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朱元璋冤殺新科狀元陳,帝王的心思,書生們不明白

由 博史通今 發表于 人文2023-01-29

簡介洪武三十年,福建閩縣人陳高中狀元,“狀元及第”四字牌匾剛送到家,朱元璋就要了他的命

狀元及第與狀元是一回事嗎

科舉制度始於隋唐,在宋朝被髮揚光大,到了明朝,科舉制度已經非常成熟。終明朝276年,一共誕生過90位狀元,很多狀元都在歷史上留下獨特的故事。例如,洪武十七年新科狀元名叫丁顯,本來自考中二甲,但在宣佈殿試結果的前一刻,朱元璋睡了一個午覺,夢到殿前有一顆巨大的釘子,醒來後看到丁顯的名字,便定丁顯為狀元。

朱元璋冤殺新科狀元陳,帝王的心思,書生們不明白

再例如,明朝中期有一位著名內閣首輔,名叫彭時,此人是明英宗正統十三年狀元。在殿試成績公佈後,彭時太興奮,一夜沒睡。到了第二天黎明時,他突然撐不住,趴在桌子上睡著了,誤了入宮謝恩的時辰。結果,明英宗在大殿上等不到彭時來謝恩,只好派錦衣衛去客棧把彭時抓來。不過明英宗當時也算心慈,並沒有降罪於彭時。

朱元璋冤殺新科狀元陳,帝王的心思,書生們不明白

作為新科狀元,丁顯和彭時都是幸運的。而本文要說的這位新科狀元,是明朝比較悲劇的狀元,他叫陳。洪武三十年,福建閩縣人陳高中狀元,“狀元及第”四字牌匾剛送到家,朱元璋就要了他的命。

明朝洪武三十年,朱元璋已經70歲,雖然動作遲緩,但朱元璋對當年的科舉會試還是比較重視的,派年老持重的老臣劉三吾(下圖)親自主持。因為當年是丁丑年,因此這一年的科舉考試又稱“丁丑科”。

朱元璋冤殺新科狀元陳,帝王的心思,書生們不明白

主考官劉三吾已經85歲,他兢兢業業,帶領十多位同僚忙得不亦樂乎,從出題、到考試、閱卷都非常順利。最終,選取了51人為貢士,在殿試結束後,考官們一致推舉陳(福建閩縣人)、尹昌隆(江西吉安人)和劉諤(浙江會稽人)為鼎甲,分別位列狀元、榜眼、探花。朱元璋看到名單後,非常滿意,當天便派人張榜唱名。

51人的進士榜單公佈後,幾家歡樂幾家愁,新科狀元陳欣喜若狂,他當年36歲,寒窗苦讀20多年,一朝高中,風光無限。於是,急忙派人將朝廷御賜的“狀元及第”牌匾送回老家福建,給家中的父母妻兒報喜。然而,讓陳沒想到的是,十多天後,“狀元及第”牌匾剛送到老家福建,陳的小命就沒了。

朱元璋冤殺新科狀元陳,帝王的心思,書生們不明白

巧合的是,51位進士中,有49位都是南方人,北方人僅僅佔2個名額。更巧合的是,主考官劉三吾是湖南茶陵人,也屬南方。北方的落第舉人們認為這是南方考官包庇老鄉,遂圍攻貢院,並聯名上書給朱元璋,舉報主考官故意打壓北方學子,一時間,山雨欲來,整個南京城被這一場“學鬧”弄得沸沸揚揚,這就是著名的“南北榜案”。

朱元璋冤殺新科狀元陳,帝王的心思,書生們不明白

朱元璋事先沒注意考生們的籍貫,等他發現進士名單中南方考生的比例如此之大,也十分驚訝,立即派老狀元(洪武二十七年狀元)張信成立一個11人的調查組進行嚴查。張信等人忙得昏天暗地,把會試和殿試的試卷重新審查一遍,最終告訴朱元璋:

“北方學子文理不佳,甚至有犯禁忌之語,主考官並無作弊之實。”

也就是說,的確是南方的考生考得好,北方考生普遍較差。其實,當時的科舉考試,試卷都要透過糊名、謄抄,閱卷者根本不可能看到考生的籍貫的。再說,劉三吾都85歲了,他是湖南人,而51名進士中也沒幾個湖南籍,說劉三吾作弊,根本站不住腳。

