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故曰怎麼讀,徐江偉訓學,讀懂《詩經》,讀懂《論語》!

由 啤冗談歷史 發表于 人文2021-05-12

簡介帝王的偏好叫“嗜”

故曰怎麼讀

作者徐江偉

“訓詁學”先秦時代就已存在,《爾雅》成書於戰國末期,就是一部訓詁學著作。後來儒家體系中,訓詁被歸入“小學”(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學”相對應),作用類似於今天的中小學《語文》,就是辨析字義和讀音。

文字都有字形和讀音兩個要素,故訓詁可分“形訓”和“音訓”(聲訓)兩部分,前者研究字形的演變,後者注重讀音以辨析字義。

古人早已發現漢字有“同聲相求”的特點,可以用讀音相同的另一個字來註釋含義,這也叫作“轉註”。例如《論語正義》:“論者,倫也,綸也,輪也,以此書可以經倫世務,故曰倫也,圓轉無窮,故曰輪也。”這四個字:論、倫、綸、輪,讀音相同,含義也相通。

又如:“禮者,履也。天,顛也。旁,溥也。”從中可知,即使沒有共同的聲旁,如“禮”和“履”,只要讀音相近,所謂“音近義通”,有時也可以互相解釋。但這到底是為什麼?

許慎《說文》中已廣泛使用“音訓”方法,如“晉,近也。”“死,澌也。”但集音訓之大成,應是漢代劉熙《釋名》,例如:

“貪,探也,探取入他分也。”“月,闕也,滿則闕也。”“勇,踴也,遇敵踴躍欲擊之也。”“秦,津也,其地沃衍有津潤也。”“髲,被也,發少者得以被助其發也。”

上述這些所謂的“音訓”,很大一部分是穿鑿附會和牽強臆斷,但為後世“因聲求義”編輯各種韻書開闢了一條道路。

古人雖已發現漢字有“同聲相求”或曰“因聲求義”的一些特點,並沒有發現其內在規律,更沒有發現根源之所在,沒有任何一條可供驗證的理論被終結歸納出來,可以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漢字為什麼可以“同聲相求”呢?就因為是先有觀念而後有文字,它們都從同一個“基本義”(本字)中引申而來,屬於“同源字”,它們都指向同一個屬於宗教信仰的圖騰符號。為了說明這個問題,現舉“豕”為例詳細論述之。

筆者已經指出,原始苯教中有三個最為重要的圖騰符號或曰神靈形象,即野豬、獼猴和烏鴉。野豬“豕”是天父之形象,獼猴“彌”是地母之形象,烏鴉“烏”是溝通天地的中介,也是原始苯教的代名詞。“豕”排在了第一位,其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

在古漢字中,由“豕”引申而來的雅言字非常多,並且都非常尊貴和重要,例如:

帝王的統治叫“司”(不過是“豕”的同名異寫而已!)

帝王被下人所殺叫“弒”;

帝王之國被人奪去叫“失”;

帝王世系的開頭叫“始”(因為“豕”就是天父的代名詞)

帝王不斷繼位叫“世”;

帝王的儀式排場叫“肆”;

帝王賭咒發願叫“誓”;

帝王專用青銅矛叫“鍦”

帝王的軍隊叫“師”(從野豬的勇猛習性中引申出來)

帝王的占卜叫“筮”;

帝王派遣的人叫“使”;

帝王給予的叫“施”;

帝王專用頌歌叫“詩”;

帝王的族徽名號叫“氏”;

帝王的傳承記錄叫“史”;

帝王的子孫叫“嗣”(特指經過冊封的子孫)

帝王的女兒叫“娰”;

帝王公開供奉的東西叫“示”;

帝王舉行的祭禮叫“祀”;

帝王獻祭的場所叫“寺”;

帝王放祖先神位的石匣叫“祏”;

帝王的權威叫“勢”;

帝王的背影叫“恃”;

帝王的威勢叫“奭”;

帝王追封的名號叫“諡”;

帝王的偏好叫“嗜”;

帝王身上的點綴物叫“飾”;

帝王的武將叫“士”;

帝王給予的官位食祿叫“仕”;

帝王的檢視叫“視”;

帝王的暗中察看叫“伺”;

帝王的政務叫“事”;

帝王的居所叫“室”;

帝王駕馬車出行叫“駛”;

帝王的暗自考慮叫“思”;

帝王的專用神獸叫“虒”;

帝王的猛獸叫“兕”;

帝王倉庫中的錢財叫“實”;

帝王馬車前的橫檔叫“軾”;

帝王駕車的四匹馬叫“駟”;

帝王的遺體叫“屍”;

帝王的大小便叫“屎”;

帝王遺體臨時安放地叫“肂”;

帝王的女性祖先叫“姼”(帝王妻妾眾多“女+多”)

帝王用牙啃咬叫“噬”;

帝王所吃的東西叫“食”;

帝王吃東西叫“飼”;

帝王專用的東西叫“私”;

帝王放下負擔叫“釋”

帝王所賜福分叫“禠”;

帝王宮中打雜使喚的人叫“廝”;

帝王身上灰塵被擦叫“拭”;

帝王記得的叫“識”;

