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水滸傳中宋江為什麼能成為好漢?他有哪些優點和缺點?你知道嗎

由 文化一家人 發表于 人文2021-06-02

簡介宋江只好讓其他人繼續去梁山,自己轉頭回家奔喪

好漢上梁山的幾種原因

宋江的三上梁山,說明了什麼道理?

《水滸傳》之所以成為古典名著,與它高超的藝術創作手法有著直接關係。表現在宋江這個人物身上,則更加鮮活生動有血有肉。拋開其它情節不談,僅從宋江三上梁山這件事兒,就經過了一波三折曲徑通幽,既合情合理又妙趣橫生。

宋江的三上梁山,說明了什麼道理?

一、樂善好施又黑白通吃

宋江並不是柴進和盧俊義那樣的富豪,他不過是縣衙裡的一個職員,屬於工薪階層。他又沒有什麼職權,不可能貪汙受賄積攢錢財。但他偏偏樂善好施扶貧濟困,見到誰有困難總能慷慨解囊,而且資助的又都是社會底層的窮苦民眾。所以,他這個及時雨的聲望並非浪得虛名,而是名符其實。

宋江的三上梁山,說明了什麼道理?

然而,作為體制內的正統人士,理應循規蹈矩奉公守法。可他偏偏又與綠林豪傑黑道人物款曲暗通,甚至冒著殺頭的危險給江洋大盜通風報信,最後不得不走上四處逃亡流浪江湖的道路。

具體講,如果他不資助流落街頭的閻婆惜母女,就不可能被閻婆惜抓住把柄,以告發他私通梁山賊寇為由而進行敲詐。若不是私通晁蓋等劫取生辰綱的重犯使對方得以逃脫,也就沒有因為一百兩黃金而成為殺人犯的坎坷波折。

所以,宋江這個人物形象是生動鮮活的,是複雜而又形象具體的,也為他後來一波三折地走上梁山之路,作好了先期鋪墊。

宋江的三上梁山,說明了什麼道理?

二、第一次上梁山是草率所至,卻在半路上節外生枝

宋江殺掉閻婆惜逃回家裡,縣裡派都頭朱仝前來抓捕。朱仝和宋江是平日裡要好的同事,所以便故意放走宋江。

分別前,朱仝問宋江下一步打算怎麼辦。宋江說有三個去處,一是去滄州柴進莊上避難。二是去孔家莊孔明孔亮家裡。三是去清風寨花榮處躲避。目前還沒想好先去哪裡。

朱仝說:這三個地方不管你去哪裡,都趕快去吧,眼下是逃命要緊。

宋江的三上梁山,說明了什麼道理?

宋江第一站去了柴進莊上,在那裡遇到了武松,與武松結拜為兄弟。第二站去了孔家莊,住了一年有餘,又與血濺鴛鴦樓之後的武松相遇。分手時,武松去二龍山落草,宋江去了清風寨暫避。

第三站宋江到達清風寨後,卻被寨主劉高把他連同花榮一起捉住。這是宋江逃難後的第一次被捉。

在把宋江和花榮押去青州的路上,清風山的錦毛虎燕順等人把他們解救了下來。他們返回身大破清風寨,殺掉了劉高,收降了前來清剿的霹靂火秦明和鎮三山黃信。到了這個時候,眾人知道已經闖下了塌天大禍,一時有點發懵,不知道去哪兒才能安身立命。

宋江的三上梁山,說明了什麼道理?

關鍵時刻,是宋江提出去水泊梁山入夥,而且把他與晁蓋的情誼,以及梁山優越的地理環境向大家作了介紹。眾人聽說宋江與梁山有這層關係,而且還有易守難攻的地形條件,自然同聲贊成。於是眾人便踏上了去梁山的路程。

可是,行至半路,遇到了石勇捎來弟弟宋清的家信,說父親宋太公病故。宋江只好讓其他人繼續去梁山,自己轉頭回家奔喪。

由此可見,第一次上梁山,是宋江主動提出來的,只是礙於家庭變故而沒能成行。

宋江的三上梁山,說明了什麼道理?

三、第二次上梁山是被迫行為,且執意不肯落草為寇

宋江急匆匆趕回家裡,父親卻安然無恙。原來宋太公擔心宋江誤入歧途落草為寇成為不忠不孝之人,才假稱病故把他招回。

不料,此時縣裡的都頭已換成趙能趙得兄弟,他們與宋江沒啥私人關係,聽聞逃犯宋江回來了,立刻帶兵趕到家裡把宋江捉住了。

這是宋江逃難後的第二次被捉。

此時,與宋江怒殺閻婆惜的時間已過去一年有餘,閻婆已經死了,時過境遷,已沒人再追究這件事。縣令時文彬和宋江早先關係就不錯,加之宋江平時人緣又特別好,人們都說他的好話,宋江上上下下再使錢打點,便把閻婆惜的死亡,說成是夫妻吵架不慎失手傷亡,輕判了宋江脊仗二十,剌配江州牢城。

宋江的三上梁山,說明了什麼道理?

