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印度武士怎樣打破婆羅門的宗教壟斷,創立佛教、耆那教|文史宴

由 文史宴 發表于 人文2021-07-05

簡介成為大師的他雲遊印度各地三十年,將信奉他的民眾組織起來成立了耆那教,72歲逝於比哈兒南部的白婆(湯用彤認為尼乾子·大雄生於公元前五百四十年,死於公元前四百六十八年)

斷滅論的意思是什麼

文/遍照金剛

印度武士怎樣打破婆羅門的宗教壟斷,創立佛教、耆那教|文史宴

波斯-印度系的吠陀宗教實質上是上古的薩滿教,打破薩滿祭司的壟斷,依靠的是理性思維較強的武士。在波斯,武士出身的瑣羅亞斯德創立了瑣羅亞斯德教,在印度,剎帝利階層創造了佛教、耆那教及不少未成氣候的新宗教,波斯-印度民族至此擺脫薩滿教,進入了道德宗教或曰歷史宗教的年代。

印度武士怎樣打破婆羅門的宗教壟斷,創立佛教、耆那教|文史宴

武士崛起與沙門思潮

沙門思潮的興起,主要原因有幾點:

剎帝利階層在政治上對婆羅門階層的挑戰;經濟上農業、手工業與商業的發展,使種姓制度動搖;因奧義書哲學的發展,相當部分的知識分子並不認為婆羅門教思想是不可動搖的真理。

公元前6世紀左右,印度中東部以舍衛城為首都的憍薩羅國和偏南方以王舍城為首都的摩竭陀國成為最強大的國家,並形成大大小小的“十六大國”。從此時起,少數原來的部落之主成為了真正意義下的王者,王權得以建立,

剎帝利階層相對強勢,而婆羅階層未能在此區域建立絕對權威。

恆河流域雨水充沛,適合耕種,出現了大量以農耕為生的農民及地主。物資的豐富造成工商業及手工業繁盛,城市居民增加,形成了大的城市,商人、手工業者成立了商隊或公會,大商人及公會頭領出現。

急劇變化的社會使曾經的階級制度動搖,吠陀的自然崇拜已然失勢,婆羅門教的權威下墜。

奧義書的哲學使知識分子們的思想產生變化,而雅利安人與達羅毗荼人等原住民的衝突與融合,促成新的宗教哲學的產生。

印度武士怎樣打破婆羅門的宗教壟斷,創立佛教、耆那教|文史宴

相比於印度河流域

恆河流域產生了印度的新變

此時,農業的發達,食物的充足,足以養活足夠多的“棄絕者”。從而,沒有衣食等後顧之憂的的人,特別是思想活躍的年輕人放棄追求世俗的權力及物質,改而追求精神上永恆的彼岸,依靠在家者的佈施,出家成為“沙門”,形成了種種批判傳統婆羅門教且相互競爭的思想流派與宗教。

沙門思潮促進文化哲學的興盛,新說層出不窮,大師輩出,燦若星河,成為印度歷史上的軸心時代,今天的印度大多稱其為“佛陀時代”。

佛祖之外的六師外道

推動這一時代風氣的主要是剎帝利及工商階層,最偉大的幾個大師是佛教教主佛陀、耆那教主大雄等剎帝利沙門。他們或著書立說,或雲遊列國,或辯論傳教,吸引了大量信徒。而各國的統治者有時候也會組織辯論大會,給辯論獲勝者予以獎勵與表彰。

其中,釋迦牟尼與“六師外道”影響最大,探究了懷疑主義、唯物主義、詭辯派和虛無主義等全部範圍的哲學。

他們不使用梵語,使用混合梵文或當地方言,否定吠陀的真理性與神聖地位,進一步否定婆羅門教的“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三大綱領及其宗教本身,狠批所謂“四大種姓天定不可動搖”,反對繁瑣的祭祀及殺生,而應該將信仰轉移到對宇宙與生命的真理探索中去。

他們最主要關注以下幾點:

1。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將去向何方?

2。物質和精神的關係。

3。世界是什麼?存在造物主嗎?是什麼推動了自然的發展?

4。造物主如果存在,又是什麼造成了世界的不平等?造物主到底是有形的存在,還是無形的存在?

5。萬惡的根源是什麼?何謂極樂淨土?

