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南懷瑾老師】非無因有性怎麼解釋近代佛教老學的傳統詮釋老子

由 菜鳥大神的未來 發表于 人文2021-05-16

簡介第十三冊,先引佛典《大寶積經》之“繫心”與“無心”解釋老子常有、常無的基本含義,突出常無乃心無執著之意,繼引《莊子大宗師》“坐忘”以證,再引宋代高僧義懷之禪語,點明老子的“觀其妙”即為無分別心,不起妄心,是學道所追求的境界

非無因有性怎麼解釋

近代佛教老學的傳統詮釋

近代以佛學詮釋《老子》大致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沿用傳統的方式,以佛學與《老子》互證;另一種方式是用哲學的名義進行思想解讀,間以佛理。在傳統的詮釋中,出現了一些很重要的代表作。例如被譽為“千年國粹,一代儒宗”的馬一浮,在1920年撰《老子注》,指出“以老子義印合般若方等,於禪則與洞山為近,觸言玄會,亦似通途寥廓,無有塞礙”,通篇以佛理解《老》。如釋《老子》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諸法實相,緣生無性,以緣生,故可道;無性,故非常道。一切言教,假名無實,以假名,故可名;無實,故非常名。真常之體,不可名邈,可者,許其暫立,實無可立。非常者,責其終遣,亦無可遣。”

佛教認為一切存在皆出於緣起,從本體上看則無自性,這一思想正可印證老子的可道常道、可名常名。又釋“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一語:“常無者,會極之深談;常有者,隨流之幻用。色不異空,故常無;真空不礙幻有,故言妙。空不異色,故常有;幻有不礙真空,故言徼。妙即空觀,徼即假觀。”以般若學之空對應老子之無,以真空幻有釋老子之常無常有,顯得圓融貼切。再看第6章“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之注:“三界虛偽,唯心所作,本來無有,世界眾生,但依阿賴耶識變現而起,了相無妄,當體即是妙明真心,故天地出於玄牝。玄牝即是穀神,但就隨緣出生義邊說,名似別,究竟唯一真如,不可變異。”佛教的無性、真空、阿賴耶識、真如都是指本體而言,所以此注同樣是從本體論上證明佛老是相通的。可惜的是,馬一浮的《老子注》只注了《老子》前32章,但對研究近代的佛老會通思想仍足資借鑑。

丁福保注佛經多種後,又注《老子》,書名《老子道德經箋註》。據此書《敘言》,他在注《老子》以前,已收集多種古注讀之,其詮釋宗旨各異,就某一宗旨來說,都有一定道理,但又非老子思想之全部,正如《涅?經》載盲人摸象之喻,盲人所說非大象之全體,但論其一肢一節,則未嘗不近似。丁注則甄擇各家註解,參引《莊子》、《抱朴子》等道家經典,又以佛典證之,意在全面闡明老子之學,並強調其注的一個特殊之點是“引《抱朴子》之說,發明老子所謂道與一也”。

【南懷瑾老師】非無因有性怎麼解釋近代佛教老學的傳統詮釋老子

可見,丁福保作為一個佛教學者,十分尊重道家之說。因此,他雖也是以佛解《老》,但能夠突出道家的特點,這與馬一浮《老子注》純以佛理解釋不同。丁福保說,歷史上不乏高僧注《老》,據隋唐各書《藝文志》載,羅什、慧琳、慧觀、慧嚴、義盈、文儻法師等,皆撰《老子道德經注》,至明末憨山大師亦著《老子道德經解》二篇,最為精核。他決心注《老子》,也是效法上述各位高僧之意。或有人疑其所注《老子》,採納《抱朴子》道即是一的觀點,又多引道書中迴光返照、凝神於玄關一竅等學說,以佛學家眼光視之,皆為外道。他解釋說:所謂外道者,因釋道二家名詞之不同耳,若論其理則一也。

【南懷瑾老師】非無因有性怎麼解釋近代佛教老學的傳統詮釋老子

《大智度論》曰:“初學系心緣中,若眉間,若額上,若鼻端。”智者大師《小止觀》曰:“爾時當繫念鼻端,令心住在緣中,無分散意。此即凝神於玄關一竅也,在佛家謂之禪定。”唐圭峰大師曰:“禪定一行,最為神妙。能發起性上無漏智慧,一切妙用,萬德萬行,乃至神通光明,皆從定發。故三乘學人慾求聖道,必須修訂。離此無門,離此無路。”明陶望齡曰:“常無,空觀也。常有,假觀也。同謂之玄,中道觀也。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不思議三觀也。”知此則於釋老二家得其圓融之道矣。故曰名詞雖異,其理則一。認為佛學不僅與老子思想相融,也與道教教理尤其是內丹學說相通,此點反映出丁福保的學術眼光確有過人之處。

【南懷瑾老師】非無因有性怎麼解釋近代佛教老學的傳統詮釋老子

具體到《老子道德經箋註》,解釋全面,佛道圓融,是其基本特點。試看第1章“常無慾以觀其妙”之注:習常之時,謂之常有。常既習成,不可執著,立即遣去,謂之常無。《大寶積經》曰:“文殊師利言,如人學射,久習則巧,後雖無心,以久習故,發箭皆中,我亦如是。初學不思議三昧,繫心一處,若久習成就,更無心想,恆與定俱。”案:繫心一處,即常有之時也。習成既久,無心得定,雖得定亦無所執著,無所分別,即常無之時也。

