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靜讀】萬物作焉而不辭,怎麼讀《道德經》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

由 彈琴說愛好 發表于 人文2021-05-23

簡介先來聽聽老師對這一段話譯註:“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天下都知道美的東西,那就有讓人厭惡的東西,一個人,一件事,一個物體都有兩面性,就像電影《四大名捕》裡說的一句話,有陽光的地方就有陰影,也像趙本山出演《一代宗師》裡講的一句話,有裡子就

萬物作焉而不辭怎麼讀

《道德經》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李耳主張聖人面對萬物萬事要無為而治,一直沒也沒弄明白無為而治是什麼意思?無所作為,聽之任之?直至今天跟隨朋友拜訪一位老師,他老人家的一番話,一針見血的把無為而治講得通俗易懂,在此分享於大家,不知與你心中想的無為而治是否不謀而合,還是另有玄機。

【靜讀】萬物作焉而不辭,怎麼讀《道德經》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

先來聽聽老師對這一段話譯註: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天下都知道美的東西,那就有讓人厭惡的東西,一個人,一件事,一個物體都有兩面性,就像電影《四大名捕》裡說的一句話,有陽光的地方就有陰影,也像趙本山出演《一代宗師》裡講的一句話,有裡子就有面子。

這句話也可以這樣理解,直白來說,就叫裹著毒藥的蜜糖,你看著是好的東西,那不一定是好東西,苦果在後面呢。所以聖人守中庸之道,好的東西咱不貪,壞的事情我也不做,這都是聰明人,明哲保身。確切的說,這是有智慧的人,大智若愚,不是世間的“小聰明”,世間“小聰明”那叫算計,什麼都為了一個“我”字,我想擁有這個,我想得到那個,坑蒙拐騙,不惜採取一切手段,這種“聰明”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算來算去誤了卿卿性命”,如同紅樓夢裡的鳳姐和現實版中的鳳姐,所以,這一句話也說明了事物的兩面性,好事要往壞去看,壞事要往好處看。

【靜讀】萬物作焉而不辭,怎麼讀《道德經》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跟上面的是一樣的道理,世人都知道善道理,那就有不善的道理。自古都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每個人的看法不同,看到的東西不同,所以每個人的境界不同,但自古以來,無論是文學還是佛學,都讓人們向善,可凡事都有兩面,有的人行善有善果,有的人行善不一定就得到善果。而且,很多時候,惡人有一念絲善念就立地成佛了,有人一直行善卻不一定有善報,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就像達摩祖師所說的一樣,行善不能總掛在心裡面你做了多少善事,多麼多麼的偉大,這樣的善是虛偽的也是無有功德的,一切隨緣。(要是我有什麼說的不對希望大家多多批評指點。)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這一段話其實講的就是生活中的辯證關係,跟易經裡的陰陽合一的道理一樣,就是說凡事都有兩面,也很好理解,比如說“有無相生” 就是說有和無是並存的,沒有“有”就沒有無,相生相剋,“難易想成”也是一樣的道理,沒有難那裡來的簡單,要是沒有簡單何以體現難處?你戰勝了困難也就變得容易了。

【靜讀】萬物作焉而不辭,怎麼讀《道德經》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

關於“有無相生”,那其實還可以這樣理解,“有無相生”有指具體實物,無指抽象虛擬的。比如說您現在想買輛車,您先有這個想法,這個想法就是抽象虛擬的,是無。由於你有了這個想法,有這個念頭,這一叫一念,於是你就去支付了款項,終於買了輛車,這就是有。車是使你享受快感,開心,就從無變成有了。我們常說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一念之差,都跟這個有無相生對立統一的道理有關,“無”這些是由你心裡所想的,沒有變成現實,所以是“無”,如果你去實施了,這也就是由無生有,這就是老子所講的“有無相生”。

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這裡面的“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這裡實際是列舉的二極就是陰陽,相生相剋相互依存的道理。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很多人把這個聖人行無為之事,老子講的無為而治理解成,無所作為,任其發展,那是不對的?老子寫這句話的意思是,聖人就是按照自然規律去行事的人,用自己的行動和作為來言傳身教,並不不作為。無為之治,就是聖人瞭解自然的規律所在,瞭解人性的本質所在,瞭解事物的發展規律,順著這一規律來做事,所以,他他無所不為。

【靜讀】萬物作焉而不辭,怎麼讀《道德經》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

舉個例子:諸葛亮,大家都知道他用兵如神,雖稱不上聖人,但他卻按老子的無為而治來用兵和治理國家的,先說草船借箭,為什麼諸葛亮敢承諾造出十萬支箭,因為他觀天相,知道自然律,會有大霧,觀曹兵,知道他們只敢射箭,在大霧下不敢出兵,所以,輕而易舉借來十萬支箭。再說赤壁之戰,諸葛亮還是一樣瞭解自然規律,觀天象知有東風,所以設下火燒曹操的連環技,知關羽之本性,華容道放曹操一生路,知周瑜之心胸狹窄,用計氣死他,所以,古人知用自然規律來行事,當然無所不為。所以,無為而治之人,都是通透天文地理,人性心理之大智慧之人,如果這種人行惡,那百姓必遭殃。

【靜讀】萬物作焉而不辭,怎麼讀《道德經》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

“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老子這一段是告訴人們,天地人萬物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聖人只有不斷的探索發現萬事萬物的內在本質規律,才能更好的有所作為,而且聖人不會認為這些事從自己就開始有的,也不會據為己有,還是不斷的探索雖然,已經功高而不會居功自傲,所以聖人都不居功自傲,所以會得到了百姓的支援,也不會有所失去,這也就解釋了下面的話“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靜讀】萬物作焉而不辭,怎麼讀《道德經》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

智慧小故事:塞翁失馬的無為而治內涵:塞上有一戶人家的老翁養了一匹馬。有一天,這匹馬突然不見了,大家都覺得很可惜。鄰人來安慰老翁,老翁並不難過,卻說:“誰知道是禍是福呢?”

鄰人以為老翁氣糊塗了,丟了馬明明是禍,哪來的福呢?

過了一年,想不到老翁丟失的那匹馬自己又跑回來了,還帶回來一匹可愛的小馬駒。鄰人們紛紛來道賀,老翁並不喜形於色,卻說:“誰知道是禍是福呢?”

鄰人又迷糊了:白白添了一匹小馬駒,明明是福,哪來的禍呢?

小馬駒漸漸長大了,老翁的兒子很喜歡騎馬。有一次,老翁的兒子從馬上摔下來,竟把腿摔折了。鄰人們又來安慰老翁,老翁十分平靜地說:“誰知道是禍是福呢?”

鄰人這回不響了,心想,兒子瘸了腿,怎麼可能有福呢?

過了一些時候,塞外發生了戰爭,朝廷徵集青壯年入伍。老翁的兒子因腿部殘疾而免於應徵。應徵的青壯年大多在戰爭中死亡,老翁和他的兒子卻免於難。

“塞翁失馬”的故事在民間流傳了千百年。他告訴我們,無論遇到福還是禍,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要超越時間和空間去觀察問題,要考慮到事物有可能出現的極端變化。這樣,無論福事變禍事,還是禍事變福事,都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

老子的智慧不是言語所能表達,所謂無為而治,不是你無所作為,而是你能順應自然的規律,看透事物的本質去順應規律而無所不為!一語驚醒夢中人,感謝老師的講解。

Tags:老翁聖人無為而治有無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