因大多數相關資料已經失散,現存的除耆那教經典(與最初的已經有極大不同)外,關於六師外道的記載基本散見於佛經之中,特別是南傳佛教信奉的四本阿含經。六大教主的主要哲學觀點如下:

①富蘭那迦葉認為不存在善惡問題,殺人、搶劫、盜竊、姦淫等行為不是造惡業,不會受到惡報。舉辦儀式祭祀、救濟窮人、誠實守信等行為也不是行善,不會受到善報。相當於怎麼做都不會改變善惡之業,徹底否定了道德倫理與修行的作用,挑戰當時的社會共識。被阿闍世王稱為

“無業論”

②末伽梨瞿舍梨認為沒有今生也沒有來世,沒有天,沒有眾生,沒有因也沒有緣,不會升天也不會墮落,一切都是偶然的宿命的。即便你修各種苦行、梵行、持戒,都不會改變任何結果。一切都是虛妄不實的,無因無緣,都是命中註定,在經過到了八百四十萬大劫後,一切善惡、苦樂都必然止息,輪迴終結。阿闍世王稱其為

“輪迴清淨論”

③阿耆多翅舍欽婆羅認為沒有善惡業報,沒有輪迴轉世,一切都是地水火空四大元素組成,人死如燈滅,無論賢愚都將消失在虛空之中。

他可能是印度歷史上最大的一個唯物主義派別,曾經影響巨大,但是曇花一現。他是是反宗教的,認為創世的神不存在,也無靈魂,輪迴、業乃虛構,祭祀、佈施沒有意義,宗教必然是欺騙性的。

關注現時的政治與社會問題,他不僅站在正統思想(婆羅門)的對立面,也與非正統思想(佛教與耆那教)勢不兩立,宣揚的口號是“吃喝”與“快樂”,珍惜眼前的簡單的快樂。佛經稱其為

“畜生之論”

,阿闍世王認為是

“斷滅論”

這個教派的言論極端而有趣:

如果作為祭品被殺的動物真的能昇天,那麼你為什麼不將自己父親給殺了?

如果供品真的能讓逝者的亡靈填飽肚子,那麼踏上旅途的人為什麼還要攜帶口糧?乾脆叫待在家裡的朋友透過祭祀的方式將供品燒給自己,不就達到果腹的目的了。

如果地上的供品真的能供養住在天上的神,那麼住在樓上的人為什麼就不能透過樓下的人供奉的供品來生活呢?

從所有的朋友那裡借來的錢財,都應該盡情的享受山珍海味。

如果靈魂真的要前往另外一個世界,為什麼不會因為對親人的牽絆而中途折返回來呢?

花費這麼多錢為死者舉行祭祀儀式,只不過是被那些邪惡的僧侶騙取了錢財。

這些言論在宗教氛圍濃郁的印度被圍攻也屬於正常。

④婆浮陀伽旃那在地、水、火、風四元素之外,加上苦、樂、生命三者,這七要素是不變的,即使用刀劈開別人的腦袋,刀也只是從這七要素的縫隙間透過而已,殺人並不成立。因此,善惡、煩惱及罪福乃自在天干的,與人無關。道德對人而言是外在的,殺生並不是做惡事,慚愧反而造成負面心理,所謂下地獄恰是行道德的結果。因此,佛教稱其為

“無慚外道”

。阿闍世王認為答非所問,因此沒有命名,後人稱之為

“七身論”

“無作用論”

,發展成後世的

勝論學派

⑤散若夷毗羅梨沸認為果報既是有,又是無。既是有無,又是非有非無。對知識存有懷疑和持不可知論,也有對邏輯學的反省。他對“果報問題”、“他世問題”、“化生問題”、“如來滅後存在問題”等都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模稜兩可。阿闍世王認為是

“油滑論”

。據說他的兩個弟子舍利弗和大目犍連後來成為佛陀的上首弟子。

⑥尼乾子說他有四大禁戒,主要奉行各類苦行,目的是遠離身心的束縛。阿闍世王稱為“四禁戒”。一般認為尼乾子之前的祖師立下四大戒: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不蓄私財,而他增加了第五戒不姦淫,構成了耆那教的根本五戒。

耆那教尤其嚴格恪守不殺生,這點比佛教更為徹底,因此耆那教徒不能從事任何屠宰與種植業,也不能當兵,只能從事工商業,甚至為了防止呼吸殺死小飛蟲而戴上紗布遮蔽,這成為耆那教的精神特徵。

尼乾子·大雄影響力極大,但耆那教徒認為大雄並非創始人,而是前後相傳了二十四代的“生命洪流中的擺渡者”的最後一個。

他之前第二十三代教主巴溼伐那陀是一個歷史人物,是貝那莫斯的王子。

印度武士怎樣打破婆羅門的宗教壟斷,創立佛教、耆那教|文史宴

耆那教的二十四祖師

大雄的父親是悉達多,是坤達普羅的傑娜得利卡族的領袖,屬於剎帝利的階層,母親特里薩家族與摩揭陀統治家族有姻親關係,也是剎帝利階層。

大雄早年與一個名叫耶娑陀的結過婚,在三十歲的樣子拋棄紅塵,用裸身苦行者的身份雲遊印度東部的幾個國家苦修贖罪。

在進入聖道的第十三年,他經常在人跡罕至的傑慄姆比卡村外的裡珠帕裡卡河北岸修行,悟得最高心靈智慧,獲得“無所不知的人”、“勝者”和“偉大的英雄”等名號,成為尼鍵多(意思是從束縛中解脫出來)派的領袖。

