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手握兵權的于謙,之所以在奪門之變時沒殺明英宗,主要有5點原因

由 宋安之 發表于 人文2022-12-05

簡介在明代宗病重,不立儲君之際,于謙與其他大臣,還商量著一起為明英宗兒子朱見深復太子之位努力,在奪門之變以後,于謙手握兵權,更是沒有反抗

慷慨的意思是什麼意思

手握兵權的于謙,之所以在奪門之變時沒殺明英宗,主要有5點原因

大明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日晚到十七日早上,宮廷之中發生了一場政變,在明代宗朱祁鈺病重還無子的情況下,投機派大臣徐有貞、武將石亨、太監曹吉祥等擁戴被囚禁在南宮中的太上皇明英宗朱祁鎮復位,史稱“奪門之變”,又稱“南宮復辟”。

這場政變最倒黴的莫過於明代宗朱祁鈺和于謙這對君臣,本是病重的代宗,被廢為郕王,不久後病死,于謙則是因為

“迎立外藩”

罪名被殺。

明代宗還好點,在土木堡之變以後,他由郕王臨危受命升級為皇帝,力挽狂瀾,使得明朝沒有南遷,但是登基以後吃相不太好看。

剛開始不願意讓太上皇明英宗歸國,歸國以後也不願意將帝位還給英宗。而且還將英宗兒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廢掉,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

手握兵權的于謙,之所以在奪門之變時沒殺明英宗,主要有5點原因

結果一年以後,太子朱見濟早夭,正是因為明代宗病重無子,還不復立朱見深的儲君之位,才引發了奪門之變,可以說他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場,多少有點咎由自取的意思。

于謙則是“天下冤之”,這位輕君重社稷的千古名臣,不只是在土木堡之變以後,為大明江山力挽狂瀾,於大明有著再造之恩,更是一心為國為民。

在明代宗病重,不立儲君之際,于謙與其他大臣,還商量著一起為明英宗兒子朱見深復太子之位努力,在奪門之變以後,于謙手握兵權,更是沒有反抗。反而任由英宗處置,最終落得一個身死的淒涼下場。

那麼于謙為什麼不選擇反抗呢,今天宋安之來具體分析一番。

一、先來說說奪門之變前夕的局勢,于謙為何想復立朱見深的太子之位。

手握兵權的于謙,之所以在奪門之變時沒殺明英宗,主要有5點原因

在明代宗病重無子期間,當時朝堂之上分為幾派意見,最成功的一派自然是以徐有貞為首的投機派,要擁戴太上皇明英宗復辟,而且是如願以償。

圓滑派以大學士王文為代表,善於揣摩明代宗的心思,認為代宗肯定不願意立自己廢過太子之位的朱見深,那麼可以立除卻明英宗系,血緣最近的襄王朱瞻墡的世子為太子。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明代宗往上,他父親明宣宗只有他和哥哥明英宗兩個兒子,代宗就一個兒子朱見深還是早夭,等於絕嗣。明英宗倒是有幾個兒子,不過代宗廢過英宗兒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兄弟兩個仇恨很大。

而再往上,明宣宗父親明仁宗只有三個嫡子,嫡長子自然是後來繼位的宣宗。嫡次子是越王朱瞻墉,是無子死於正統四年。嫡三子是襄王朱瞻墡,襄王的威望很高。

手握兵權的于謙,之所以在奪門之變時沒殺明英宗,主要有5點原因

早在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人心惶惶之際,剛開始被視為臨危受命的最佳人選是襄王而不是後來的明代宗朱祁鈺,不過襄王拒絕了。

可以說襄王一脈,是當時距離帝系最近的一脈,明英宗一脈則本身為帝系,不過明代宗不喜歡英宗這一脈。

於是王文一派自作聰明地上了一道奏疏,其實的關鍵是“早擇元良”,而不是“早建元良”,讓明代宗選擇儲君,這個意思其實很明顯了,不過代宗並沒有同意。

順其自然派則是以李賢為代表,想等到明代宗駕崩以後,再迎出太上皇明英宗復位。

務實派則是以于謙、王直、商輅等大臣為首,想要復朱見深的太子之位,認為朱見深是最合適的皇位繼承人,而且這個皇位本該就是朱見深的。

手握兵權的于謙,之所以在奪門之變時沒殺明英宗,主要有5點原因

他們以三元及第的

商輅

負責起草奏疏,其中有著一句很有深意的話:

“陛下宣宗章皇帝之子,當立章皇帝子孫”

。意思是明宣宗就二子,你老二明代宗無子,當然不能選擇其他藩王之子,只能選擇老大明英宗的子嗣。

當時這道奏疏寫完已經是正月十六的晚上,來不及上奏,只能等到第二天,參考明代宗不同意王文一派的請求,很有可能代宗會同意這一請求,可惜的是十六日晚上就發生了奪門之變,到了十七日早上便成功,所以代宗的答案到底是什麼,成為一個解不開的謎題。

二、于謙如果出兵鎮壓,最直接的在於,他想復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努力就會付諸東流,明朝還會陷入巨大的動亂之中。

先來說說,于謙有沒有反抗的能力?

手握兵權的于謙,之所以在奪門之變時沒殺明英宗,主要有5點原因

于謙肯定有抵抗的能力,在北京保衛戰之中,于謙一個人力挽狂瀾,在軍中可謂有著很高的威望。

而且關鍵的是,于謙還對於京兵進行了改造,史籍記載:

“京兵分隸五軍、神機、三千諸營,雖各有總兵,不相統一,請擇精銳十五萬,分十營團操,團營之制自此始”

像石亨就是在於謙建立團營時,一手推薦上去的,使其一步步成為代宗朝的重臣。

可以說北京的防務,于謙是瞭如指掌,軍中聽他的也必然不在少數。再加上明代宗“知謙深,所論奏無不從者”。

先不說于謙事先知道與否,即使到了十七日早上,奪門之變已經發生,于謙都可以組織兵力去鎮壓這場政變,因為即使明英宗復位,但明代宗只是病重,還沒有病死,于謙打著奉代宗命令的旗號去鎮壓,絕對不會有什麼問題。

手握兵權的于謙,之所以在奪門之變時沒殺明英宗,主要有5點原因

更何況于謙因為土木堡之變的奇恥大辱,一直對於軍事很關心,怎麼可能事先不知道奪門之變呢。

所以談遷在《國榷》之中記載:“於少保最留心兵事,爪牙四布,若奪門之謀,懵然不少聞,何貴本兵哉”。

後世的明朝文學家屠隆更是煞有其事地說道:

“奪門之役,徐石密謀,左右悉知,而以報謙。時重兵在握,滅徐石如摧枯拉朽耳。方徐石夜入南城,公悉知之,屹不為動,聽英宗復辟。”

只能說于謙肯定提前收到了風聲,也有反抗的能力,但是他最終放棄了,靜待復位的明英宗對自己的處置,最終不惜身死。

之所以這樣,主要有著以下5個原因。

Tags:明代宗朱見深明英宗于謙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