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漲知識】成語買得起馬買不起鞍,其實是指腳印!成語也有大智慧!

由 書海夜航 發表于 人文2021-05-11

簡介【馬不知臉長,牛不知角彎】(諺)比喻人總是缺乏自知之明,或總是為自己護短

買得起馬買不起鞍什麼意思

【麻布袋上面繡不得花】(諺)

粗糙的麻布袋上面無法繡花。比喻基礎太差、秉性粗疏的人,無法培養提高。卞祖芳《高工奇遇記》一:“當了省科委副主任,雖不是日理萬機,卻也要送往迎來,主持會議,擬閱公文,他沒那份本領。而且那樣一來,他的科研專案畫上句號。他是麻布袋上面繡不得花,不是那號料子!”

【麻布袋上繡花——底子太差】(歇)

底子:本指花紋圖案的襯托面,轉指基礎。指基礎太差或品質太次。羅旋《梅》一二:“尤佔魁突然一手指著尤開山:‘我看中你,就你來當!’尤開山感到意外,慌忙搖手:‘不行不行,麻布袋上繡花,底子太差,我不是這種料子。’”

〇也作〔破麻袋繡花——底子差〕。馬小青《媽媽的紅裙子》:“‘再生布’也早破了。幹活本來費衣服,加上破麻袋繡花——底子差。”

【麻袋片做龍袍——不是那塊料】(歇)見“蘿蔔雕寶盒——不是個材料”。

【麻稈兒打狼——兩害怕】(歇)

麻稈兒:指剝掉皮的麻秸稈兒,又細又脆,容易折斷。用麻秸稈兒打狼,狼害怕,打狼的人也害怕。指爭鬥雙方對對方都有所顧忌。曲波《橋隆飆》一六:“這是麻稈兒打狼,兩害怕。一定是騎兵單來,也怕我們給他個魚死網破;夾在步兵當中,一交手,他們騎兵突然出來,那就厲害了。”

〇也作①〔麻秸稈打狼——兩頭害怕〕。楊大群《關東傳奇》三四章:“郭軍……於是邊打邊往西北方向縮,看架勢是要離開鐵路線。而張廷樞卻邊打邊往東退,一步也不敢離開鐵路線,這真是麻秸稈打狼——兩頭害怕。”②〔麻秸稈打狼——兩頭怕〕。肖瑒《在亂崖上》二三:“洞子頂上是千軍和端著刺刀的民兵,洞子下是虎視眈眈的民工。真是麻秸稈打狼——兩頭怕呵!”

【麻雀掉進粗糠裡——一場空喜】(歇)見“狗咬尿泡——空歡喜”。

【麻雀飛過也有影子】(諺)

麻雀:家雀,鳥的一種。指麻雀雖小,但飛過去也會留下影子。比喻做事無論怎樣隱秘,總會顯露出形跡。羅旋《南國烽煙》一部一二:“這件事本來只要你認識錯誤就行了。俗話說‘紙包不住火,人包不住錯’,‘麻雀飛過也有影子’,做了的事怎麼瞞得住人呢?”

〇也作①〔麻雀飛過也能看到影兒〕。王火《血染春秋》九章:“報告彬田隊長,夏連鳳不老實。‘麻雀飛過也能看到影兒’,他跟節振國是結拜弟兄,常在一塊兒,節振國的事他能不知道?”②〔麻雀飛過還留個影〕。張作為《原林深處》一章:“在那方圓十里內,我們幾乎連草窩都翻過來看了,‘麻雀飛過還留個影’,可我們連影子都沒見著!”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諺)

五臟:指心、肝、脾、肺、腎五種器官。麻雀雖然小,腹內五臟卻都齊全。比喻規模不論大小,組織分類總都齊全。《黑籍冤魂》一回:“我這回雖是短篇小說,未免也學著樣兒,先謅一個引子,以博諸公一笑。正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〇也作①〔麻雀雖小,肝膽俱全〕。趙樹理《一張臨別的照片》:“我們的農村,是我們國家中最廣泛的基層組織,‘麻雀雖小,肝膽俱全’。”②〔麻雀雖小,腑臟皆全〕。陳學昭《工作著是美麗的》下二四:“‘麻雀雖小,腑臟皆全’。她只一個人,加上一個阿姨,卻像一份人家一樣生活起來了。”

【麻雀站牌坊——好大的架子】(歇)

牌坊:舊時為褒揚忠孝節義等封建禮教的人樹立的高大建築,狀似牌樓。架子:本指牌坊的構架,轉喻人的架勢、氣派。指擺出一副傲慢的、盛氣凌人的架勢。顧汶光《天國恨》五章:“藍如鑑一時語塞,駱忠忙來解圍:‘姓韋的,你麻雀站牌坊——好大的架子。還不快叫你阿爸出來,給藍老爺叩頭請安。’”

