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金剛經》莊嚴淨土分第十

由 煙波修渡 發表于 人文2021-07-26

簡介”“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密嚴淨土金剛持色究竟天

【原文】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fou)?”

“不(fu)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譯文】

佛陀再問須菩提:“在你看來,如來往昔在然燈佛那裡真正得到什麼成佛之法了嗎?”

須菩提答:“沒有的,世尊。如來往昔在然燈佛那裡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法可得。”

佛陀又問:“須菩提,在你看來,菩薩真的讓這個世界更為莊嚴了嗎?”

須菩提答:“沒有的,世尊。為什麼呢?因為菩薩雖然在事相上確有莊嚴國土的發心和行為,但是在理體上,菩薩深知這個世界是緣起性空、虛妄不實的,並不執著於有一個實在的世界得以莊嚴。因此所謂莊嚴,只是隨順世俗言說,假名安立而已。”

佛陀說:“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須菩提,諸大菩薩應該生起這樣的清淨心:不應對眼睛所見的一切物質形相生執著心,也不應對耳朵所聽的聲音、鼻子所聞的氣味、舌頭所嘗的滋味、身體所生的感觸乃至意識所及的一切事物生執著心,應該不執著於一切內外境界而生清淨心。須菩提,假如有個人,身體像須彌山一樣,在你看來,他的身體是不是非常高大?”

須菩提答:“非常大,世尊。為什麼呢?佛說的無形無相的法身,是超越大、小的概念分別的,所以這裡所說的大身,只是隨順世俗的假名而已。”

《金剛經》莊嚴淨土分第十

佛教認為,一個修行人從凡夫到成佛,必須經過無比久遠的時間勤修“六度四懾”的菩薩行,生生世世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積聚無量無邊功德,最後才能證悟佛果。一切佛法都只能向內求。除非你懂得開發自性寶藏,否則,即便佛陀站在你面前,並且把手放在你的頭上,你也得不到任何灌頂和加持,更不可能修行成就。

在大乘佛教的語境中,一個修行人必須發菩提心、行菩薩行,最終才能成就佛果。而菩提心和菩薩行的一個重要內容,便是“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從通俗的角度來講,所謂“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就是要以廣大深切的社會關懷和人文關懷,去改造和淨化這個汙濁擾攘、充滿缺憾的世界,並且不遺餘力地去幫助和利益這個世界上的人們。

一個有智慧的佛教修行人,其“莊嚴國土”的行為必定是雙向的:他會努力消除外在世界的貧困,也會努力對治自己內心的貪慾,因為只有知足,才能締造真正的富足;他會努力消除外在世界的紛爭,也會努力對治自己內心的嗔恨,因為只有慈悲,才會帶來真正的安寧;他會努力消除外在世界的黑暗,也會努力對治自己內心的愚痴,因為只有智慧,才能帶來真正的光明。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八個字,是《金剛經》的心髓,也是在世間流傳最廣的佛教名言之一。從字面上看,“無所住”就是對一切都無分別、不執著的意思,“生其心”就是生起“清淨心”的意思。所謂“無住生心”之“心”,並不是逃避雜染、追求清淨的心,而是超越了“清淨”與“雜染”的那顆心;換言之,就是徹悟萬法空性,因而不被一切事物所纏縛的那種心靈狀態和精神境界。

事事皆修行,只要目的和發心是為了利樂眾生,那麼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工作和職業都可以是“佛事”。如《華嚴經》所言:“為利益眾生故,世間技藝靡不該習。”為了利益眾生,世間的種種技能、才藝、知識、學問等沒有不該學習的。當然,這個行為者最終能否真正幫助眾生轉迷成悟、離苦得樂,還是需要一個前提的,那就是:這個行為者本人必須具備“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

Tags:須菩提莊嚴菩薩世尊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