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既然歷朝歷代都有正史流傳,為何還有很多人在寫“中國通史”?

由 王大器 發表于 人文2021-07-02

簡介國史君(國史通論)最近一直在給大家推薦這一部《中國大歷史》,它是精選於呂思勉先生的斷代四史(《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北大歷史學教授鄧之誠先生的《宋遼金夏元史》,明清史學第一人孟森先生的《明史講義》《清史講義》,

通史是什麼意思

眾所周知,我國幾千年的歷史程序,固然存在著明顯的變異性,卻同時又具備著明顯的延續性。我們經歷了“夏商周秦漢”一直到清朝數十個歷史時期,這就是變異性;但是每個歷史時期都不是單獨存在的,他們彼此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也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這就是延續性。

既然歷朝歷代都有正史流傳,為何還有很多人在寫“中國通史”?

對歷史的解讀方面,我們也存在著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歐洲一說起雅典文明、希臘文明等等,都是眾口一詞的“偉大、輝煌、光榮”,但是我們說起春秋、戰國、秦朝、漢朝卻無法形成一個統一的意見,我們可以說秦朝非常偉大,也可以說秦朝殘暴不仁;我們可以說宋朝積貧積弱,也可以說宋朝國富民強。這就是我們的歷史觀點,這就是我們辯證的歷史觀點。

既然歷朝歷代都有正史流傳,為何還有很多人在寫“中國通史”?

呂思勉先生(與陳寅恪、錢穆、陳垣並稱“現代史學四大家”)在他的《史學四種》中指出,關於我們的史書,也有一個有趣的特點,那就是宋朝之前的史書都偏向於主觀性。大家知道,著名的《春秋》《史記》等史書,我們可以稱之為史書,也可以稱之為文學作品,因為他們都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獨立完成的,書中的內容固然是以歷史事實為基礎,但增加了大量的主觀觀點。所以,這些史書的文學價值要高一些,也更受人喜歡。但是宋朝之後的史書則更偏向於敘述歷史事實,鮮有增加編著者主觀觀點的情況,如此一來,史書內容越來越冗長,也越來越枯燥,但可信度相對要高了一些。這其實是史學方面的一種進步,但是讀者卻不太喜歡了——我們喜歡看的其實是主觀性的文學作品,而客觀的史書,則味如嚼蠟。

既然歷朝歷代都有正史流傳,為何還有很多人在寫“中國通史”?

那麼,既然歷朝歷代都已經有了正史,為何後人還在不斷地寫各種版本的“中國通史”呢?我們可以這麼解釋——所有歷史都是當代史,所有的歷史知識、歷史觀點都應該給當代人服務,時代在向前發展,自然應該有適應這個時代的史書。

既然歷朝歷代都有正史流傳,為何還有很多人在寫“中國通史”?

之前已經有了被認為是巔峰作品的《史記》《漢書》《三國志》,但是司馬光一樣寫出了巔峰作品《資治通鑑》。國史君(國史通論)最近一直在給大家推薦這一部《中國大歷史》,它是精選於呂思勉先生的斷代四史(《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北大歷史學教授鄧之誠先生的《宋遼金夏元史》,明清史學第一人孟森先生的《明史講義》《清史講義》,和近代史研究開創者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這八部著作都堪稱該歷史時期卓著的巔峰之作。這其實也是“舊史新寫”,其主要內容依然是依據正史,但是他們都以自己所擅長,寫出了不同的觀點——呂思勉的貫通古今、徵引繁富,鄧之誠的聞博洽見、提綱挈領,孟森的比勘辨析、老吏斷獄,蔣廷黻的論述扼要、眼光遠大,每一種不同的治史方法和史學觀點,都讓人感覺豁然意解、沈痾頓愈。透過這套著作,讀者能夠從歷史知識的傳統教育當中解脫,學習和煅鑄自己的史學觀點的裨益。《中國大歷史》精選的都是經得住考驗、值得我們好好品味的經典作品。

既然歷朝歷代都有正史流傳,為何還有很多人在寫“中國通史”?

讀高水平的書才有意義,否則就容易走彎路。

現在正好趕上雙11活動,一套書共有十冊,原價320元的現在參團活動只需118,如果您覺得這套書還不錯的話,可以點下方橫條進行參團。

Tags:史書歷史我們呂思勉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