〇也作①〔鞦韆頂上曬衣服——好大的架子〕。林井然《巍巍的青巒山》二二:“他一出場這幾手醜表現,立刻引起了下面一陣譁笑。人們有的罵,有的笑,鬧哄哄地又嚷成一片。‘看,這老狗鞦韆頂上曬衣服,好大的架子!’張育武罵了一句。”②〔駱駝吊在肉杆上——架子還不小〕。肉杆:賣肉或宰殺肉畜時掛肉的橫杆,一般都架得很高。辛民《黃河兒女》八:“不過張讀究竟是膽大心黑的人,開始有些害怕,等他平靜下來時,還是駱駝吊在肉杆上——架子還不小。”

【麻繩熬斷鐵索鏈】(諺)

麻繩雖弱,卻能把鐵索鏈熬斷。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不斷,也能完成看起來是難以辦到的事。蘇群《冤家夫妻》:“可是,世上就有‘麻繩熬斷鐵索鏈’的事。看著胡香菊要死了,她卻偏偏不死,而且就這樣一天一天地拖下來了。”

【麻繩單從細處斷】(諺)

指麻繩的細處最容易裂斷。比喻在最緊要的環節上往往容易出問題。也比喻最關鍵的人往往容易傷損。甄殿義《打鬼》:“有的說:好人無長壽,麻繩單從細處斷。老路家就這麼一個獨苗,死了真叫人揪心!”

〇也作①〔毛草繩先從細處斷〕。劉江《太行風雲》五九:“為甚在舊世界大家受欺受熬?還不是‘毛草繩先從細處斷’?就因為咱窮人都是獨門小戶……”②〔繩從細處斷〕。杜鵬程《瀚海新歌》三:“這才是‘繩從細處斷’呢!正用人的時候,找不到人了。他們要有個一差二錯,不就把天捅了個窟窿?”

【麻繩拴豆腐——別提】(歇)見“馬尾串豆腐——提不起來”。

【馬不打不奔,人不激不發】(諺)見“木不鑽不透,人不激不發”。

【馬不知臉長,牛不知角彎】(諺)

比喻人總是缺乏自知之明,或總是為自己護短。馬國超《馬本齋》三〇章:“馬不知自己臉長,牛不知自己角彎。你崔大翻譯還不知道自己玩了一套移禍東吳的把戲,讓我替你背黑鍋。”

〇也作①〔馬不嫌臉長,羊不嫌角彎〕。張成仁《古老的傳說》:“常言道:‘馬不嫌臉長,羊不嫌角彎。’你在人前說的一套,背地裡做的是另一套,這分明是兩面派做法,可你還偏要說成是‘識時務’!真有你的。”②〔牛不知角彎,馬不知臉長〕。周肖《霞島》一〇章:“‘牛不知角彎,馬不知臉長’,阿榕這犟仔,就是看不見自己的短處。”③〔牛不嫌角彎,驢不嫌臉長〕。樊可《糊塗的聰明人》:“明明是缺點,可小拴子硬是不認賬;豈止不認賬,還要當成優點守著呢!這可真合了一句俗語:‘牛不嫌角彎,驢不嫌臉長。’”

【馬到崖頭收韁繩,船到江心補漏遲】(諺)見“船到江心補漏遲”。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慣)見“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馬好還得鞍子配】(諺)見“好馬須得配好鞍”。

【馬老卸鞍,虎老歸山】(諺)

馬老了,就應卸下鞍韉,不再征戰;虎老了,就應歸臥深山,不再騰躍。比喻人到老年,就應辭去職務,頤養天年。路遠《牧歌》:“他隱居了,把蒙古包紮在了遠離紅嘎爾的山樑下,任什麼人來請,都不肯出山。只是一個勁兒說:‘老嘍,不合潮流了,馬老卸鞍,虎老歸山。’”

【馬奶奶見了馮奶奶——差兩點】(歇)

“馬”字比“馮”字少兩點。點:本指漢字的筆畫“點”,轉為量詞,表示少量。指還有一些差距。顧光鼎等《在列車開動之前》八:“你那兩下子還敢和我比呀!我告訴你吧,你那一手,好比是馬奶奶見了馮奶奶,差兩點哪!”

【馬怕騎,人怕逼】(諺)

指馬怕被人騎,人騎上就身不由己;人怕被人逼,逼到忍無可忍時就會起來反抗。單田芳等《明英烈》二回:“俗話說:‘馬怕騎,人怕逼。’朱元璋一看,這也欺人太甚了!我朱某一忍再讓,你們反倒認為我軟弱可欺,得寸進尺。”

〇也作〔人怕逼,馬怕騎〕。單田芳等《燕王掃北》一七回:“常言說:‘人怕逼,馬怕騎。’這是一點不假的。人要到了這個時候,也就把一切都豁出去了。”

【馬屁拍在腿上】(慣)

比喻討好別人卻不合人心意,反而討了沒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六七回:“那官兒聽了,方才知道這一下馬屁拍在腿上去了。”張恨水《魍魎世界》六章:“錢尚富沒想到這一下馬屁完全拍在馬腿上,聽那番言語,比慕容仁碰的釘子還大,紅了臉苦笑著,不敢向下說了。”

