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2020-03-31同修班第二課總結,第三課法義梳理

由 愛情箴言語錄 發表于 人文2021-06-08

簡介上士道構建了整個菩薩道的修行,核心是菩提心,所有的菩薩行最終都是為了成就菩提心,以此圓滿無上佛果

初發心菩薩有什麼能力

同修班-第一課法義總結

一【發心要落到實處】

任何一件事,如果不透過實際訓練,它就是一種知識。我們所學的佛法,必須落實到心行才能產生作用。這需要一個訓練過程。一方面是糾正錯誤。反覆練習,主要在於糾正錯誤。一方面是重複正確。我們說熟能生巧,熟悉了才有力量。所以,任何一種想法和行為都要不斷訓練。

二【學教理也是修行】

修行也是同樣,首先要轉化錯誤習慣,學習教理就是幫助我們樹立正確觀念,在此過程中,轉化並修正錯誤觀念。然後,還要把佛法所說的正確知見落實到心行。事實上,轉化觀念正是修行的過程。我們學習教理,對教理不斷地正確思惟,就是修行的過程。修行就是修正觀念,修正行為。觀念被修正了,心態也會隨之得到調整。因為所有的煩惱和不健康情緒,都是建立在錯誤觀念的基礎上。正確思考本身就是很好的修行。正確地學教理就是修行。獲得正確觀念後,我們還要把它落實到心行。知道這些原理後,需要透過不斷運用來熟悉。

三【心的訓練】

在無盡的生命延續過程中,我們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心理力量。每種心念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命延續過程中逐漸積累的。如果發菩提心也達到任運自如的程度的話,就說明我們的心已經接近佛菩薩了。所以說,發心不只是一句口號,關鍵在於訓練。如果我們只有慈悲和智慧,每天都會活得很開心。因為真正能傷害我們的,就是這顆心。修行所做的,無非是訓練自己的心,把菩提心訓練起來,把它變成一種習慣。修行要做的,就是把發菩提心變成習慣,像我們日常的習慣那麼自然。修行的根本就是發心。學佛不在於懂的道理有多少,關鍵在於領會了多少,能用的有多少。

四【佛教教育的反思】

從個人修行來說,也要有相應的正見為基礎。所以一是發心,一是聞思正見,都是修學佛法的根本。

五【修學五大要素】

其中,第一是菩提心。第二是聞思正見。第三是止觀。即如何把正見落實到心行的實踐,也就是從聞思走向修行。第四是道次第。即修學的先後次第。第五是戒律。所有修行都要以戒為基礎,由戒而生定、發慧。戒是基礎,菩提心是根本,正見是關鍵。

六【《道次第》的建構特色】

《道次第》,是集中反映五大要素的一部論典,也是修學佛法的奠基之作。《道次第》是藏傳佛教的論著,但不屬於密宗,而是顯教的。宗大師有兩部非常重要的著作,一部是《菩提道次第略論》(及更詳細的《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述顯教的修行;還有一部是《密宗道次第廣論》,講述密宗的修行。《道次第》有四種,除了《菩提道次第廣論》《菩提道次第略論》,還有《菩提道次第攝頌》,即《極略論》,以及《三主要道頌》,把《道次第》最核心的內容,用偈頌非常簡練地概括出來。可見,這部論非常重要。

七【出離心和菩提心】

學習《道次第》,能彌補漢傳佛教的不足,《道次第》還可以使我們快速掌握佛法核心,即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見,本論稱之為“三主要道”。三主要道不僅是《道次第》的核心,也可以說是整個佛法修行的核心。學佛要做的,一方面是擺脫凡夫心,擺脫由無明、我執建立的種種心態,一方面是成就佛菩薩品質。因為凡夫心是我們流轉的根源,生死的根源,煩惱的根源,也是世界一切問題的根源,是我們在無盡輪迴中遭受痛苦的根源。所有的現象和問題都根源於內心,所謂“一切唯心造”。“心淨則國土淨”。“心種種故色種種”。因為心有種種差別,種種執著,所以才會呈現種種現象。我們需要了解,一切問題的根本,都在於我們的心。《道次第》正是指導我們修心的次第和方法。

