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趙匡胤想一統江南被長江擋住,一個釣魚人說了6個字讓他輕鬆渡江

由 歷史小火鍋 發表于 人文2023-01-03

簡介固定好木船之後,再在船上鋪設竹排木板,一條堅固穩當的浮橋“三日而成,不差尺寸”,三日之內就大功告成,趙匡胤大軍順利渡過長江,一舉滅掉南唐

古代沒有橋怎麼過長江

長江,是橫亙在中國中部的一條大河。自古以來,奔騰萬里的長江不僅哺育了兩岸人民,與黃河並稱為中華文明的搖籃與發源地,而且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長江多次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多次改變歷史走向。長江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它洶湧澎湃的水量、令人瞠目結舌的寬度與長度,使得具有了天然軍事防禦體系的意義。

趙匡胤想一統江南被長江擋住,一個釣魚人說了6個字讓他輕鬆渡江

每到改朝換代之際,長江作為軍事天險的重要性就會顯露無疑。奔湧咆哮的長江水,擋住了曹操大軍下江南的鐵騎,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西晉被北方遊牧部族滅亡之後,長江再度挺身而出,擋住遊牧部族的大軍,使得代表中華傳統文化正朔的東晉得以倖存。靖康之變後金國滅掉北宋,長江再次被推上歷史前沿,庇護南宋得以在江南不絕如縷地生存下來。

趙匡胤想一統江南被長江擋住,一個釣魚人說了6個字讓他輕鬆渡江

對於古人來說,渡過長江的難度遠比現代人想象的要困難得多。三五商旅行人要過長江,尚且可以坐上艄公的渡船過江。而數萬甚至數十萬大軍想要過江,在古代實在是一件困難重重、難度極高的大事,極富有挑戰性。

古代軍隊為了渡江,大部分時候都會本能地選擇乘船。然而大部隊要想乘船渡江,必須要解決兩大困難:第一是要有足夠的大船。僅靠長江邊漁翁的小船或者來往普通渡船,遠遠不夠,必須要大批次製造具有極大裝載量的大型船舶,這就需要投入大筆資金購置木料、僱傭民夫工匠,無論時間成本還是財力成本都會極為高昂,讓很多雄心勃勃的皇帝們知難而退。

趙匡胤想一統江南被長江擋住,一個釣魚人說了6個字讓他輕鬆渡江

其次,要想渡過長江,往往會遭到對岸敵國的水師戰船阻擊。這就要求不僅要有運兵船隊,還要有一支戰鬥力較強的水師,擔任掩護和作戰任務。建造數量浩繁的船隊已經困難重重,組建、訓練一支具有強大戰鬥力的水師,更非一朝一夕之功。

有這兩個攔路虎,北方軍隊的渡江行動往往會就此被迫停止。宋朝建立後,趙匡胤統一全國的戰爭中,就曾面臨過這樣的問題。當時的江南一帶被南唐佔據,南唐憑藉長江天險負隅頑抗,趙匡胤空有一統江南之心,卻束手無策,無法渡江。

趙匡胤想一統江南被長江擋住,一個釣魚人說了6個字讓他輕鬆渡江

這時,長江邊的一個釣魚人找上門來,向趙匡胤獻上一條6個字的建議“

造浮樑以濟師

”。說白了,就是在長江上造一架浮橋,讓軍隊透過浮橋順順當當渡江。這個釣魚人是誰?原來此人名叫樊若水,是南唐人。他早年勤學苦讀,寒窗十餘載,想透過科舉考試出人頭地,結果時乖命蹇屢試不中。樊若水從此憤世嫉俗,對南唐視若仇敵。

趙匡胤想一統江南被長江擋住,一個釣魚人說了6個字讓他輕鬆渡江

他聽說北宋有意渡江南下,於是感到自己的機會來了,決心用自己的計策幫助宋軍渡江,一來報仇出氣,二來可以博取富貴。於是,樊若水喬裝改扮成一個釣魚人,每天駕一葉扁舟往來長江南北岸之間,仔細勘測兩岸地形、大江寬度與深度、水流走向等關鍵問題,制定出了一個巧奪天工的長江渡橋方案。

趙匡胤想一統江南被長江擋住,一個釣魚人說了6個字讓他輕鬆渡江

在樊若水指揮下,宋軍選擇在採石磯為渡江地點,此地段長江寬度較窄、水流平緩,而且江中還有一個江心洲,可作為臨時據點和中轉站。先在兩岸之間架設粗大繩索,然後再把準備好的數百艘木船順著繩索依次擺開,每艘船都固定在繩索上,同時下錨鉤住江底。固定好木船之後,再在船上鋪設竹排木板,一條堅固穩當的浮橋“三日而成,不差尺寸”,三日之內就大功告成,趙匡胤大軍順利渡過長江,一舉滅掉南唐。

樊若水設計的這條浮橋,是名副其實的萬里長江第一橋,在當時世界範圍內,也沒有在類似大江大河上成功製造大型浮橋的先例,被永遠載入世界橋樑建築史。

參考資料:《續資治通鑑》《宋史》《橫江圖說》

Tags:長江渡江樊若水浮橋南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