〇也作①〔拍馬屁拍在馬腳上〕。金庸《笑傲江湖》一七:“咱們這次拍馬屁拍在馬腳上,雖是一番好意,還是惹得聖姑發惱,只怪大夥兒都是粗魯漢子,不懂得女孩兒家的心事。”②〔拍馬屁拍到馬蹄子上〕。崔巍等《愛與恨》八章:“這就叫他不得不在大事小事上都格外留心了。燒香走不對廟門不行,拍馬屁拍到馬蹄子上也不行。”③〔拍馬屁拍到馬腿上〕。張賢亮《河的子孫》六章:“許多倒下去的幹部並不是拍上面的馬屁拍到馬腿上去了,而是得罪了群眾。”

【馬前諸葛亮——啥也少不了你】(歇)

馬前:事前。指對方管事太多,什麼都要過問。常含責罵意。從維熙《七月雨》二:“老福媳婦也在屋裡催促著:‘老爺子,去吧,把馬屎馬尿的褂子換換!’‘你是馬前諸葛亮,啥也少不了你!’老福收笑臉,朝屋裡說。”

【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諺)

馬老實馴服,騎它的人就多;人忠厚軟弱,就有人來欺侮他。指人固然要善良,但不可軟弱,以免受欺侮。明·馮夢龍《古今譚概·談資》:“蘇州錢兼山、郭劍泉二宦初甚相善,晚以小嫌成訟,袁節推斷之,未服。某宦置酒解和,並邀袁公。郭為令……錢曰:‘其字本是其,加水也是淇;除卻淇邊點,加欠便成欺。俗語云: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

〇也作①〔馬善有人騎,人善有人欺〕。劉浩鵬等《洪武劍俠圖》六九回:“哼!常言說:‘馬善有人騎,人善有人欺。’別人欺侮小弟還有情可原,哥哥你怎麼也這樣呢?”②〔馬善被人騎,人弱被人欺〕。陳海萍《牛二寶經商記》二場:“胡離離:萬一有人欺侮你——,牛三錢〔接唱〕:定要鬥贏莫倒威!胡離離:對呀,馬善被人騎,人弱被人欺。”③〔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白危《沙河壩風情》下一八:“自古道:‘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我侯山妹不是砧板的一塊肉,可以任人宰割的!”

【馬上不知馬下苦,飽漢不知餓漢飢】(諺)見“飽漢不知餓漢飢”。

【馬上吃豬蹄——不知骨頭落那裡】(歇)

骨頭:本指豬蹄裡的骨頭,轉指人的骨頭。指某人下落不明,不知死在哪兒。明·沈景《義俠記》九出:“〔老旦〕媽媽,你還不知,我女兒從幼已許武二郎了。〔淨〕那武二郎在外飄蕩,久不回家,正是馬上吃豬蹄,不知骨頭落那裡了。前巷有個張百萬,要與他孩兒議親,你們姐姐許了他罷。”

【馬上摔死大膽漢,海里淹死會水人】(諺)見“河裡淹死會水的”。

【馬上摔死英雄漢,河中淹死會水人】(諺)見“河裡淹死會水的”。

【馬勺碰鍋沿】(慣)

馬勺:盛粥盛飯用的木製大勺,也叫馬勺子。比喻自家人產生摩擦,鬧矛盾。劉紹棠《柳傘》六章二:“‘當年跟眼下大不同!’銀瓶也尖起了嗓子,又像當年馬勺碰鍋沿,‘眼下的政策是一人有罪一人當,不連累妻兒老小。’”

〇也作〔鐵杓子碰鍋沿〕。周立波《暴風驟雨》一部二:“咱們哥倆在一起的日子也長了,哪有鐵杓子不碰鍋沿的呢?”

【馬勺上的蒼蠅——混飯吃】(歇)

混:本指摻雜,轉指苟且地生活。指從事某種職業是為了混日子。鄧友梅《那五》七:“武老頭笑道:‘看你寫得頭頭是道,還以為你是練家子呢!’那五說:‘我什麼也不是,馬勺上的蒼蠅混飯吃!’”

【馬勺子吊起來當鑼打——窮得叮哩噹啷響】(歇)

叮哩噹啷:象聲詞,本形容敲打馬勺的聲音,轉以形容人窮得一無所有。周立波《暴風驟雨》一部一八:“他們都問:‘趙主任不是窮棒子底子嗎?咋能不分東西呢?’我說:‘在“滿洲國”,咱們哥倆是一樣,都是馬勺子吊起來當鑼打,窮得叮哩噹啷響。’”

〇也作〔鐵板撞秤砣——叮噹亂響〕。徐景輝《鹿兒溝》二部二:“劉羅圈濃眉大眼,很帥氣,是那種叫女子一見傾心的長法,只是日子過得邋里邋遢,又窮得鐵板撞秤砣,叮噹亂響,真讓姑娘們望而卻步。”

【馬瘦毛長,人瘦面黃】(諺)

馬瘦了,沒膘沒肉,毛就顯得長;人瘦了,營養不良,供血不足,臉色就枯黃。指人面色枯黃,不是餓態,就是病態。古華《芙蓉鎮》一章:“過上了公共食堂大鍋青菜湯的苦日子,半月圩上賣的淨是糠粑、苦珠、蕨粉、葛根、土茯苓。‘馬瘦毛長,人瘦面黃’。”

【馬瘦毛長,人拙理短】(諺)

馬瘦了,毛就顯得長;人笨拙,有理講不出或做事不圓到,就顯得理虧。指笨拙的人不是理短,而是嘴笨或處事不當。葉文玲《籬下》:“常言道:‘馬瘦毛長,人拙理短。’在人屋簷下,還想挺著脖梗兒走,怎麼成哪!”