菩提心的特徵,其中包含無我、無相、無所得、無限。無我是要出離我執,無相是要出離對相和存在的執著,無所得是要出離有所得的心,無限是要出離有限。其實,任何一個“有”的存在,當下都是無限的。但如果心執著於“有”,就會變成有限。心有所住的時候,會進入無明的狀態。反過來,如果心無所住,就像虛空一樣無限。當我們以無住的心去做事,成就的功德也是無限的。出離心成就的是解脫,出離心是佛法的核心是因為它能幫助我們克服生命中的負面力量。

除了出離心,還要發起菩提心。修行所做的,一是減法,一是加法。出離心是減法,需要消除什麼;菩提心是加法,需要成就什麼。在生命的某個層面,我們具有和佛菩薩無二無別的品質,對此要深信不疑。這樣才能真正認識到,生命的價值究竟在哪裡。菩提心發圓滿了,發到位了,當下這個心,和佛菩薩的心是無二無別的。就像《華嚴經》所說:“初發心即成正覺。”正覺就是佛菩薩品質,即無限的慈悲和智慧。

空性和心的本質是無二無別的,密宗叫作明空不二。明和空不是兩個東西,也就是說,智慧和智慧所通達的實相不是兩個東西。

三主要道是佛法核心,正因為它能幫助我們成就佛菩薩品質。而《道次第》最核心的就是三主要道,所以,這是一個修心的方法論。同時《道次第》還提供了切實可行的修行方法,在修行上是完整的。

八【會三歸一,顯密圓融】

本論之所以叫《道次第》,就是在修行上建構了清晰的次第。比如小乘和大乘的關係,顯教和密教的關係,處理得很善巧。

另一方面,《道次第》構建的修行體系也有特殊之處。比如把下士道(人天乘)和中士道(解脫道),作為菩薩道的組成部分。

同修班-第二課法義梳理

一、《道次第》的組織架構

經論的組織架構,傳統佛教叫作“科判”。對佛典做現代化整理,科判是重點專案。

傳統的《道次第》科判主要分四點,第一是“本論作者及傳承之殊勝”,第二是“本論之殊勝”,第三是“說聽軌則”,第四是“本論建立學修之次第”。師傅經過研究後作了重新編排,總的分為三部分,即序論、正論、餘論。序論,即說聽軌則及之前的內容。說聽軌則中,就是和本論相關的三項內容。師傅為了幫我們更加容易地理解,就根據內容重擬了標題。第一是“本論作者及殊勝傳承”;第二是“本論的殊勝”,說明法的重要性,最終還要落實到這部論;第三是“說聽軌則”,要以什麼方式去傳播和接受這部論。這三點是我們學習本論應該具備的認知。正論部分的原標題為“如何是以正教授引導弟子之次第”。把這個標題落實到本論,就是“修學引導次第”,建立學和修的次第。接著我就按照現代目錄來分章節,共有七章。

第一章是“依止善知識為入道根本”。《道次第》講傳承,學法首先要依止善知識。佛法修學的傳統,是“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第一步就是親近善知識,這對整個修學非常重要。佛陀說,親近善知識可以完成整個成佛的修行,所有功德都離不開善知識。

第二章是“以有暇身勸受心要”。有暇身即暇滿人身,簡單地說,就是有因緣、有時間、有能力聽聞佛法的人身。能夠聞法的暇滿人身是最難得、最可貴的。“義大”所說的就是價值大就是成佛。也就是說,暇滿人身的最大價值,在於幫助我們成佛,成就生命最高尚的品質。作為佛弟子,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睱滿人身蘊含著巨大價值,進而實現它的價值。

第三章是“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共”就是說,下士道的修行不僅可以成就下士道,同時也是中士道和上士道的基礎,所以叫“共下士道”。其中主要有四節,即念死、念惡道苦、皈依三寶、深信業果。這是學佛必須具備的認知,也是整個修學的基礎。

