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項羽為什麼不肯過江東,只因為到此時他才認清了一個現實

由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發表于 人文2021-07-02

簡介敵軍越來越多,楚軍則兵少糧盡,為了求得最後一絲生機,項羽決定突圍,東山再起,可就是在突圍的過程中,項羽意識到了一個可怕的現實,這才有了不肯過江東,無言見江東父老的自刎結局

項羽當年為什麼不肯過江東

我們在看司馬遷所寫的《項羽本紀》亦或是讀後人緬懷項羽所寫的詩詞時,比如李清照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都覺得項羽本來可以渡過烏江東山再起的,只是因為項羽覺得無言面見江東父老,所以才不肯渡江,但真實情況真的只是如此麼?

項羽為什麼不肯過江東,只因為到此時他才認清了一個現實

秦朝末年由於秦二世的暴政惹得天怒人怨,再加上秦朝立國不久,六國貴族皆有反叛復國之心,在此情況下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猶如星星之火,照亮整個天空。秦朝大地的百姓紛紛起兵反秦,不過最終異軍突起的只有項羽和劉邦兩位,在消滅共同敵人秦朝以後,項羽和劉邦兩大集團短兵相接,歷時四年的楚漢之爭拉開帷幕。

項羽為什麼不肯過江東,只因為到此時他才認清了一個現實

這期間項羽雖然屢屢大破劉邦取得彭城之戰等勝利,但命運似乎和他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每次都不能消滅劉邦,而是讓劉邦在這狹縫中壯大自己,最終尾大不掉,項羽無奈的與劉邦在鴻溝議和。

議和之後,項羽引兵東歸,誰知這時劉邦背信棄義,突然從背後發起襲擊,還重金封賞韓信,彭越等人前來助戰,在這幾路大軍的合圍之下項羽不敵,無奈退兵到垓下。敵軍越來越多,楚軍則兵少糧盡,為了求得最後一絲生機,項羽決定突圍,東山再起,可就是在突圍的過程中,項羽意識到了一個可怕的現實,這才有了不肯過江東,無言見江東父老的自刎結局。這個可怕的現實是什麼呢?

項羽為什麼不肯過江東,只因為到此時他才認清了一個現實

首先項羽在突圍的過程中,他是抱著東山再起的決心的,不然的話直接在垓下自刎不就好了。可惜在走到半路上,項羽迷路了,他向一老農詢問道路,老農欺騙了他,導致他陷在沼澤中耽擱行程被漢軍追上。敵軍的到來讓項羽這一方士氣低落,老農的欺騙再加上之前垓下之圍的四面楚歌,動搖了項羽突圍的決心,為了穩定已動搖的軍心,項羽與身邊計程車兵說了‘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的話,然後幾進幾齣證明自己所言,最後軍心雖然穩定下來,但突圍機會已變得渺茫。

等到他突圍到烏江岸邊,只剩自己一人時,他的心已經絕望了,身邊的武將死的死,投降的投降;當年鴻溝議和時,天下已有大半的諸侯依附劉邦(漢有天下太(大)半,而諸侯皆附之),到如今自己更是孤家寡人一個;都城彭城,楚故都陳縣等楚國舊地也已被漢軍佔領,再加上如今的狼狽撤退,楚國還能有多少地盤供自己東山再起;再想想當年的8000江東子弟,到如今一個都沒有生還,自己回去除了無言面見江東父老,還會給他們帶來殺身之禍,綜合考量之下渡烏江已不是自己的歸途,所以他拒絕了烏江亭長的請求,以最英勇、最壯烈的方式結束自己的一生。

項羽為什麼不肯過江東,只因為到此時他才認清了一個現實

哀莫大於心死,可怕、無奈的現實讓一代霸王都不得不低頭,可路是自己選擇的,又能怪得了誰呢?

Tags:項羽劉邦突圍東山再起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