【馬瘦主人羞】(諺)見“狗瘦主人羞”。

【馬蹄刀木勺裡切菜——水洩不漏】(歇)

馬蹄刀:馬蹄形的刀。木勺:木製的舀東西用具。本指用馬蹄刀在木勺裡切菜,汁水不會漏掉,轉以形容人極其吝嗇,捨不得拿出錢來。也形容人言行嚴密周到,毫無漏洞。《水滸全傳》二四回:“鄆哥道:‘乾孃,不要獨吃自呵!也把些汁水與我呷一呷!我有甚麼不理會得!’婆子便罵道:‘你那小猢猻,理會得甚麼?’鄆哥道:‘你正是馬蹄刀木勺裡切菜,水洩不漏,半點兒也沒得落地。直要我說出來,只怕賣炊餅的哥哥發作。’”

〇也作①〔馬蹄刀瓢裡切菜——滴水不漏〕。《儒林外史》一九回:“潘三道:‘你又甚麼事搗鬼話?同你共事,你是馬蹄刀瓢裡切菜——滴水也不漏,總不肯放錢出來。’”馬烽等《呂梁英雄傳》五三回:“老武說完,人們不由地叫起好來。張有義說:‘老武思謀得太周到了,真是馬蹄刀瓢裡切菜,滴水不漏呀!’”②〔皮笊籬——滴水不漏〕。李準《黃河東流去》三二章二:“春義娶這個媳婦可真夠厲害的,十個春義也頂不了她。平常都說我是個‘皮笊籬’滴水不漏,可她簡直是個‘罐頭筒’,不光不漏水,連一點氣也不漏。”③〔鐵打的筲箕——點水不漏〕。筲箕:淘米洗菜等用的竹製用具,形似簸箕。吳越《括蒼山恩仇記》一二回:“到底怎麼辦合適,還得爹媽作主。一番話,說得有進有退,好比是鐵打的筲箕,點水不漏。”④〔鐵勺子挖麵條——湯水不漏〕。姜樹茂《漁港之春》六章一:“錢萬利說:‘你攆行市賣貨更有幾手,真是鐵勺子挖麵條——湯水不漏,快別賣乖了。’”

【馬尾巴搓繩——合不了股兒】(歇)

本指馬尾巴搓不成一股繩子;轉指人心不齊,合不成一股勁兒。劉江《太行風雲》五一:“另一派是海雲,估不透趙拐出面,還捎帶了馬福壽馬家一幫人,非祈雨不成。這一來,當下就把互助組給挑拆了個七叮八當,五零四散。真是馬尾巴搓繩,咋也合不了股兒。”

【馬尾串豆腐——提不起來】(歇)

提:雙關,本指拿起,轉指說起或扶持。指不願意、不值得或不能說起某事。也指人素質或條件差,扶持或提攜不起來。草明《乘風破浪》六章:“老易覺得過去的生活太丟人,不願意說,只搪塞道:‘哼!馬尾串豆腐——提不起來。’”陳國凱《代價》一〇:“他並沒有在丘建中面前擺過領導幹部的架子,而且確實真心實意地希望這位老同學在科研上能搞出一點名堂來。無奈丘建中像馬尾串豆腐,提不起來,做什麼工作都是虎頭蛇尾。”

〇也作①〔馬尾串豆腐——提也不能提〕。陳登科《風雷》一部二五章:“馬尾串豆腐,提也不能提啦!天還沒有亮,為群與何老九喊醒我,說下湖去,我還以為是真的湖呢!只是一大片草荒。在草荒裡鑽了半天把我的頭轉昏了。”②〔馬尾巴綁豆腐——提不起來〕。馬雲鵬《雁塞游擊隊》一章:“別個方面,我是馬尾巴綁豆腐——提不起來;在統一戰線方面,老塗給我講了幾次,我懂。”③〔麻繩拴豆腐——別提〕。顧汶光等《天國恨》一卷三章:“‘我聽說你在大湟江口當夫頭,何等威風,如何竟在此聚賭?’‘麻繩拴豆腐,別提了。數月前與東夫打了個天翻地覆。西夫失勢,我只好離開江口墟,另闖碼頭。’”④〔沒跟的破鞋——別提〕。艾明之《火種》一部七章五:“柳金松曾經跟範堂林提到過柳文盛的事,但他自己早已忘記。他一臉不願意,甕著聲音說:‘對,就是他。沒跟的破鞋,別提啦!’”⑤〔破鞋——提不起來〕。梁斌《播火記》一七:“他這一問,把老山頭問住。怔了一刻,把手在膝蓋上一拉,嘆了口氣說:‘咳!破鞋,提不起來了!’馮貴堂問:‘怎麼?拉不過李霜泗來?’老山頭搖搖頭說:‘他不來。’”⑥〔絲線穿豆腐——提都不要提〕。羅旋《南國烽煙》三:“石亮把來意一說,他的頭卻搖得像撥浪鼓:‘這種事好比絲線穿豆腐,提都不要提。’”⑦〔送飯罐打了耳朵——不能提〕。馬烽等《呂梁英雄傳》三二回:“康有富見人,也能說幾句俏皮話,嘆了一口氣說:‘唉,送飯罐打了耳朵,不能提啦!我撿住了一身黃大衣,又叫張有義扯爛了,眾人還批評了我。真是老鼠鑽到風箱裡,兩頭受氣!’”

