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道德經》解析第二十四章:物或惡之。處世治商底層認知系列

由 上海李哲同學 發表于 人文2023-01-08

簡介站在“大道”的立場去衡量這些行為和情景,可以說就像是殘羹剩飯和我們身上的贅肉一樣,讓我們感覺噁心和醜陋,一個人越是拿這些來美化自己,越是說明他不具備這些物質,而這些物質反而會遠離他,真正懂得“大道”的規律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

物或惡之中或什麼意思

《道德經》解析第二十四章:物或惡之。處世治商底層認知系列

【註釋】

[1]企:用腳尖站立。[2]跨:加大步伐,想要快速行走。[3]彰:明顯,顯著。[4]贅:多餘的。

【譯文】

踮走腳跟用腳尖站立,是站不穩的;腳步跨得太大,是無法長時間行走的;僅僅依據眼睛去觀察事物就看不到它的本質;總是自以為是,他實際上沒什麼可以彰顯的;總是自吹自擂的,沒人會承認他吹噓的功績;自高自大的人,做不了領袖。

站在“大道”的立場去衡量這些行為和情景,可以說就像是殘羹剩飯和我們身上的贅肉一樣,讓我們感覺噁心和醜陋,一個人越是拿這些來美化自己,越是說明他不具備這些物質,而這些物質反而會遠離他,真正懂得“大道”的規律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

《道德經》解析第二十四章:物或惡之。處世治商底層認知系列

【解析】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實際上說的是“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凡事不可冒進,輕浮急躁的行為是違反自然規律的,太過激進也許短時間會有些收穫,但註定不能長久,甚至會得到加速失去、加倍的失敗。我們應該不斷沉澱,使自己的內在強大,而不是把自己的外在吹得虛大。

《道德經》解析第二十四章:物或惡之。處世治商底層認知系列

在二十二章中,老子說聖人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在這一章中再次強調這些行為不符合“道”的規律,他提倡曲則全的處世哲學。我們不故意去張揚自己的才智,不自我炫耀能力和功績,也不自以為是的把自己看成最重要的,其它事物與人都不重要。心理學認為,一個人極力主張的、炫耀展現的正是他缺少的。我認為這非常有道理,一個人真正擁有了,他無需表現,因為本性俱足,但儘管他不表現,外人卻能實實在在感到他所擁有的,他身上會有那種由內而外、自然而然散發出來的氣息。

部分圖片與文字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站內聯絡作者刪除。

Tags:自以為是這些腳尖自己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