帝王規定榜樣叫“式”;

帝王在宮中守候叫“伺”;

帝王的等待叫“俟”;

帝王的呼喊叫“嘶”;

帝王設立的買賣場所叫“市”;

帝王走去叫“適”;

帝王死去叫“逝”;

上述這些雅言字都從“豕”這個基本義中引申而來,故有共同的讀音。注意,它們並沒有共同的“聲旁”,只是基於共同的以“豕”為帝王天父之形象的原始苯教觀念,故是“先有觀念而後有文字”可靠佐證。

上述這些同源字最初都是帝王、貴族們專用的,因此都帶有威嚴、莊重之類的含義,後來才慢慢變成了普通人也能使用的詞彙。

漢字的發展史,可以說就是這樣一部不斷引申,由少到多,同源詞不斷豐富的歷史。《康熙字典》蒐羅到的古漢字達47000個,可謂海量,但撇開聲調,按照讀音分類的話,大約只有400餘個不同的讀音,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古漢字幾乎都是從為數不多的“本字”中引申出來的。

這些“本字”的讀音原本都來自古羌藏語,即來自多音節的古代阿爾泰語,到了漢語中就單音節化了。因為它們原本都是“詞根詞”,是沒有詞性的,當向動詞、形容詞、狀態詞等多方面擴充套件後,字義自然就變得越來越精細和專業,但含義始終是相通或近似的。

對此我們可以看看金文“始”和“嗣”,看看古人怎樣用“會意”的方式,各自表達一個神聖含義:

故曰怎麼讀,徐江偉訓學,讀懂《詩經》,讀懂《論語》!

??金文“始”和“嗣”的不同組合方式

金文“始”由表示帝王的“後”與表示皇后的“母”組成,本義指王族的血緣源出。金文“嗣”雖然來自同一個讀音,但構造方式大不同,它由表示帝王的“後”,表示冊封的“冊”,表示王子的“子”,表示昭告天下的“口”,四部分組成,本義指冊封過的王子,古代帝王通常都有許多兒子,只有冊封過的才有帝位繼承權。

由此可知,華夏文明起源的“一元性”(青藏之源),反映在華夏文明的每一個方面,即使是最為微觀的造字方式中,也是體現著的,只是還從來沒有被發現過而已。

人類是一種由觀念支配的動物,不僅社會形態是觀念的產物,即使語言文字的發展過程中,也是先有觀念而後有文字,而不是相反,古漢字也不過是古人宗教觀念的一種投射。奧地利語言學家哲學家維特根斯坦《邏輯哲學論》也說過:“物件世界是透過語言的方式投射到人的思維之中的。”

世界上的文字皆因統治者的需要而產生,古漢字隨著大規模奴隸制國家的誕生而出現,最初只是極少數人的專用品,普通大眾是不能染指的,到後來才慢慢成為普通人也能享用的東西,而這就是文明起源的奧秘之所在。

收集在《康熙字典》中的古漢字很大一部分是異寫字,這種同名異寫是很容易出現的,由於沒有賦予新的含義,最後就成了一種死字。

有人會疑問:漢字的特點是有聲調,你怎麼把聲調都忽略了呢?筆者的回答是,在漢字溯源的時候,聲調可以忽略,因為聲調是後來才產生的。

甚至讀捲舌音還是非捲舌音,也可能是後來才確定下來的。當同音字太多的時候,人們很自然地會用聲調和捲舌與否加以區別,最後約定俗成地,或者人為確定地成為今天字典中的注音。

還要注意,雖然古儒早就有“聲中有義”“聲近義通”的說法,清代以段玉裁、王念孫為代表的乾嘉學派還有過“聲義同源”的提法,但都沒有揭示其中的根源,他們都是從漢字的偏旁部首出發敘說的,根本就說不到點子上去,因為這些偏旁部首並不表音,說明不了讀音的問題。王力《同源字典》收錄同源字千餘條,涉及4129字,例如,把比、妣、妃、配收在一起,把墨、黑、黠、黨收在一起,這些字雖然在含義上存在某些交集,讀音並不相同,因此與筆者所說的“同源字”不是一個概念。

附圖:

故曰怎麼讀,徐江偉訓學,讀懂《詩經》,讀懂《論語》!

清代,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共18卷。

? 這是一部以《說文》為標本,以“諧聲”為綱,把“同一聲符”衍生出來的字聯綴在一起的字典。每字之下先是《說文》本訓,而後引群書古注為證,即“通訓定聲”。

?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自序》曰:“天地間先有象形字,後有形聲字,有形聲字後又出現了會意字和指事字,這四種都是字漢的造字法。通曉了漢字的意義之後,轉註就隨之產生;漢字的讀音有近似的,假借就應運而生;這兩者是漢字的用字法。我私下認為轉註發於黃倉,是因漢字字數不夠多而衍生的……”

? 從中可知,他把所有似是而非的“形聲字”都看為了有共同的源頭,即它們都是從同一個“聲旁”衍生而來。

? 但這是一種完全不符合漢字實際的錯誤說法,可惜,這種經不起推敲的文字觀念,已經指導漢字研究數百年、上千年之久!

Tags:帝王漢字讀音同源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