【馬無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財不富】(諺)

夜草:夜裡給牲口喂的草料。外財:也叫橫財,不是透過正當渠道得來的錢財。馬沒有夜草就不會上膘,人不得外財就不能暴富。指人的暴富,往往都是發了橫財的。元·鄭廷玉《後庭花》二折:“則我這眼展眉舒,蓋因是一由命二由做。我則要千事足萬事足,常言道:‘馬無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財不富。’”

〇也作①〔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黎汝清《萬山紅遍》一三章:“谷局長是讓我來向黃先生獻發財之策的。常言說:‘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發家致富是有捷徑的。”②〔馬不吃野草不肥,人不得外財不發〕。張天民《創業》二二章:“你就是‘馬不吃野草不肥,人不得外財不發’的那種人。你得這‘外財’,它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地裡冒出來的,你是從人家口袋裡詐出來的!”③〔人無橫財不富,馬無野草不肥〕。孫炳華《活死人》:“人常說:‘人無橫財不富,馬無野草不肥。’這個念頭在他腦海裡飛轉,心裡琢磨真是天助我也!”

【馬有失蹄,人有失足】(諺)

失蹄:馬在行進間腿蹄閃空。失足:失足落水,借指行為出錯。馬有失蹄的時候,人也有犯錯的時候。指人偶爾犯錯是難免的。龐瑞垠《少女遠行歸來》一八:“常言道:‘馬有失蹄,人有失足。’今天,在咱們社會主義國家,人犯了錯誤,有黨、團等各方面的關心幫助,是能改的。”

〇也作①〔馬有前失,人有後悔〕。沉砂風韻《境外八年·橫渡薩爾漁江》:“馬有前失,人有後悔。馬不吃草不能強按頭,只要人改過了就算了。”②〔馬沒有不打前失的,人沒有不犯錯誤的〕。康式昭等《大學春秋》三二章:“我記得蒙族人民還有一句諺語:‘馬沒有不打前失的,人沒有不犯錯誤的。’你不是常用它來提醒我嗎?”③〔人有失錯,馬有失蹄〕。李茂生《害不死的大舜》:“哥哥,那幾回真是對不起你!俗話說:‘人有失錯,馬有失蹄。’我們把事情做錯了,特來向你賠罪道歉。”

【馬有轉綆之病,人有旦夕禍福】(諺)

轉綆(犵ě狀犵):騾馬拴在樁上的韁繩纏繞住脖子,造成呼吸道阻塞。禍福:偏指災禍。指健壯的馬會轉綆得病,好好的人會大禍臨頭。鄭九蟬《江島》:“可是,‘馬有轉綆之病,人有旦夕禍福’,誰又能料到自己坎坷的一生何時有大難臨頭?”

〇也作①〔馬有轉韁之病,人有當時之災〕。李惠文《亂世夫妻》二五章:“飛凌媽把她不知從哪兒學來的兩句話端了出來,‘馬有轉韁之病,人有當時之災’嘛!晌午好好來,就不許晚上有病?”②〔人有當日之災,馬有轉韁之症〕。侯樹槐《高山春水》七章:“張大車眼一瞪,‘哼!白天還撒歡尥蹶子,睡了一宿覺,就來病啦?啥病,這麼快?’錢六在屋裡哼哼嘰嘰:‘可不是咋的,“人有當日之災,馬有轉韁之症”,冷丁的。’”

【馬在軟地上打前失,人在好話裡栽跟頭】(諺)

打前失:前蹄閃失。栽跟頭:跌跤受損。指馬跑在軟地面上容易失蹄,人處在恭維話中容易受騙吃虧。馮國仁《草原上有座小屋》一二章:“把這東西還給你好了!真是‘馬在軟地上打前失,人在好話裡栽跟頭’,我再不想上你們的當了。”

【馬掌釘在屁股上——離蹄太遠】(歇)見“膝蓋上掛掌——離蹄差遠”。

【螞蝗纏住鷺鷥腳——要想脫來不得脫】(歇)

螞蝗:蛭綱動物,生活在水田湖沼中,能刺傷面板。指被糾纏或陷入困境,難以脫身。克非《山河頌》八:“蚱蜢老漢晃晃雞蛋腦殼,悲觀地嘆口氣:‘唉!先人闆闆的,橫豎流年不順,撞到的鬼,盡是籮筐大一個一個的。而今螞蝗纏住鷺鷥腳,要想脫來不得脫啊!’”

