簷宮殿式的建築,當中供奉著笑口常開的彌勒佛,兩側是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亦稱四大金剛。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彌勒佛的背面為手持金剛降魔寶杵的護法韋陀尊天菩薩,面向寺院,以守護伽藍(暨道場)。

四、大雄寶殿

天王殿後便是寺院的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大雄寶殿為寺院的正殿,亦稱為大殿。大雄寶殿重簷巍峨,雕樑畫棟,黃牆紅柱,紅色琉璃瓦屋面,白石柱礎欄杆,氣勢雄偉莊嚴。

大殿為長方形,內根柱子擎立。“大殿正中供奉的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消災延壽藥師佛和西方接引阿彌陀佛分立兩側,左右廂閣坐著的是十八羅漢。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3尊金身大佛的背面塑有海島觀音。海島的上下四周,分佈著大小不一,神態各異的善財童子參拜的53位菩薩的塑像。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海島的正中為腳踏鰲魚,手持淨瓶的南海觀音。海島的正上方供奉著六年苦行的釋迦牟尼佛坐像。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五、觀音殿

走過天王殿往東是觀音閣。觀音閣是雙簷二層宮殿式的建築,正中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兩側是善財和龍女。

觀音閣樓上供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四壁為大悲咒84句表法聖像。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六、萬佛寶塔

走過天王殿往西是萬佛寶塔。萬佛寶塔計七簷十三層,是一座融合古建築風格與現代建築施工技術要求結合,雄偉秀美,整體佈局獨具匠心的建築。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七、地藏殿

萬佛寶塔西面是地藏閣,觀音閣也是雙簷二層宮殿式的建築。閣內正中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薩。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八、五百羅漢堂

出了大雄寶殿往西走是五百羅漢堂,五百羅漢堂為古典二層四合院式的建築,整個樓下一層供奉著形態各異的五百羅漢。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前側中間供奉的是用陰沉木微雕“四面千手觀音”,後側中間供奉的是“四大名山”菩薩;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九、唸佛堂

出了大雄寶殿往東是念佛堂,唸佛堂也為古典二層四合院式的建築,南邊為客堂。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客堂為寺院日常工作的管理中心,負責對外的聯絡,賓客、居士、雲遊僧的接待,本寺院各堂口的協調,僧眾的考勤和紀律,各殿堂的管理,以及寺院的消防、治安等。客堂集外交、內務於一體,事情十分繁雜。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客堂還接送方丈手諭的牌告,及時傳遞著寺內的資訊。如本日佛事內容及參加人員,或者其它有關僧眾生活行動的訊息。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十、安養院

東邊和唸佛堂毗鄰的是安養院。

太倉市海天禪寺安養院的建立,旨在為專修淨土法門的中老年居士們,營造一個便於唸佛修持的清靜環境;提供生活上的種種方便,藉以安度晚年;也為緩解我國社會老齡化問題作一點綿薄的貢獻。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太倉市海天禪寺安養院是太倉市海天禪寺主辦的佛教老年福利事業;太倉市海天禪寺安養院不以贏利為目的,並在太倉市海天禪寺的直接管理下,開展各項服務工作;太倉市海天禪寺安養院不對外掛牌,其行政和財務方面的管理均由太倉市海天禪寺負責。

【清心素齋】

一、素齋館

在安養院的南邊是素齋館。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二、素食文化

2012年開設“善齋草堂”素食館。內部裝修典雅,素食美味可可,倡導義工奉獻。現已正常對外開放,每天接待有來自上海等周邊香客近百人過來就餐。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寺院大事記】

1992年,經政府批准,重建紅廟。蘇州靈巖山寺方丈明學大和尚為紅廟奠基。

1994年4月,“平陽三蘇”之一的華東師範大學著名教授,八十多高齡的蘇淵雷先生,為重建中的紅廟題藏頭詩曰:“海水搖空綠,天空拂袂來。禪邊風月好,寺旁板橋開。”寺院便以此而更名為“海天禪寺”。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2000年歲末,蘇州市佛教協會特聘宏乘法師為海天禪寺寺委會主任,肩擔繼往開來之重任。

2010年10月23日,宏乘法師榮膺太倉市海天禪寺方丈。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2013年10月18日,太倉市海天禪寺隆重舉行了以“玄奘文化”為主體,瞻仰佛舍利活動文化巡展。

被當地人稱為“紅廟

Tags:海天禪寺太倉市安養院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