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康熙提出倘有失誤君臣共之的思想,打破伴君如伴虎之說

由 蛋蛋做美食 發表于 人文2023-01-19

簡介康熙提出倘有失誤君臣共之的思想,打破伴君如伴虎之說民間早有“伴君如伴虎”之說

大權獨攬小權分散是什麼管理原則

康熙提出倘有失誤君臣共之的思想,打破伴君如伴虎之說

民間早有“伴君如伴虎”之說。

治家治國必然都有得有失,有喜有憂,有成功也有失敗,這是發展規律,不可能凡事都一帆風順,沒有挫折。然而,在遇到失誤或失敗時該如何對待?這是歷代國君都不好處理的問題。一般都是功歸自己,過則加禍與人。一旦有禍累身,傾家蕩產都是尋常事,身首異處、株連九族也斷非沒有可能。所以,君與虎,又何異!然而,大清帝康熙對此卻堅決反對,提出了“倘有失誤,君臣共之“的可貴思想。這一思想是康熙長期治理國家的經驗總結,也是對他個人道德修養的經驗總結,對後世君主是鞭策,對後人的啟迪也很深刻。

康熙提出倘有失誤君臣共之的思想,打破伴君如伴虎之說

康熙對大學士等官員說:朕觀前史,如漢朝某年有災禍發生,當朝君主即重處一宰相。這是大錯特錯。因為宰相是幫助國家辦事的助手,倘有失誤,君臣應共同負起責任才是。這位國君則過全部推給宰相,這合乎情理嗎?他又說:有些國君,凡事都交給宰相去辦,這是國君的不是,不能只歸罪於宰相。康熙十八年發生地震,魏象樞沒有密本,因此,康熙單獨詔魏面奏,魏說這是非常事件,只能重處索額圖、內大臣明珠大學士才能消此災。康熙對魏說:這都是朕本身的過錯。與他們有何相干。朕斷不會把自己的錯誤推給他人。魏象樞聽後驚恐不安,不如如何回答是好。

康熙提出倘有失誤君臣共之的思想,打破伴君如伴虎之說

當吳三桂叛亂的時候,大臣索額圖上奏說:一開始提出遷徙吳三桂的人,可以斬首。

康熙則對他說:調防吳三桂去雲南是朕自己的意思,與其他人沒有關係。索額圖驚恐不安。康熙又接著說:在朕的一生中,何曾有過一事推給臣下負責嗎?此等事朕從來不做。大臣之間輾轉互相參奏,這都是明代的惡習。大臣之間相互攻擊,此等惡劣作風斷不可久長。索額圖無言對答。康熙之所以強調“若有失誤,君臣共之”是有多方面考慮的。他認為:君臣一心圖治,夭下無患不治;為政之道以君為主,大權獨攬,小權則應下放分散;三是人非聖賢,誰能無過,皇上也會有錯;以上諸因素,每有錯誤,朕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有失也不能倭過於臣下。

康熙提出倘有失誤君臣共之的思想,打破伴君如伴虎之說

康熙這一高度道德修養的結晶——倘有失誤,君臣共之的可貴思想並非從天而降。

這正如偉人們所說: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頭腦中固有的,是從生活實踐中得來的。從青年時代做皇帝時起就已有所認識,而後又隨著歲月的流失,年歲的增長,閱歷的擴充套件,使康熙帝的用人治國經驗更加豐富,對“倘有失誤,君臣共之”有了更深的體察和理解。這一思想他一直保持到晚年。這是康熙時期天下大治的重要因素^十二年三月十三日,康熙皇上來到弘德殿聽講官講書,待講完後他對講官說:從來君臣一心圖治,天下無患不抬。此等光景,不易多得。朕與臣怎能不以此相互勉勵呢?十月十九日他又對講官說:人主有勢力,地位崇髙,要什麼沒有?但需要有段自我修養的功夫,自然不會犯錯誤,反省改錯。如果任意行事,少有謹慎,沒有不出問題的。朕常思考這一問題。

康熙提出倘有失誤君臣共之的思想,打破伴君如伴虎之說

十七年五月十三日,康熙巡視北京西郊觀察禾苗長勢情況,一路談笑風生,非常愉悅。回過頭來對明珠大學士明珠等人說:唐堯舜時代,君臣間能夠相互討論問題;唐太宗能聽言納諫,君臣上下如家人父子,情誼深厚,故能行善事、閉邪惡,各盡所能,天下大治。明朝末年,君臣隔絕,以致四方疾苦,生民利弊,無由上聞。我朝以來,上下一心,滿漢文武,皆為一體,大小事情,互通訊息,一舉一動,體恤民情。朕遵祖宗家法,願與天下賢才共圖治理,常以家人父子之宜相待僚臣。這番話抒發了自己追求清明政治的胸襟。

康熙提出倘有失誤君臣共之的思想,打破伴君如伴虎之說

同年九月五日,皇上說:自古君臣一德一心,誠懇相待,為上者實心聽納,以收訊息靈通之益;為臣者實心盡職,鞠躬盡瘁,然後才能天下大治。後世君臣之內,徒尚虛文,不講實際,天下不治,皆在於此。二十二年正月十三日,康熙諭部院官員:從來君臣之分雖甚嚴格,上下之情貴在相互融洽。唐、宋盛世時,君臣不隔,以此才成時來運轉之治。二十九年正月初七,康照對內大臣們談話,說:朕對於國家的政事,用盡全力,勤求治理。是非自任,從不諉於臣下,加責於人。比如當年將吳三桂調防一亊,內大臣索額圖向朕建議,把當初主張調防的人都正法。當初是朕堅持獨斷,必令遷徙的。那時十三省用兵數載,天下大事皆朕一人獨任,難道向下官推倭過責任嗎?至於無知之人妄生議論,朕毫不在意。

康熙提出倘有失誤君臣共之的思想,打破伴君如伴虎之說

同年十二月二日,康熙又對大臣們說:朕聽政三十年來,無日不見各位大臣,共同研討問題。今處宮中忙於國事,而和你們懸隔,思有所失,自明天起,君臣共建如常。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康熙為明史作文一篇,其中檢討自己為政四十年來的不足。文中說:朕四十餘年孜孜求治,凡一事不妥,即歸罪於朕,未曾一時不知責呀。清夜自問,移風易俗,未能做到,躬行實踐未能做到,言行一致未能做到,如此等等。朕自覺慚愧。在康熙看來,國家要得治,必須君臣共助,上下一心。然而還應孩看到,即使如此,也仍然難免有失誤,應負主要責任者不是大臣、宰相,而是皇帝本人。

康熙提出倘有失誤君臣共之的思想,打破伴君如伴虎之說

康熙的這一思想,不僅表明其治國的謀略勝過許多歷代帝王,更進一步說明,

一個國家能否大冶,天下太平,國家長安的關鍵是在帝王本身思想境界的高低、道德修養如何。康熙之所以能在位時間最長,“倘有失誤,君臣共之”這一治國思想起著最重要的作用。這一思想也是歷代許多封建帝王無法與之相比的。

圖片均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及時刪除

Tags:君臣康熙失誤索額圖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