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一首文王讚美詩的深意

由 至德傳媒吳蜀豐 發表于 人文2021-12-09

簡介周王朝推翻殷商的統治,也借用天命,作為自己建立統治的理論根據,而吸取殷商亡國的經驗教訓,提出“天命無常”、“唯德是從”,上天只選擇有德的人來統治天下,統治者失德,便會被革去天命,而另以有德者來代替,文王就是以德而代殷興周的,這就是所謂的“以

本支百世是什麼命籤

釋出時間:2019-09-05 02:36 來源:中國報道

一首文王讚美詩的深意

▉鄭鼎文

有一首詩高歌聖人,立意深遠,回味無窮。它就是《詩經 大雅》中的名篇——《文王》。

《文王》【原文】

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有周不顯,帝命不時。文王陟降,在帝左右。亹亹文王,令聞不已。陳錫哉周,侯文王孫子。文王孫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顯亦世。世之不顯,厥猶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國。王國克生,維周之禎。濟濟多士,文王以寧。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孫子。商之孫子,其麗不億。上帝既命,侯於周服。侯服於周,天命靡常。殷士膚敏,裸將於京。厥作裸將,常服黼冔。王之藎臣,無念爾祖。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宜鑑於殷,駿命不易。命之不易,無遏爾躬。宣昭義問,有虞殷自天。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儀刑文王,萬邦作孚。

一首文王讚美詩的深意

《文王》【譯文

】 文王高高在天上,輝煌耀眼放光芒。岐周自古雖邦國,天命已換新氣象。周朝前途多光明,天王適時洪福降。文王升降是神靈,常伴上帝在身旁。勤勤懇懇周文王,美好德譽傳四方。世代賜福繼周朝,子子孫孫皆侯王。文王后世有子孫,直系旁系都興旺。凡是周朝眾官員,個個顯赫有榮光。世代顯赫有榮光,處事謹慎又周詳。眾多志士是俊傑,有幸此生在周邦。國都代代出賢臣,全是國家好棟樑。人才濟濟在一堂,文王以此得安康。端莊恭敬周文王,謹慎光明又善良。上天意志多強大,殷商子孫皆歸降。殷商子孫實在多,數以億什難估量。上帝既已降旨意,眾皆一起歸周邦。眾皆一起歸周邦,可見天命多無常。殷商子弟也勤勉,澆酒京都助周王。祭行澆酒行禮時,仍然身著殷時裝。周王忠臣多又多,祖先恩德不能忘。時時念及你先祖,慎修德行保安康。常言天命不可違,只求今生福祿長。殷商初得民心時,也曾遵從上天意。今日國亡是教訓,保持天命不容易。保持天命不尋常,國運勿斷你手上。發揚先祖好聲譽,借鑑上天滅殷商。上天之意難揣摸,無聲無息多渺茫。只有勤勉效文王,萬邦對你皆敬仰。

一首文王讚美詩的深意

從全詩主旨來看,這首詩是歌頌周文王的,而歌頌周文王,也是整個《雅》、《頌》的基本主題之一。因為文王是周人最崇敬的祖先,是偉大的民族英雄,也是周王朝的締造者。文王姬昌在位50年,經過持續不懈的奮鬥,使地處西北寶雞地區周原大地、岐山腳下的一個農業小國,逐漸發展為可與殷商王朝抗衡的新興強國,奠定了周王朝的基礎。姬昌又聯合其他受欺壓的諸侯和民族,結成統一戰線,成了反抗殷商王朝暴虐統治的政治聯盟的領袖。他組織的軍事力量和政治力量,在他生前已經完成了對殷王朝的三面包圍,做好了滅商的決戰準備。他採取英明的政策和高明的策略,以替天行道、反對暴政實行仁政為旗幟,適應了當時各諸侯各民族和各階層反對欺壓要求解放的時代潮流,因而得到了廣泛的擁護。他死後僅隔三年,武王就繼承他的意志,運用他組織起來的力量,抬著他的木主討伐商紂,牧野一戰,一舉滅商,推翻了腐敗的殷商政權,建立了新興的周王朝。是故,文王就成了當之無愧的大周王朝的國父。對他的熱情歌頌,也就成了好多詩篇的共同主題。

一首文王讚美詩的深意

這首詩是《大雅》的首篇。朱熹《詩集傳》據《呂氏春秋·古樂》篇為本詩解題曰:“周人追述文王之德,明國家所以受命而代殷者,皆由於此,以戒成王。”餘培林《詩經正詁》說:“觀詩中文字,懇切叮嚀,諄諄告戒,……故其說是也。至此詩之旨,四字可以盡之,曰:‘敬天法祖。’”

《詩經》中有多篇歌頌文王的詩,而序次則以本篇為首,因為它的作者是西周王朝的政治代表人物、被頌揚為“聖人”的周公,詩的內容表達了重大的政治主題,故對西周統治階級具有現實的和長遠的重要政治意義。很明顯,貫穿全詩始終的是從殷商繼承下來,又經過重大改造的天命論思想。天命論本來是殷商奴隸主的政治哲學,即“君權神授”,統治者的權力是天帝賜予的,奉行天的旨意實行在人間的統治,統治者所做的一切都是天意,天意永遠不會改變。周王朝推翻殷商的統治,也借用天命,作為自己建立統治的理論根據,而吸取殷商亡國的經驗教訓,提出“天命無常”、“唯德是從”,上天只選擇有德的人來統治天下,統治者失德,便會被革去天命,而另以有德者來代替,文王就是以德而代殷興周的,這就是所謂的“以德配天”。所以文王的子孫要以殷為鑑,敬畏上帝,效法文王的德行,才能永保天命。這是本詩的中心思想。

一首文王讚美詩的深意

全詩沒有空發議論,而是透過對文王功業和德行的歌頌,以事實為依據,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如歌頌文王福澤百世,啟發對文王恩德的感戴之情,弦外之音就是:如果沒有文王創立的王朝,哪裡有你們今日和後世的榮顯?作者又以殷商的亡國為鑑戒,殷商人口比原來的周國多得多,卻因喪失民心而失敗,再用殷貴族淪為周朝的服役者這一事實,引起警戒。全詩懇切叮嚀,諄諄教導,有勸勉,有鼓勵,有啟發,有引導,理正情深,春風化雨,表現了老政治家對後生晚輩的苦口婆心。在文王頌歌中,這是思想深刻、藝術也較為成功的一篇。

應該說,周公借歌頌文王、並以殷為鑑對成王的勸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成王也是虛心納諫的楷模。歷史上著名的“成康之治”便是最好的證明。

一首文王讚美詩的深意

【作者簡介】鄭鼎文,大學文化,中學高階教師(副教授),中國先秦史學會會員,周公思想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陝西省大雅禮樂文化促進會副會長,寶雞炎帝與周秦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岐山周文化研究會會長,縣社科聯副主席,縣政協文史研究員,省作家協會會員,曾任范家營高中校長和縣老年大學首任校長,著有《周文化叢書》“三王卷”“典故卷”、《周公演義》《品味周公廟》等9本書,在報刊發表文章500多篇。先後應邀參加了武漢、成都、蘭州、上海、寶雞、西安、天水等地的30多場學術研討會。

Tags:文王殷商天命王朝歌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