〇也作①〔螞蝗纏腳——要想脫身脫不了〕。柯藍等《風滿瀟湘》上三九:“劉棟臣見了太太,就像老鼠見了貓。賠了半天小心,劉太太還是一張嘴撅得老高,掛得一個醋瓶。劉棟臣心裡想,今天是螞蝗纏腳,要想脫身脫不了啦。”②〔螞蚱拴在猴腿上——想甩也甩不掉〕。程海《熱愛命運》二八:“‘告訴你,我只在今天答應和你離婚。躲過今天,以後你想離婚我也不和你離了,你不要失去機會!今日之內,你要離婚我立刻就跟你去扯離婚證書;到了明日,我藍桂桂就是螞蚱拴在猴腿上,想甩也甩不掉了!”

【螞蝗釘了鷺鷥飛】(慣)

釘:同“叮”。鷺鷥:鳥,也叫白鷺,嘴直而尖,頸、足均長,飛翔時縮著頸,常在水邊、澤地活動。比喻走到哪兒跟到哪兒,一步不離。元·楊顯之《酷寒亭》二折:“他待要來也隨,去也隨,恰便似螞蝗釘了鷺鷥飛,寸步不教離。”

【螞蟻打呵欠——好大的口氣】(歇)見“癩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氣”。

【螞蟻戴荔枝殼——充大頭鬼】(歇)

指身份卑微的人硬要充當大人物。也泛指裝模作樣矇騙人。常含譏諷意味。武劍青《雲飛嶂》五章:“七方利滿臉肥肉抖動了一下,冷笑連聲,應道:‘螞蟻戴荔枝殼,你充什麼大頭鬼!我問你,帶去的幾千弟兄呢?就剩這百多人回來!你把我的老本都輸光了,還有臉說什麼“輝煌戰果”!’”

〇也作①〔螞蟻子戴荔枝殼——假充大頭鬼〕。武劍青《流星》七章:“我不信,你別螞蟻子戴荔枝殼,假充大頭鬼了。我的眼睛告訴我,錯不了!”②〔笤帚疙瘩戴涼帽——裝大頭鬼〕。劉江《太行風雲》六三:“陳老甩隔人縫瞧著李寶泰,伸長胳膊用菸袋鍋子點住他的鼻子,說:‘笤帚疙瘩戴涼帽,依我說,你趁早就不要裝大頭鬼!你那點鬼心眼兒,一眼就瞧你個透心亮。’”

【螞蟻戴籠頭】(慣)

籠頭:套在騾馬等大牲畜頭上系韁繩的用具。比喻擔不起來,頂不了事。明·楊慎《升庵詩話》卷二:“今俗諺雲:‘螞蟻戴籠頭。’例此言,亦可言螞蟻著轡可駕乎?”

【螞蟻戴眼鏡——自覺著臉面不小】(歇)見“蒼蠅包網兒——好大面皮”。

【螞蟻弗叮無縫的磚階】(諺)見“蒼蠅不鑽沒縫的蛋”。

【螞蟻撼大樹】(慣)

撼:搖動。諷刺人不自量力。黎汝清《海島女民兵》三三章:“像這些傢伙還想來碰碰人民的銅牆鐵壁,這不是螞蟻撼大樹、雞蛋碰泰山嗎?”

【螞蟻進磨盤——條條是道】(歇)

磨盤:磨的底盤。道:本指磨的底盤裡條形的溝槽,轉指道路。形容可走的道路很多。張帆《長城內外》下五五章:“‘我們大體規定各師的行軍路線。具體哪條路,由各部隊自行確定。這樣,山地分頭行軍,就如螞蟻進磨盤,條條是道。’楊得志說。

【螞蟻啃骨頭】(慣)

比喻靠一點一點不斷苦幹來完成大的任務。程樹榛《鋼鐵巨人》尾聲:“沒有大的機床,他們就用螞蟻啃骨頭的方法;沒有專用夾具,他們就用土辦法夾持。”安危《我愛松花江》三九章:“整整一個下午,任逢春帶頭關起門來,像螞蟻啃骨頭一樣,逐字逐句地讀了一遍。”

【螞蟻尿到書上——溼不了兩個字】(歇)

溼:諧“識”。指識字不多。李準《王結實》:“王結實摸著頭說:‘你們知道,我是螞蟻尿到書上——溼(識)不了兩個字,連條語錄都讀不懂,這碗飯我吃不了。’”〇也作〔螞蟻尿書本——溼不了幾個字〕。陳鐵軍《老雜碎·吃家兒》:“毛虞岑出身微賤,螞蟻尿書本——溼不了幾個字,卻很有經濟頭腦,在當時就搞過股份有限公司和總經理負責制。”

【螞蟻雖小,力能搬山】(諺)

螞蟻雖然小,可它們能團結,有耐力,連山都能搬動。比喻弱小者只要團結一致,堅持不斷,就能辦成大事。劉亞舟《幸運兒》三部二二:“古話講:‘螞蟻雖小,力能搬山。’小孩兒幹活就如螞蟻搬山,瞧那小腿,都是飛快的,上樓下樓,小腿兒敲擊出的咚咚聲,是那麼急驟、有力。盆盆碗碗,罈罈罐罐,一眨眼全飛上樓了。”

【螞蚱打食兒——緊供嘴】(歇)見“癩蛤蟆吃蒼蠅——將供嘴”。

【螞蚱眼老鼠膽】(慣)

形容人目光短淺,膽小怕事。李英儒《還我河山》三〇章:“她和小舅都是螞蚱眼老鼠膽,聽說外邊查的緊,偷著把你的戶口撤銷啦。”

【罵人不帶髒字兒】(慣)

指罵人話中沒有粗俗下流的詞語,罵得含蓄。浩然《豔陽天》一一章:“你這老太太,罵人不帶髒字兒,溝北邊的人愛小便宜,溝南的人光愛大便宜是不是?”劉紹棠《地火》二五:“‘你別罵人不帶髒字兒!’桃葉姐發起邪火,‘你說我是二地主的主人,難道我是大地主?’”