成為大師的他雲遊印度各地三十年,將信奉他的民眾組織起來成立了耆那教,72歲逝於比哈兒南部的白婆(湯用彤認為尼乾子·大雄生於公元前五百四十年,死於公元前四百六十八年)。

絕不殺生、提倡裸體的耆那教

後人稱尼鍵多派為耆那教,意為制勝者門徒。耆那教除了將得道者稱作“勝者”和“開道師”,也稱佛陀、不生、勝自在、一切智、薄伽梵等。

據說尼乾子·大雄死後不久,耆那教派內立刻產生了分歧,弟子就分裂為兩派,互相揭短,爭論不休,該事在《長阿含經》及其他文獻中有記載。

但兩派完全分裂的時間是在兩個世紀後的月護王統治時期。當時,摩揭陀國遭遇大饑荒,僧統婆陀羅率領他的一派去了卡納塔;其餘留在摩揭陀的一派結集了經典。

饑饉過去後,歸來的卡納塔派和摩揭陀派在外表問題上產生了意見的分歧。遵從二十三代祖巴溼伐那陀的摩揭陀派主張穿白衣,而謹遵二十四代祖尼乾子教誨的卡納塔派則主張裸體。這就是白衣派和赤裸派(或天衣派)兩大派的由來,但他們擁有共同的經典,經文用一半梵文和一半俗語寫成的。

印度武士怎樣打破婆羅門的宗教壟斷,創立佛教、耆那教|文史宴

天衣派耆那教徒

耆那教逐漸吸收了佛教的教理,到了5世紀才完成了對經典的編纂。所以

耆那教的經文和佛教的相似度非常高,幾乎讓人誤解耆那教是佛教的一個分支

,且利用現存資料無法完全瞭解耆那教最初的教理。

耆那教和佛教一樣否認吠陀的權威性,一樣絕不承認造物主的存在,但不反對信徒對教主的膜拜,及將婆羅門的諸神當成神來崇拜。

從哲學角度來看,耆那教建立了和數論學派極其相似的二元理論(指永恆的物質和永恆的精神是兩兩相對的東西,物質也有屬於自己的精神),不止認為鳥獸有靈魂,就是植物、水、金屬等都有靈魂。所以,耆那教認為,涅槃並不是超脫了生死,只是脫離了現在這副身體罷了。這樣,

耆那教的存在就像架起了溝通婆羅門教和佛教的橋樑。

耆那教認為,要得到解脫進入極樂世界,必須具備三寶,即正智、正信和正行。

所謂正智,是指要清楚世界是由精神和非精神組成的——非精神和精神一樣都是永恆不滅的。所謂正信,是指要完全相信教祖,並對聖典裡的每一句話深信不疑。所謂正行,一共分為五種,即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三業清淨和少欲知足,其實是效仿了佛教的五戒,並有引導他人向善的要求。

耆那教與婆羅門教一樣崇尚苦行,崇尚苦行的程度比佛教更甚,苦行包括絕食,只食草根或什麼也不吃;或吃各類糞便;舉起一手,永不放下;臥在荊棘叢中,以刺扎身;刺體出血,肉上扎釘;日曬火烤等。天衣派認為穿衣服也不能成道,為防止殺生攜帶孔雀毛或牛尾掃清道路再行走。

耆那教則認為禁慾是非常重要的,達到解脫的必要條件就是要進行長達十二年的苦行。佛教採用的是中庸之道,以不苦不樂為正道。

耆那教將時間分為上升時和下降時。上升時和下降時又各自往下再細分為六種。上升時分為惡之惡、惡、惡之善、善之惡、善、善之善。反之,就是下降時的六種型別,這樣上下六種都繞一圈的話,就是一世。此外,過去的上升時裡會有二十四聖出現,下降時裡也會有二十四聖出現。

耆那教不像佛教的“牆內開花牆外香”,而是在向外界傳播的同時,其至今仍是印度有影響的傳統之一,

因為誠實守信講道德,不少人成為印度富裕的商人或財團,據說聖雄甘地的節儉倫理明顯受到了耆那教義的影響。

關於耆那教的起源,學者們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有認為耆那教和佛教是在同一個時期成立的,也有證明耆那教是佛教的一個分支的。多數現代學者認為,耆那教的創始人是佛教聖典中出現的尼乾子,是在佛教創立前後出現的。

參考資料: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郭良鋆

《印度文明史》 常磐大定

《高階印度史》 馬宗達 賴喬杜裡.達塔

《印度哲學史略》 湯用彤

《印度教導論》 摩訶提瓦

《印度史》 斯坦利.沃爾伯特

《印度史》 林承節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

最通俗

,通俗之中

最專業

熟悉歷史

陌生化

,陌生歷史

普及化

Tags:耆那教佛教印度剎帝利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