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古人旅行那些事兒

由 半島壹點報 發表于 人文2023-01-23

簡介大名鼎鼎的《山海經》就是出行寶典之一,作為上古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不僅記載了幾十種旅途中可能會遇到的危險和解決辦法,還記錄了百餘種野菜野味,簡直就是古人旅行的生存手冊、保命指南

不知天之高也的之也是什麼意思

□ 汪菲菲

旅行是人的天性,古人今人都一樣,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古人雖有“父母在,不遠遊”的一面,但也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另一面。荀子說:“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這種文教與踐行相結合的觀念,也深深嵌在士大夫的生活哲學之中。

明末清初的文人張履祥談到文人旅遊時認為有“三樂”:“一者盡交其地所產賢人,一者多購其地所傳典書,一者登覽其地山川奇麗,與夫古人往跡。”(《楊園先生全集》卷四《寄倪寄生閩中》)現代人出門旅行,網際網路訂票,查攻略訂酒店都十分便捷,可在交通不便、物資匱乏的古代,古人出遊如何準備,如何出行,如何分享所見所感?

古人出行也要做攻略?

古代有旅遊圖書可以獲取旅遊資訊,如路程書、輿地圖、遊記、地方誌……大名鼎鼎的《山海經》就是出行寶典之一,作為上古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不僅記載了幾十種旅途中可能會遇到的危險和解決辦法,還記錄了百餘種野菜野味,簡直就是古人旅行的生存手冊、保命指南。另一種簡便省事的辦法就是參考前人遊記,這類作品模山範水、專門記遊,以描繪山川自然、風景名勝為主,寫旅途的見聞和對大自然風光之美的感受,這無疑起到了旅遊手冊的作用。魏晉南北朝時,描摹各地名勝風景的遊記類作品興起,自唐代起,記錄旅遊路線的作品也開始興起,除了介紹行路路線,還會蒐羅沿途的名勝古蹟,並細心地給出投宿建議、食宿交通的收費標準以及注意事項。徐霞客遊歷了大半個中國寫作的《徐霞客遊記》,對中國的山川名勝、地形地質、民情風俗等都進行了詳細記述,可謂一冊在手,旅行不愁。直至今日,仍有不少驢友拿著此書打卡。無論古今,跟著資深旅行博主走總沒錯。

古人出門也要查“身份證”?

據說西周時期,周王在邊境設立的十二道關卡是我國最早的關卡。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因列強爭霸,狼煙四起,各國設卡立哨就十分普遍了。由於哨卡功能特殊,地位重要,關係到各國的軍事、經濟和社會要樞,所以普通人要透過這些關卡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時即使是一些社會“名流”,想要矇混過關也很難,於是就有了伍子胥因無法出韶關而急得一夜白頭的故事。

古代所查的“證”也就是影視劇中常見的通關文牒。通關文牒,也被稱為符、節、傳、過所、公驗、度牒、路證等,是古代透過關戍時拿的通行證。

古人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一想到古代旅遊,是不是立刻“腦補”出縱馬踏風、恣意瀟灑的場景?其實古代想要行萬里路當真不易,大部分時候都是靠雙腳丈量世界。古人先後用過的交通工具有牛、驢、馬、船。於是就有了騎牛計程車族大夫、騎驢的說客、騎馬的俠士以及遊船的文豪等等。車也有很多種,騾車以速度取勝,即便是千里長途,戴星而行,數日可達。以穩著稱的“太平車”,重大粗陋,以牛牽挽,每天行程不超過30裡,多是達官貴人使用。車身懸掛鐵鈴,行進時發出聲響,數里之外可聞,宛如喇叭,好讓對面來的車輛有預先避讓的準備。無論是步行,還是騎駱駝、騎馬、坐牛車、坐轎子……出行一趟十天半個月很平常,半年一年也不是什麼稀罕事兒。

古人出行吃住在哪裡?

據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的汴京客店林立,尤其是臨著汴河大街的相國寺附近更是客店密集,往來官員、商賈、士兵,皆安泊於此。如此繁華情景,可以在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看到形象的描繪。雖然古時候通訊不發達,但旅店業已經比較發達,那時住旅店前還要登記姓名、籍貫、職業、目的地等資料。古代旅店也有豪華間、標間,以及多人間的區分,不僅可以在店裡吃飽喝足安心睡覺,店小二還會幫忙餵馬、修車,為客官提供五星級的服務。

古人出行帶什麼?

古人可不像現代人那般瀟灑,背個包就走,旅行動輒數月,本著多多益善的原則,行李裡要準備各種生活用品。北宋科學家沈括遊歷後作的《夢溪筆談》中提到,出遠門的行李很重要,除了衣服、鋪蓋、炊具外,筆墨紙硯、酒器、茶盞、斧子、鋤頭、刀子等都不能少,尤其古代客棧沒有獨立的衛生間,夜壺也必須自帶。此外,旅行還要準備藥品,以備不時之需。古代交通不太便利,其間天氣陰晴不定,薄厚衣物是行囊必備。此外,防雨的蓑衣、斗笠、便於行路的鞋子也必不可少。在西北一些風沙較大的地方,則需要準備斗篷與束口的衣褲。

文人旅遊頗為講究,攜帶很多遊具。很有生活情趣的張岱就說:“凡遊以一人司會,備小船、坐氈、茶點、盞箸、香爐、薪米之屬,每人攜一簋、一壺、二小菜。遊無定所,出無常期,客無限數。六人則分坐二舟,有大量則自攜多釀。”(《琅嬛文集》卷二)真是雅緻又隨性的趣味之旅。竟還有人在旅遊時攜帶煙火助興,明代的李日華就在日記中記載,他和朋友出遊,攜帶歌伎和歌童,“遊者鼓吹間作,絲肉雜陳,亦有以火花煙爆佐之者。”(《味水軒日記》卷二)

古人旅行如何發“朋友圈”?

不像今人有微博微信朋友圈,古人紀念出行的方式就是寫文和繪畫,比如收到海量讚譽之詞的四大名樓。寫文是為紀念,更是為博出彩,寫得好自然就流傳開來,也算給自己和名景打廣告。畫畫就等同於拍照,古人常用山水畫記錄美景,草木皆有情,有心即成景。早期的山水旅遊畫以人物為主、以山水風光為輔。人與景相和,人物可大可小,景緻可遠可近。同咱們現在的拍照是一個道理。隋唐時,人們旅遊的思想已是更注重於景,看見特別美的景物時,常醉心其中,只畫山水而不入人像。一幅美妙的畫作,既能回憶過去,又能陶冶身心,豈不美哉?當然古人的畫作更多追求意境之美,跟實際可能會有所出入,可以看作古代版的美圖秀秀。部分驢友還會把詩刻在石碑上,當作“到此一遊”。古代出行雖不如當代這樣方便快捷,但正因如此,才更能讓人靜下心來體會領悟旅途中的風景,留下更多的傳世佳作。

古人的旅遊是一種深度參與、全身心投入、慢節奏享受的文化體驗過程。這種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衷於透過旅行來豐富人生體驗、寄寓精神追求的人生態度值得我們學習。

(作者系山東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郵箱地址:ahhfxmt@foxmail。com

Tags:古人旅行旅遊出行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