【罵人無好口,打人無好手】(諺)見“打起來沒好拳,罵起來沒好言”。

【買不來有錢在,賣不了有貨在】(諺)

買不來東西,錢還在;賣不出東西,貨還在。指買賣成交與否,全無所謂。泛指事情的成功不成功全沒關係,不必憂心。《鍾馗傳——斬鬼傳》一一回:“人生在世,何必憂愁,‘買不來有錢在,賣不了有貨在’。”

【買乾魚放生——死活也不知】(歇)

放生:佛教信徒買來活的魚、鳥等放歸大自然。把殺後洗淨晾乾或曬乾的魚買來放生,連魚死活都不知道。指不知利害,連是死是活都不知道。也指人思想糊塗,不知事理或不明真相。常含譏諷意味。明·王《春蕪記》一八出:“〔淨〕夫人,扶便扶我進去,只是還要你等等季小姐。〔醜〕呸!買乾魚兒放生,死活也不知。快進去。”《三寶太監西洋記》七三回:“那聽事官又喝聲道:‘你這個人買乾魚放生,死活也不知。我這老爺船上,可是你化飯吃的!’”

〇也作①〔買乾魚放生——不知死活〕。明·範受益《尋親記》一二出:“〔醜〕你丈夫是誰?〔旦〕。周羽。〔醜〕買乾魚放生,不知死活。上司發下明文,絕了你丈夫飯了。”清·李玉《清忠譜》二折:“你要拿我麼?買乾魚放生,好不知死活哩!”②〔買鹹魚放生——死活弗得知〕。《何典》一回:“我們夫妻兩個……如今年紀一把,兒女全無,倒要大呼小叫的吃甚壽酒,豈不是買鹹魚放生,死活弗得知的。”③〔買鹹魚放生——不知死活〕。嚴亞楚《龍感湖》五回:“何秉忠見砍不了絲網,就踢了牛本溫一腳,並破口大罵:‘大白天裡,竟敢偷湖,真他媽的買鹹魚放生,不知死活!’”

〇也省作〔買乾魚放生〕。《飛跎全傳》四回:“切不可買乾魚放生,亦不可點火燒魚央兒。”

【買關節】(慣)見“打關節”。

【買醬油的錢不能買醋】(慣)

比喻做事拘泥偏執。張恨水《金粉世家》二三回:“你們這些人,真是買醬油的錢不能買醋,誰定了這個章程,非打一百塊的不可?就改為五十塊的,又有什麼呢?”

【買金偏撞不著賣金的】(慣)

比喻偏偏遇不上稱心如意的配偶。《金瓶梅詞話》一回:“自古佳人才子相湊著的少,買金偏撞不著賣金的。”

〇也作〔買金的遇不上賣金的〕。劉江《太行風雲》四:“李鴻雲抖著腳尖說:‘這是真的,就是買金的遇不上賣金的。昨天晚上,我一眼就看出來,這個女人綿善,一定守本分。’”

【買金須問識金家】(諺)

要買金子,就要讓辨識金子的專家來鑑定,這才不至於買來假貨。指不識真金的人,會把真金當假金。比喻寶物在外行眼裡,看不出它的真價值。《隋唐演義》八回:“自古道:‘買金須問識金家。’怎麼在這個所在出脫病馬來?你便走上幾日,也沒有人瞧著哩!”

【買了個母雞不下蛋——莫不吃了不成】(歇)

莫不:莫非,表示反問語氣。本指若買了只不能生蛋的母雞,即使殺了也無濟於事;轉指婦女即使不會生養,也無人敢奈何。《金瓶梅詞話》三〇回:“金蓮道:‘一個是大老婆,一個是小老婆,明日兩個對養,十分養不出來,零碎出來也罷。俺每是買了個母雞不下蛋,莫不吃了我不成?’又想:‘仰著合著,沒有狗咬尿泡虛歡喜!’”

【買賣不成交情在】(諺)見“交易不成仁義在”。

【買賣不成仁義在】(諺)見“交易不成仁義在”。

【買賣成交一句話】(諺)

憑著一句肯定的話,買賣就成交了。指做生意得講信用。馬烽《五萬畝紅薯秧》:“自古常言講得好,‘買賣成交一句話’,憑信用!”

