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光祿池臺開錦繡的動物是什麼動物第二集盛唐前奏_ 詩詞鑑賞_ 光祿池

由 老安的印象唐詩 發表于 人文2021-05-29

簡介又據說,劉希夷寫下“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時,已意識到寓意不祥,但再構思時,卻還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光祿池臺開錦繡(將)的動物是什麼動物

第二集 盛唐前奏

在推動初唐詩風轉變特別是律詩定型過程中,宮廷以外陳子昂和初唐四傑功不可沒,宮廷詩人中功績較大的則屬沈佺期和宋之問。

十集文學教育片《唐詩別韻》解說詞(第二集)

沈佺期(六五六-七一五年)祖籍浙江湖州,與宋之問齊名,合稱“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進士及第,武周時為通事舍人,歷中書舍人,終太子少詹事。

《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浪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雜詩》

聞道黃龍戌,頻年不解兵。

可憐閨裡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這首詩概括力極強,後世寫征夫與閨中兩地相思,很少有超過它的。

十集文學教育片《唐詩別韻》解說詞(第二集)

宋之問(六五六—七一三年)二十歲就高中進士,擅長寫侍宴、奉和、應制詩,加之擅長趨附,在武后和中宗朝頗得寵幸,武周倒臺後先被貶官,後被唐睿宗賜死。被貶欽州鬱郁南下途中,宋之問身心憔悴,詩風也為之一變,寫下不少極具真情實感的好詩:

《渡漢江》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度大廋嶺》

度嶺方辭國,停軺一望家。

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

山雨初含霽,江雲欲變霞。

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

《題大庾嶺北驛》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

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十集文學教育片《唐詩別韻》解說詞(第二集)

郭震(六五六-七一三年)與沈、宋同歲,累官至兵部尚書、代國公。他的《古劍篇》廣為傳誦:

君不見昆吾鐵冶飛炎煙,紅光紫氣俱赫然。

良工鍛鍊凡幾年,鑄得寶劍名龍泉。

龍泉顏色如霜雪,良工諮嗟嘆奇絕。

琉璃玉匣吐蓮花,錯鏤金環映明月。

正逢天下無風塵,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綠龜鱗。

非直結交遊俠子,亦曾親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棄捐,零落飄淪古獄邊。

雖復沉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沖天。

這首詩採用初唐時興起的七言古體,辭意慷慨,結構舒展,充分展現了胸中丘壑,抒發了抑鬱不平之氣,形式與內容得以完美結合。後人讀這首詩,不禁為古劍一嘆,也為郭震一嘆,更為古今中外懷才不遇與用又捐棄者一嘆!

十集文學教育片《唐詩別韻》解說詞(第二集)

薛稷(六四九—七一三)工書法、善繪畫,曾任太子少保、禮部尚書。

《秋日還京陝西十里作》

驅車越陝郊,北顧臨大河。

隔河望鄉邑,秋風水增波。

西登咸陽途,日暮憂思多。

傅巖既紆鬱,首山亦嵯峨。

操築無昔老,采薇有遺歌。

客遊節回換,人生知幾何?

“驅車越陝郊”,“驅”“越”兩個動詞連用,給人一種馬不停蹄、車輪滾滾的行色匆匆之感,為王命奔波的辛苦和自己的飄忽無定全隱含其中。然而故鄉何在?寬闊無垠的大河上秋風悽緊,正捲起浩渺無際的滾滾波濤,一片蒼茫迷濛。

後半部分用周初殷朝遺民伯夷、叔齊采薇首陽山的典故,表現出仰慕賢士高人的胸懷,也流露出對當今政治的隱憂。最後,作者又把思鄉之情擴充套件到對人生無常的感嘆,深深撥動讀者的心絃,產生出強烈的感染力,令人蕩氣迴腸。

後世對這首詩評價很高,杜甫贊其“少保有古風,得之陝郊篇”,清代沈德潛評其“高渾超逸,火色俱融。見重於哲匠,不偶然也。”