到了這個時候,經過父親宋太公的教誨,宋江的思想已經有了明顯轉化,從上一次的想上梁山,轉變成了安心服刑,爭取早日刑滿釋放重做新人。

可是,事與願違,在他被押送江州的路上,卻被晁蓋派人把他劫上了梁山。

這是宋江的雙腳第一次踏上梁山的土地。

到了梁山,作為他們的大恩人,晁蓋吳用等人自然極力挽留宋江就此落草。

宋江的三上梁山,說明了什麼道理?

宋江卻說,上次是一時乘興,與眾位弟兄來投梁山,多虧半路收到家信得以返回,才沒能來到梁山落草。而今父親再三教誨,我宋江豈能不聽父教:

父親明明教訓宋江,小可如果隨順了哥哥,便是上逆天理,下違父教,做了不忠不孝之人。如哥哥不肯放宋江下山,情願在兄長手裡乞死。

說罷,淚如雨下。

宋江說得再明白不過,不僅說明了不能落草的原因,而且把上次要上山的草率也一同說了,那是因為一時興起,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緣故。

見此情景,晁蓋和吳用也沒辦法再挽留他了,只好放他下山繼續服刑。

宋江的三上梁山,說明了什麼道理?

四、第三次上梁山,屬於命運轉折水到渠成

人性是複雜的,人心是可變的。宋江接下來的一番神操作,充分說明了人的可塑性和多變性。

按理說,既然你宋江寧死也不願落草為寇,就理應老老實實地安心服刑,等待刑滿釋放的那一天。

宋江的三上梁山,說明了什麼道理?

可是宋江到了江州牢營之後,想到自己胸懷大志卻成了戴枷服刑的罪犯,致使滿腔的抱負無處施展,失落和沮喪之情又佔了上風。在這種落寞情緒支配下,他竟然酒後題寫反詩:

“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

這豈不是口無遮攔無事生非,罪上加罪活膩歪了麼!哪朝哪代的統治者能允許這樣的囚犯繼續存在呢?

於是,當權者看到宋江這樣的人物太危險了,當即快刀斬亂麻,把他推上十字街頭,開刀問斬。

結果,晁蓋親自帶人把宋江從法場再次劫上了梁山。

這是宋江第二次踏上梁山的土地。

這次宋江啥說也沒有了,作為一個被開刀問斬的死刑犯,他想回也回不去了,只能死心塌地的做一個不忠不孝之人了。

宋江的三上梁山,說明了什麼道理?

總結語:

回顧宋江的三上梁山:

初上梁山是慌亂之中草率作出的決定,且因家庭變故半途而廢。

二上梁山是作為罪犯被劫上梁山,但他謹尊父教,寧死也不落草為寇,堅持服刑意圖東山再起。

三上梁山是作為死刑犯被劫上梁山,形勢迫使他萬念俱灰,只能走上這條不歸路。

縱觀三上梁山,說明宋江在靈魂深處是不願落草為寇的,只是鬼使神差陰差陽錯,使他不得不走上這條路。

宋江的三上梁山,說明了什麼道理?

這就足以驗證了他當上寨主之後,馬上把聚義廳改成忠義堂,絞盡腦汁想盡一切辦法力主招安,實現光宗耀祖封妻廕子青史留名的遠大抱負。

與此,從宋江這個人物身上,我們看到了他雖然也有波瀾起伏的人生路程,但其印在骨子裡的忠君思想,還是一以貫之一脈相承的。哪怕最後被奸臣的毒酒毒死,臨死前仍然對招來同死的李逵聲稱:

宋江的三上梁山,說明了什麼道理?

我為人一世,只主張忠義二字,不肯有半點欺心。今日朝廷賜死無辜,寧可朝廷負我,我忠心不負朝廷。

宋江的三上梁山,說明了什麼道理?

流水落花終離去,一片痴心可對天。作者施耐庵先生對宋江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可謂是濃墨重彩,形神兼備,生動鮮活,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光彩照人。

讀過之後,無人不能發出慨嘆:

《水滸傳》真不愧為大手筆,真不愧為古典名著!

Tags:宋江梁山落草為寇閻婆惜服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