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一首詩,28個字,寫盡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由 一號詩巷 發表于 人文2023-01-16

簡介我們說與“政事”“國事”之厚味相聯絡的相思之情更讓人感動,在這首詩中,尾句的“征衣”二字就很明確地指向“國事”,使得詩的意境與韻味瞬間變得有了分量

色授魂與 心愉於則 是什麼意思

詩詞有約,一號詩巷歡迎各位的到來。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李白的這兩句千古經典,表面看上去甚是優美。皎潔的月光,潺潺的流水,此起彼伏的搗衣聲……,畫面寧靜而又不乏生動性。但是,殊不知在這樣的畫面之下,隱藏著的卻是那樸素的相思之情與沉重的家國之事。

古來相思惹人痴,而摻雜著與政事有關的渾厚之味的那份相思,又似乎更能打動人們的心懷。

一首詩,28個字,寫盡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就比如王昌齡的《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簡單四句,無限深情;此中之相思意蘊,真讓人為百結愁腸。

與“相思”有關的古詩詞,歷來就不在少數;那麼在本期,詩巷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唐朝詩人張仲素的一首《秋夜曲》。這首詩用寥寥28個字,寫盡了一位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細細品來,尤覺動人。

秋夜曲

唐·張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長,漫漫輕雲露月光。

秋壁暗蟲通夕響,征衣未寄莫飛霜。

張仲素,我國唐代詩人,字繪之,非常善於寫樂府詩與閨怨詩。張仲素的詩刻畫細膩生動,韻味飽滿綿長,頗具藝術魅力,這首《秋夜曲》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一首詩,28個字,寫盡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詩的首句不寫人物,而是先從“漏水”這一物象下筆,營造了一種淒涼寂靜的環境與氛圍:丁丁漏水夜何長;漏壺中的水發出丁丁的響聲,讓黑夜顯得格外漫長。

詩巷在格律詩寫作課程中講過,一首詩的情感是需要依靠一定的內容去進行烘托的,所以在使用景語的時候,創作者就需要特別留意景語與情感色彩之間的聯絡與統一,景語用好了,詩的情感色彩自然也就濃郁了。

詩詞聯寫作快速入門

一號詩巷

購買專欄

那麼在這裡,作者就透過對“漏水”的刻畫,讓我們看到一個寂靜的畫面,並且感受到了畫面中寂寞而又淒涼的情感色彩。“丁丁”這一擬聲詞用得很是到位,它從聽覺的角度為詩增添了幾分動感,而它帶來的效果則是借“動”突出“靜”,使得詩的意境靜上加靜,給人以無聲的感染力。

格律詩詞寫作分類學

一號詩巷

購買專欄

在詩的第二句中,依然是景語的輸出:漫漫輕雲露月光;天上的雲朵很淡,露出朦朧的月光。這一句的描寫可以看作是對首句的進一步補充,它讓詩的內容得以初步的完整,也讓詩中的畫面得以進一步的豐富。

那麼從描寫角度來說,此句雖然也是對具體畫面的裁剪,但是它在空間上已經做出了變化:首句在室內,而這一句則轉移到了室外。“雲”是“輕”的,“月”是“淡”的,它們所呈現出來的畫面,也是重在體現一個“靜”字,情感色彩也同樣與首句一樣,無不體現出一種淒涼與寂寥之感。

一首詩,28個字,寫盡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千呼萬喚始出來,這首詩的主旨在於描寫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然而我們卻遲遲不見人物的出現。

其實這也可以看作是作者的匠心所在,他將最重點的內容留在了最後,以達到呼應主題、昇華情感而感動讀者的效果:秋壁暗蟲通夕響,征衣未寄莫飛霜;陰暗的牆壁下,秋蟲整夜地鳴叫著,“我”給丈夫的寒衣還沒有做好,希望寒霜不要來得太早。

詩的第三句再起一筆,把秋夜裡秋蟲鳴叫的情景刻畫出來。那麼作者為什麼非要去刻畫這一場景?當然是為了突出秋夜的寒冷、寂靜與漫長。而這一切又不過是為了從側面烘托人物(女子)的形象與心情罷了。

格律詩詞寫作精講(零基礎學起)

一號詩巷

購買專欄

“通夕響”寫出了秋蟲不耐寒的形象,更是借之寫出了女子因思念丈夫、並趕著給丈夫縫製衣服而徹夜未眠的孤獨形象。這一點我們結合尾句“征衣未寄莫飛霜”就能理解得更加透徹。

我們說與“政事”“國事”之厚味相聯絡的相思之情更讓人感動,在這首詩中,尾句的“征衣”二字就很明確地指向“國事”,使得詩的意境與韻味瞬間變得有了分量。

我們知道,在古代,年輕男子常會為自己乃至國家的“前途”踏上“征程”、陣守邊塞。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家中的妻子也就成了那個日夜“盼夫歸”的煎熬者。王昌齡的“悔教夫婿覓封侯”是如此,而張仲素的“征衣未寄莫飛霜”也是如此。

一首詩,28個字,寫盡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詩的最後一句在前三句的鋪墊下,把女子對遠在邊塞的丈夫的擔心與思念寫得真切又深刻,她的形象、神態以及心理活動都盡顯其中,讓人讀後深為感動。

而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作者對女子對同情之心,看到了詩句背後作者對戰爭的不盡痛恨之情。

三更漏冷人飛線,月在窗前不忍眠;各位看官,對於張仲素的這首詩,你認為寫得如何?歡迎在評論區談談自己的感想。

Tags:詩巷張仲素征衣相思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