【買賣攪莊戶,日子必定富】(諺)

攪:攪和。莊戶:務農種田的人家。指種地兼做生意,是發財致富最有效的門路。張石山《母系家譜·深山裡的螺號》:“外祖父王秉義是我縣萇池鎮人,赤貧如洗。一邊租地主的地來種,一邊又兼做鎮上油坊的夥計。指望‘買賣攪莊戶,日子必定富’,卻從來未能如願。”

【買賣買賣,和氣生財】(諺)

指做生意要和和氣氣,才能賺到錢。古華《芙蓉鎮》一章:“‘買賣買賣,和氣生財’,‘買主買主,衣食父母’。這是胡玉音從父母那裡得來的‘家訓’。”

【買起馬備不起鞍】(慣)

鞍:即鞍子,放在牲口背上馱東西或供人騎坐的器具。比喻捨得大把花錢辦大事,卻捨不得花很少的錢辦小事。劉江《太行風雲》一四:“她從炕上撈摸起那丈五藍布,隔炕沿就扔到了地上,說:‘真不嫌寒傖!買起馬備不起鞍!俺就小家罕識沒見過個大,誰家彩禮還能買下單數!’”

〇也作①〔買得起馬買不起鞍〕。李準《黃河東流去》二章二:“王跑想著,我要收了這二十畝麥子,幾千斤糧食,我往哪裡盛啊!哎,車到山前自有路,買得起馬還能買不起鞍!”②〔有錢買馬,沒錢置鞍〕。《醒世姻緣傳》七一回:“陳公道:‘你看這有錢買馬,沒錢置鞍的事麼!有本兒開鋪子,倒沒有廚櫃了!’”

【買四兩棉花——紡一紡】(歇)見“稱上四兩棉花——紡一紡”。

【買田不買糧,嫁女不嫁娘】(諺)

糧:錢糧,舊時交田稅稱“納糧”。買田地不能把賦稅一起買下,嫁女兒不能把丈母孃也陪嫁出去。指凡事都有個限制,無限制就成了荒唐。明·馮夢龍《古今譚概·談資》:“蘇州錢兼山、郭劍泉二宦初甚相善,晚以小嫌成訟,袁節推斷之,未服。某官置酒解和,並邀袁公。郭為令曰:‘良字本是良,加米也是糧;除卻糧邊米,加女便為娘。俗語曰:買田不買糧,嫁女不嫁娘。’蓋有所刺也。”

【買香囊吊淚——睹物傷情】(歇)

香囊:盛香料的小囊,舊時常掛在腰間,可作贈品或傳情的信物。指看到與己有關的物品,引起傷感之情。《三寶太監西洋記》二一回:“胡真人聽知道‘鐵錨’二字,恰好又是個‘買香囊吊淚,睹物傷情’。怎麼叫做個‘睹物傷情’?原來這個鐵錨,都是他親手自造。”

【買一個饒一個】(慣)

饒:另外新增。比喻懲罰某人,連帶也懲罰了另一人。《西遊記》二〇回:“虎怪道:‘你師父是我拿了,要與我大王做頓下飯。你識趣倒回去罷!不然,拿住你一齊湊吃,卻不是買一個又饒一個?’”明·無名氏《魏徵改詔》三折:“〔劉文靜雲〕好也!兀的不買了一個饒一個,連我也回去不的。”

【麥黃秋黃,繡女下床】(諺)見“春忙夏忙,繡女下床”。

【麥糠底下走水】(慣)

麥糠底下流水,表面上看不出來。比喻暗中行事。梁斌《播火記》一六:“他們都是夜聚明散,麥糠底下走水,瓜瓜葛葛,粘粘連邊,明裡不見,暗裡一大片。”

【麥糠揩屁股】(慣)

比喻做事情不利落,沒完沒了。曲波《橋隆飆》二一:“橋隆飆朝晁衡之冷笑道:‘哎呀!特務先生,你們淨辦這麥糠揩屁股的事,一點不利落!你們一起來多好,免得我們一次一次地忙活。’”

【麥怕胎裡旱】(諺)

麥田最怕下種前土地底墒不足。指要想麥苗旺,下種前雨水要充足,底墒好。明·王象晉《群芳譜·谷譜》:“種麥,宜肥土地,欲細溝,欲深種,欲勻,喜糞有雨佳。諺雲:‘無雨沒種麥。’又云:‘麥怕胎裡旱。’”

【麥收八十三場雨】(諺)

八十三:農曆的八月、十月和三月。八月有場好雨,保證種好;十月有場好雨,麥根扎牢;三月有場好雨,顆粒飽滿。指農曆八月、十月、三月各有一場好雨,就能保證麥子豐收。宛光《河東諺》:“農諺說:‘麥收八十三場雨。’這是農業生產的經驗,也是有科學道理的。”

【麥秀風搖,稻秀雨澆】(諺)見“稻秀雨澆,麥秀風搖”。

【麥子上場,小孩兒沒娘】(諺)

割倒的麥子堆到場裡,急攤急碾,婦女們都忙著麥場上的事,小孩兒也就沒娘照料。指麥子上場,是收麥過程中最緊張、最忙迫的時候。王香德《麥收時節》:“麥子上場,小孩兒沒娘。大夥這會兒想的是麥,說的是麥,誰有心思坐在那兒聽黃部長噴糞?整個會場就像二月二十八趕廟會那樣,嗡嗡嗡鬧成一片。”

Tags:螞蟻比喻馬有放生提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