十集文學教育片《唐詩別韻》解說詞(第二集)

寒山(約六九一-七九三年)是唐代最著名的詩僧,其生活年代,歷來有太宗時期“貞觀說”、玄宗時期“先天說”、代宗時期“大曆說”三種說法。他出身官宦之家,屢試不第後出家為僧,三十歲後隱居於天台山,享年一百餘歲。

寒山詩風幽冷,別具境界,代表作:

《杳杳寒山道》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

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

淅淅風吹面,紛紛雪積身。

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

《吾心似秋月》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

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這樣一片光華,多麼令人歡喜!這一境界,再也沒有任何東西比得上了,自然也無從敘說,又何必要說呢?

十集文學教育片《唐詩別韻》解說詞(第二集)

張說(六六七-七三○年)三次為相,執掌文壇三十年,與許國公蘇頲齊名,時稱“燕許大手筆”。

《蜀道後期》

客心爭日月,來往預期程。秋風不相待,先到洛陽城。

《幽州夜飲》

涼風吹夜雨,蕭瑟動寒林。正有高堂宴,能忘遲暮心?

軍中宜劍舞,塞上重笳音。不作邊城將,誰知恩遇深!

開元初,張說為中書令,因與姚元崇不和罷為相州刺史,以右羽林將軍檢校幽州都督。這首詩,就是他在幽州都督府所作。“涼風吹夜雨,蕭瑟動寒林”,正是秋深風涼之時,幽州邊城的夜晚風雨交加,一片淒涼動人的蕭瑟之聲。

“正有高堂宴,能忘遲暮心”的“正”字接轉巧妙,襯托出遲暮衰老之感在邊地竟是那樣強烈。尾聯“不作邊城將,誰知恩遇深”完全是逼出來的憤激之語,看似感激而實含怨望,表現了強烈的憤慨和深沉的痛苦,首尾照應,耐人咀嚼。

《鄴都引》

君不見魏武草創爭天祿,群雄睚眥相馳逐。

晝攜壯士破堅陣,夜接詞人賦華屋。

都邑繚繞西山陽,桑榆汗漫漳河曲。

城郭為虛人代改,但有西園明月在。

鄴傍高塚多貴臣,蛾眉曼睩共灰塵。

試上銅臺歌舞處,唯有秋風愁殺人。

詩的前半部分讚頌曹操的文治武功:他能身先士卒,所以攻無不克;他能禮賢下士,所以天下歸心,奠定了曹魏政權大業。

後半部分轉寫今日鄴都荒殘景象:能證明這裡曾是一代國都的,只有西園上空的明月,和明月映照下埋著達官貴人的累累高塚!輝煌的曹魏故都,連同後宮的美人香草都已化為灰塵!

這首詩覽古與抒懷融為一體,開創了盛唐詠史詩的先河。

十集文學教育片《唐詩別韻》解說詞(第二集)

據說劉希夷(六五一-六八○年)是宋之問的外甥,他的《代悲白頭翁》是令人肝腸寸斷的感傷詩: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臺開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

據野史記載,宋之問因想把“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據為己有,就殺了自己的外甥。這種傳說,當然不足信。又據說,劉希夷寫下“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時,已意識到寓意不祥,但再構思時,卻還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也許真的一語成讖,第二年春天,他二十九歲時就離開人世!

十集文學教育片《唐詩別韻》解說詞(第二集)

劉希夷所創造的紅顏薄命的感傷形象,對千年以後曹雪芹創作中國最傑出的小說《紅樓夢》有極大幫助。小說中,林黛玉《葬花詞》開篇即在“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的意境中,大段大段地以落花起興,感傷紅顏薄命: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最後,曹雪芹也進入痴迷狀態,唱出了中國文學史上驚心動魄之歌

——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四十八歲時,曹公也不幸英年早逝!

十集文學教育片《唐詩別韻》解說詞(第二集)

Tags:宋之問這首落花花落紅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