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最高階的家庭教育,必須懂得這3種兒童心理規律

由 美可玩故事 發表于 人文2023-01-31

簡介「百童教育」在「Maco」的人設中融入了羅森塔爾效應,孩子們會在「Maco」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會逐步發現自己在生活中都會接受這樣或那樣的心理暗示,這些暗示有的是積極的,有的是消極的

吹毛求疵可以形容自己嗎

最高階的家庭教育,必須懂得這3種兒童心理規律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美可玩故事服務號

「百童教育」的創始人深耕家庭教育與兒童心理領域二十餘年,提出家庭教育實際上是一門“動心”的藝術,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其教育的效果往往會蒼白而無力。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百童教育」在努力探索一些“心理規律”的積極或消極影響,並在相應產品中趨利避害地發揮它們的作用,從而科學地讓孩子享受成長的過程。

在心理學領域中有三種著名的效應,分別為:

羅森塔爾效應、超限效應、德西效應。

將這三種效應運用在兒童心理學中也同樣適用,也能很有效地為家庭教育進行賦能。

最高階的家庭教育,必須懂得這3種兒童心理規律

心理規律一: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

他把一群小白鼠隨機地分成兩組:A組和B組,並且告訴A組的飼養員說,這一組的老鼠非常聰明,同時又告訴B組的飼養員說他這一組的老鼠智力一般。

幾個月後,教授對這兩組的老鼠進行穿越迷宮的測試,發現A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組的老鼠聰明,它們能夠先走出迷宮並找到食物。

於是羅森塔爾教授得到了啟發,他想這種效應能不能也發生在人的身上呢?

他來到了一所普通中學,在一個班裡隨便地走了一趟,然後就在學生名單上圈了幾個名字,告訴他們的老師說,這幾個學生智商很高,很聰明。

過了一段時間,教授又來到這所中學,奇蹟又發生了,那幾個被他選出的學生現在真的成為了班上的佼佼者。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正是“暗示”這一神奇的魔力在發揮作用。

最高階的家庭教育,必須懂得這3種兒童心理規律

「百童教育」在「Maco」的人設中融入了羅森塔爾效應,孩子們會在「Maco」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會逐步發現自己在生活中都會接受這樣或那樣的心理暗示,這些暗示有的是積極的,有的是消極的。

而「Maco」在受到同樣暗示的時候是如何遠離負面、保留正面的,孩子們能找到榜樣般的力量源泉。

常態化下,媽媽是孩子最愛、最信任和最依賴的人,同時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

如果是長期的消極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會使孩子的情緒受到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其心理健康。

但是,

為了讓孩子們獲得更充足的安全感,「Maco」不斷暗示孩子們,媽媽對孩子是寄予厚望、積極肯定的,透過期待的眼神、讚許的笑容、激勵的語言來滋潤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

此時,孩子們在「Maco」身上會發現多了一個角色,就像是父母一樣循循教導著自己,這樣一來,父母的正向合理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來的成就就會有多大。

最高階的家庭教育,必須懂得這3種兒童心理規律

心理規律二:超限效應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

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

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

等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被稱之為“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生。

例如,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會擔心孩子不長記性,重複犯錯,因此經常習慣性地重複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乃至反感討厭。

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孩子們出現這樣的反應後,家長內心裡也知道這樣“嘮叨式”的教育極為低效,可是卻也忍不住不繼續“嘮叨”,非常容易造成雙方都疲憊不堪。

當孩子陷入“超限區間”的時候,內心會出現不耐煩、逆反、自卑、慌張、逃避的心理與行為狀態。

而將孩子帶進“超限區間”的人會被孩子的潛意識裡視為厭煩、可怕、反感的人。

當此人在現場時,孩子將會在行為上產生抗拒、遠離、如履薄冰的表現,直接表現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甚至透過疏遠來緩解自己內心的壓力。

因為,孩子們並不希望自己成為不耐煩、逆反、自卑、慌張、逃避的人,一旦出現了不耐煩、逆反、自卑、慌張、逃避的情緒,在沒有外力支援的情況下,就會出現無力感和焦慮,於是更容易引起“超限效應”的繼續惡化。

這種存在與孩子內心深處的

“犯錯-超限-焦慮-逃避-犯錯”

的惡性迴圈,讓孩子們痛不欲生。

最高階的家庭教育,必須懂得這3種兒童心理規律

關於超限效應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深刻理解兒童分齡階段心理特點的「百童教育」有其科學的解決方案。

解決方法是在“犯錯-超限-焦慮-逃避-犯錯”的惡性迴圈裡找到突破口,而找到突破口的前提有兩點:

一、在於引導者(家長)的身上,自身“是否理解、是否自控、是否自責、是否迴避、是否放下”,但這些對心理學一無所知的引導者來說都是大難題。

二、在於被引導者(孩子)的身上,自身“是否愉悅、是否自主、是否接納結果、是否反思、是否嘗試”,這些對於願意聽從自己內心想法的孩子來說,卻是極為容易獲取。

因此,「Maco」以它獨有的兒童視角來與孩子們互動,能讓孩子在“超限區間”裡獲取“是否愉悅、是否自主、是否接納結果、是否反思、是否嘗試”的真實體驗;

就是將兒童不同年齡階段裡所表現的心理共性與行為習慣的個性相結合,孩子將會更容易帶領自己離開“超限區間”。

比方說,3歲的孩子處於人生的第一逆反期,在這個階段裡,孩子的心理共性是心理活動受情緒支配的作用很大,還不能用理智支配行為,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特別容易犯錯。

「Maco」在與孩子互動時,孩子們能從「Maco」身上感受到與自己基本一致的行為模式。

「Maco」越“愉悅、自主、接納結果、反思、嘗試”,孩子們就越“愉悅、自主、接納結果、反思、嘗試”,這就是典型的自我教育能力的發展。

自我能力發展起來了,孩子就能更好地緩解已經存在的“超限效應”給自己帶來的影響,當新的“超限效應”來臨時,才會更好地緩解自己的情緒壓力。

最高階的家庭教育,必須懂得這3種兒童心理規律

心理規律三:德西效應

德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在1971年曾進行過一次著名的實驗,他抽調一些學生去單獨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難題。

在實驗的第一階段,抽調的全部學生在解題時都沒有獎勵。

進入第二階段,所有實驗組的學生每完成一個難題後,就得到1美元的獎勵,而無獎勵組的學生仍像原來那樣解題。

進入第三階段,在每個學生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自由休息時間裡,研究人員觀察學生是否仍在做題,以此作為判斷學生對解題興趣的指標。

結果發現,無獎勵組的學生比獎勵組的學生花更多的休息時間去解題。

這說明:獎勵組對解題的興趣衰減得快,而無獎勵組在進入第三階段後,仍對解題保持了較大的興趣。

實驗證明:當一個人進行一項愉快的活動時,給他提供獎勵結果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他內在的吸引力,而減少的吸引力已經轉移到獎勵的物資或金錢上了。

最高階的家庭教育,必須懂得這3種兒童心理規律

根據德西效應,「百童教育」同樣做了類似的一個實驗。

將蒙著眼睛的20個孩子和10個家長分別帶到在A、B兩間課室裡。

每間課室10個孩子和5個家長,要求他們都腰桿挺直地坐在椅子上,將手中橡皮泥捏成一個最標準的正方形。

在前幾分鐘裡,兩間課室的孩子們與家長們都很認真地在捏,當老師走進A課室,並且告訴他們只要捏好了,就會獎勵一張自助餐的劵,並且告知自助餐上有上百種好吃的食物,將大家狠狠地引誘了一番。

而B課室沒有獲得任何獎勵的資訊,他們也不知道A課室的同學與家長有獎勵。

10分鐘過去了,但老師在告訴兩間課室的孩子與家長現在可以休息10分鐘了,想做什麼都可以,結果A課室的8個人學生和3個家長在幾分鐘之內紛紛解開眼罩,放下手上的橡皮泥休息去了。

而B課室卻有7個同學和4個家長放棄休息,繼續完成任務。

同樣的過程,在不同的人身上連續做了三次,結果除了與德西教授的實驗有著驚人的相似以外,還有了另外一個驚人的發現:

德西效應在混齡的現場沒有年齡之分。

這意味著德西效應在任何人的身上都得以有著不同程度的體現,即便不同年齡的人在同一個時間之下都是如此。

基於此,「百童教育」深刻理解到,

在某些情況下,孩子在外在的獎勵和內在的渴望同時有可能兼得的時候,不僅難以增強執行動機,反而會減低執行動機。

此時,動機強度會變成兩者之差,兩者只差越大,任務的完成可能性就越低。

例如,A組明知道任務完成後會有超級美味的自助餐,但在休息期間卻真的停止了任務,表明興趣與努力的程度在減弱。

而B組不知道有獎勵的對比下,大家更心無雜念,就想單純地完成應該完成的任務,於是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時間裡選擇繼續完成任務,表明興趣與努力的程度在增強。

增強的原因就在於動機人們在冷靜的世界裡始終全神貫注地聚焦在自己的任務裡,將任務做到極致。

於是,「百童教育」在將家庭教育與兒童心理揉在一起打造產品的應用場景時,以德西效應為理論支撐,透過「Maco」與孩子們的互動過程中,為孩子創設

“簡化動機-冷靜思考-迴應承諾”

的任務環境,是堅定孩子們目標信念、享受成長,讓孩子鍥而不捨的優質路徑。

Tags:孩子超限效應Maco課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