朱元璋冤殺新科狀元陳,帝王的心思,書生們不明白

張信為了讓朱元璋相信自己的調查,他特意抽了幾個有特點的考生答卷,其中,南方考生的答卷花團錦簇,北方學子的試卷文理不通。然而,北方考生知道此事後,指責張信袒護劉三吾,故意拿北方最差的試卷給朱元璋看。原因很簡單,張信祖籍浙江定海,他也是南方人。

朱元璋讓張信調查此事,是為了平息風波,但張信力求實事求是,不僅沒把事情壓下去,反而愈演愈烈。這讓朱元璋非常頭疼,正在朱元璋焦頭爛額時,新科狀元陳不安分了。陳作為福建人,又是當時的新科狀元,他自然要為南方學子發聲。陳聯合幾位新科進士向朱元璋上書,認為北方學子落榜後心中不平,故意尋釁滋事,朝廷應該嚴懲。

這樣一來,以陳為首的南方學子就和北方學子“槓”上了,北方學子本來就怒火中燒,被陳一撩撥,鬧得更兇了。朱元璋為了暫時平息眾怒,便派人將陳抓起來。

朱元璋冤殺新科狀元陳,帝王的心思,書生們不明白

陳畢竟是一介書生,剛中狀元就被朱元璋抓到監獄裡,內心不平,在獄中寫了一句:

“今歲文星見閩,為什麼自己卻被難獄中?”

意思是:文曲星好不容易落到福建閩縣,沒想到自己卻淪落到大獄中。

朱元璋一聽,你這是在抱怨朝廷。而且,明朝時期,禁止私人學習天文,陳提到文曲星,正好給了朱元璋藉口,朱元璋於是下令,將陳斬首。

朱元璋冤殺新科狀元陳,帝王的心思,書生們不明白

其實,陳只是提到了文曲星,而且並不是指天上的星辰,而是比喻新科狀元,這並不算是學習“天文”。但朱元璋為何要殺了陳呢?這裡面大有深意。

元朝時期,蒙古人對漢人一度打壓,元朝的每屆科舉只錄取100名進士,其中漢人只有25個名額。朱元璋登基後,不僅要在疆土上實現統一,更想在文化上實現復興。要實現復興,不僅要實現各區域文化發展的平衡,更要讓更靠近蒙古的北方士族復興起來。

因此,在“南北榜案”爆發的時候,朱元璋的想法不是要調查真相,而是要安撫北方考生,不能讓北方考生對朝廷失去信心。

朱元璋冤殺新科狀元陳,帝王的心思,書生們不明白

而主考官劉三吾,“調查組長”張信、新科狀元陳這三人都是書生思想,他們不過想公平公正地進行考試,進行調查。至於政治問題,不是他們考慮的範圍。這就造成了朱元璋和劉三吾、張信、陳三人的思想衝突。最終,朱元璋為了平息眾怒,決定拿陳開刀,當年,朱元璋殺死了陳、張信。因劉三吾年邁,朱元璋留他一命,改為充軍發配。

陳的“狀元及第”4字牌匾剛被送到福建閩縣老家,朝廷便傳來訊息,陳先被朱元璋下了處斬。陳家人先喜後悲,差點家破人亡。面對這樣的悲劇,陳是沒有錯的,但朱元璋也沒有錯,所以,

筆者只能說:帝王之心,書生們不懂。

朱元璋冤殺新科狀元陳,帝王的心思,書生們不明白

後記:陳被殺後,朱元璋組織北方學子重新考試,重新錄取61名進士,都是北方人。因此,洪武三十年的科舉共有兩個榜單,先前的稱為“南榜”,後來的成為“北榜”。這就是“南北榜案”的由來。

這件事對後世影響很大,後來,明朝開始實行南北中三區分割槽錄取,清朝時期,實行分省錄取。乃至現在的高考,也在延續這樣的方式,來實現各區域平衡。

所以說,歷史的每一次進步,都沒這麼簡單,陳等人的鮮血,對歷史的發展是一次推動,只是,以這樣的方式推動歷史,讓後人看著揪心。

Tags:朱元璋張信劉三吾狀元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