第四章是“共中士道修心次第”。中士道是解脫道,綱領是四諦法門,重點是從認識苦到對苦的解決。首先是認識輪迴的痛苦本質,進而解決它。瞭解痛苦的根源在於內心,是由煩惱造成的,解脫道的修行,必須認識到苦。佛法要我們觀察,整個輪迴的本質都是苦的。佛法講到苦有三種,“苦苦”是我們平常就覺得苦的;“壞苦”是我們現在覺得快樂的,但並不是本質的樂,只是需求暫時滿足後造成的假象,不長久;“行苦”則是無常變化帶來的痛苦,因為眾生有恆常的執著,所以經受變化時就會感到痛苦。接著思惟苦的根源,一是煩惱,二是業的積集增長,三是死亡和生命相續。這就是集諦。認識苦和集的目的,是為了發起出離心。“發心之量”,就是指你的出離心發到什麼程度。心發起來了,進一步還要解決苦,解決煩惱和業力,這就是道諦。解脫道的自性,就是道的體,是戒定慧、八正道。但中士道沒有講到滅諦,因為本論的修行是引向菩薩道,不是引向寂滅涅盤。所以,苦諦、集諦和道諦是為上士道服務的。認識到輪迴的本質是苦,發起出離心,不僅中士道需要,上士道也需要。所以,中士道的出離心對上士道一樣重要。只不過菩薩有悲願,雖然認識到輪迴是苦的,還是往裡衝。菩薩的悲心所在,是因為悲願而入世,不是貪戀輪迴。

第五章是“上士道修心次第”,共四節,主要是圍繞菩提心展開的。第一節是“菩提心的殊勝”,即發心的重要性。菩提心是入大乘之門,是區別大乘和小乘的根本。第二節是“菩提心如何發起”。第三節是“菩薩行的安立”。我們修菩薩行的目的,也是為成就菩提心服務的。六度四攝都是菩提心的實踐,屬於行菩提心。第四節是“廣說菩薩行”。菩薩道的修行有六度,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上士道構建了整個菩薩道的修行,核心是菩提心,所有的菩薩行最終都是為了成就菩提心,以此圓滿無上佛果。

第六章是“止觀”,屬於上士道的一部分。止觀是根據六度中的禪定和般若,另外開出的詳細說明。共有四節,即止觀的自性,怎麼學止,怎麼修觀,最後是止觀雙運。所有的修行,最終都要落實到止觀。正行就是止觀。我們念死無常、念惡道苦、皈依三寶,每個法門都要透過止觀來落實。所謂止,就是制心一處。當我們透過各個角度來思惟無常或死亡,這個過程就是一種觀修。觀修有兩種,一種是觀察修,建立在思惟的基礎上;另一種是現量的觀修,立足在覺知或覺性。

第七章是“道次第之要義”,對整個《道次第》的建構加以總結。

最後是“餘論,略說金剛乘修學法”。

二、如何修學《道次第》

《道次第》對我們修學佛法非常重要,可以幫助我們在短時間內掌握佛法要領。《道次第》作為修學的綱要書,就是給我們提供成佛的常規線路。

修學是看你領會了多少,而不在於你讀了多少。但總是要看註解,這也是傳承。法師給講課,這自然是一種傳承。自己看書,如實地理解,不出現偏差,本身也是一種傳承。所以除了聽課外,還要花一定的時間去讀、去思考,要主動學習,而不是被動接受,這點很重要。

《道次第》是宗喀巴大師為我們建構的非常完整的修學體系。《道次第》就是一個修學系統。其中每個部分,就是組成這個體系的支分,從依止善知識、暇滿人身的重大意義,到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止觀,每部分既有獨立性,又和其他部分相關。

道前基礎是修道的地基。下士道是人天乘,有人天乘的修行體系和境行果;中士道是解脫道,有解脫道的修行體系和境行果;上士道是菩薩道,有菩薩道的修學體系和境行果。在《道次第》中,又將它們有機結合起來。所以下士道和中士道又是上士道的支分,也可以說,是上士道的前行。此外,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修行,都必須落實到止觀,都是為修心服務的。

可見,《道次第》的結構非常嚴謹,是有機的整體。我們在學習時,既要了解每一部分的特徵,同時要了解相互之間的關係。

三、序論-皈敬頌

首先是“皈敬頌”,皈依的皈,禮敬的敬。這是印度論師造論的傳統,每造一部論都會寫這樣的偈頌,以此禮敬三寶。論主造論,是闡述佛陀經教的思想。既然要闡述佛陀經教的思想,首先要對佛陀和與此論相關的祖師大德生起皈敬之心。我們現在所說的這個頌,不僅有皈敬的內容,同時包含作者造論的意趣:我為什麼要造這部論。

Tags:次第修行菩提修學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