《莊子大宗師》:“顏回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忘矣。曰: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是謂坐忘。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後也。”宋懷禪法師曰:“雁過長空,影沉寒水。雁無遺蹤之意,水無留影之心。今時人學道至此,方有少分。”案:悟此方知老氏此句之妙。第十三冊,先引佛典《大寶積經》之“繫心”與“無心”解釋老子常有、常無的基本含義,突出常無乃心無執著之意,繼引《莊子大宗師》“坐忘”以證,再引宋代高僧義懷之禪語,點明老子的“觀其妙”即為無分別心,不起妄心,是學道所追求的境界。所解佛、老、莊融會貫通,義理貼切,富有意蘊。

【南懷瑾老師】非無因有性怎麼解釋近代佛教老學的傳統詮釋老子

朱芾煌的《老子述記》也是一部佛老會通之作。據該書《述老緣起》,1936年春,朱芾煌完成《法相辭典》後,漫遊至杭州西湖附近的黃龍洞,洞中玉皇殿上有扁題“玄之又玄”,便問洞中道士此語之義,道士答曰乃“高之又高”,繼之曰“深之又深”,再問則語塞,可見道士並不明白“玄之又玄”的真正意思。道士反問朱芾煌此語何解,朱曰:“觀上文雲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則所云玄者,恐是上說常無有兩門。常無,即止。常有,即觀。此玄之又玄,恐即之後修觀,觀後修止之意義,非謂高深。”

道士不能理解本教最重要的經典,確是對道教的一個反諷,而朱芾煌的解釋無疑比道士要高明得多。也許道士的無知對朱芾煌產生了某種激勵,並在王雲五的勸說下,他很快撰成《老子述記》。與丁福保之解類似,朱注在廣引道家典籍如《莊子》、《列子》、《淮南子》等的基礎上又徵引佛典以申述老旨,但朱注基本上不涉及道教典籍與教義,此其與丁解相異處。僅以止觀二義釋《老子》首章為例,如用止觀的方法解釋“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曰:“兩,謂前說常無常有,即是止觀二法。同出者,同出於一。……或止,或觀,皆是心一境性故。而異名者,謂初亦名惚,後亦名恍;初亦名靜,後亦名慮;初亦名止,後亦名觀;初亦名定,後亦名慧;初亦名奢摩他,後亦名毗缽舍那;初亦名無分別影像所緣,後亦名有分別影像所緣。如是等別,故曰異名。……諸靜慮者靜慮境界,皆非尋思所可思議,是故同謂之玄。”由於佛教的止觀二學與老子玄理確存在相通的地方,兩者的互相激發,自然有助於闡明老子微妙玄通、深不可識之道。

【南懷瑾老師】非無因有性怎麼解釋近代佛教老學的傳統詮釋老子

從《老子》合於佛理並可互相釋證這點來說,晚清佛學界著名人物楊文會的《道德經發隱》亦很有特色。楊著雖然只註解了《老子》第1章、第6章、第50章,但每章解釋都頗為有見。第1章、第6章之注主要援引佛理說明老子之道的本原性意義,如認為“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相當於華嚴宗的“理事無礙法界”,“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相當於華嚴宗的“事事無礙法界”;“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的含義“與釋典佛說如來藏以謂阿賴耶同意”等等。

第50章之注則是楊文會關於老子思想中生死問題的新看法。關於該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的解釋,歷來存在分歧,其中的關鍵是對“十有三”的理解,如韓非子《解老》認為指“四肢與九竅”,河上注亦認為是“九竅四關”,即不離十三之數;王弼則把“十有三”解釋成十分之三等等,楊文會認為“各家註解無一合者”,而以佛理釋之,頓覺通暢。他解釋說:生之徒三句,最難發明,須用華嚴十世法門釋之,則句句有著落矣。

【南懷瑾老師】非無因有性怎麼解釋近代佛教老學的傳統詮釋老子

一切釋典皆論三世,獨華嚴論十世,於過去世中說三世,所謂過去過去、過去現在、過去未來。於現在世中說三世,所謂現在過去、現在現在、現在未來。於未來世中說三世,所謂未來過去、未來現在、未來未來。共成九世,攝歸一念,則為十世。此之一念,非現前剎那不停之念,乃是無念之念,不生不滅,元清淨體,所以能攝九世而為十也。此中生之徒十有三,即是三世未來,死之徒十有三,即是三世過去,人之生動之死者亦十有三,即是三世現在。討論生死問題是佛教的長處,楊文會以華嚴宗的十世說解釋老子所言出生入死過程中的“十有三”,並以不生不滅、元清淨體的“無念之念”證成圓滿之十,以說明老子之道具有超越生死的性質。這一解釋,自然屬於楊文會的創見,在老學史也是有價值的。

Tags:老子十有謂之解釋玄之又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