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解深密經》學習筆記(35)

由 又見紫氣東來 發表于 人文2021-06-29

簡介言通名者,薩婆多宗,如《大婆沙》百四十一自有一釋,彼雲:“問:此四何緣說為靜慮

所緣境繫念寂靜正審思慮什麼意思

《解深密經》

大唐三藏法師 玄奘 奉詔譯 西明寺沙門 圓測 註疏

《解深密經》學習筆記(35)

分別瑜伽品第六(04)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是奢摩他凡有幾種?

釋曰:自下第二,辨奢摩他種數多少。先問,後答。

此即問也。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即由隨彼無間心故,當知此中亦有三種。

釋曰:自下正釋,於中有三:

初明三種奢摩他,次明八種奢摩他,後明四種奢摩他

此即第一有相等三

言隨彼者,前言心相即是所隨相分,無間心者即是能隨見分心也

。此中意說:緣彼心相毗缽舍那,有三種故,緣無間心,奢摩他心亦有三種。

復有八種,謂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各有一種奢摩他故。

釋曰:第二,明其八定,即名八止。

然此八定分之為二:初釋四靜慮,後明四無色

四種靜慮,二門分別:一釋名字,二出體性。

言釋名者,先通、後別。言通名者,薩婆多宗,如《大婆沙》百四十一自有一釋,彼雲:“問:此四何緣說為靜慮?答:靜謂寂靜,慮謂籌慮。此四地中定、慧平等,故稱靜慮,餘隨有闕,不得此名”。若依《正理》第七十三,自有兩釋。彼雲:“依何義故,立靜慮名?答:由依此寂靜方能審慮故,審慮即是實了知義”。《俱舍》第二十八亦同:“一雲:

此定持勝、遍緣、如理思惟,故名靜慮

。勝言簡欲界,遍緣簡無色,如理思惟簡妄顛倒。能持此定,是妙等持,說名靜慮。此言顯示止、觀均行,無倒等持,方名靜慮”。依《大婆沙》第八十卷,自有三釋:一能斷結,二是正觀,三具二義。故彼《論》雲:“以何義故,名為靜慮?有作是說:以能斷結故名靜慮。問:諸無色定亦能斷結,應名靜慮。答:若定能斷不善、無記二種結者,名為靜慮。諸無色定唯斷無記,非不善故,不名靜慮(斷結中更有兩釋,恐繁不述)。復有說者,以能正觀,故名靜慮。問:若爾,欲界三摩地亦能正觀,應名靜慮。答:若三摩地具有定名、定用,能正觀者名為靜慮。欲界三摩地,雖有定名,而無定用,如泥椽梁,有名無用,故非靜慮(能正觀中更有三釋,恐繁不述)。如是說者,要具二義,方名靜慮。謂能斷結及能正觀。欲界三摩地,雖能正觀,而不能斷結。諸無色定,雖能斷結,而不能正觀,故非靜慮。復次,諸無色定有靜無慮,欲界三摩地有慮無靜。色定俱有,故名靜慮。靜謂等引,慮謂遍觀,故名靜慮(是二義中更有兩釋,恐繁不述)”。

若依大乘,意同《正理》初、復次釋,故《瑜伽》三十三雲:“

言靜慮者,於一所緣,繫念寂靜,正審思慮,故名靜慮

”。

言別名者,初、二、三、四名為別名。故《順正理》七十七雲:“諸定靜慮總相無別,為顯地異,就標名故,說為初乃至第四。問:若善性攝心一境性並伴立為四靜慮者,依何相立初、二、三、四?答:具伺、喜、樂建立為初,漸離前支立二、三、四。離伺有二(第二靜慮離伺有喜、樂二),離二有樂(第三靜慮離伺、喜二,但有其樂),具離三種(第四靜慮離伺、喜、樂三),如是次第,故一境性分為四種。問:豈諸靜慮無如慈等不共名想,而今但就初等四數建立別名?答:此中非無不共名想,然無唯遍攝一地名,故但就數以為別名”。《俱舍》亦同。又《俱舍》頌雲:“”初具伺喜樂,後漸離前支。

問:如何頌中不說具尋?

解雲:如《俱舍論》:“由此已明亦具尋義,必俱行故,如煙與火,非伺有喜樂而不與尋俱”。若依《婆沙》百四十一雲:“四靜慮者,謂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有說尋、喜、樂、捨相應靜慮,如次為四”。今依大乘,就數列名,同《順正理》。故《瑜伽》雲:“依順次數,說名為初,乃至第四”。

言出體者,薩婆多宗(即有部宗),如《大婆沙》第八十卷:“四種靜慮,各以自地善染無覆無記五蘊為性”。又《婆沙論》一百四十一雲:“四靜慮體自有二種:一修得,二生得。修得者,即彼地攝心一境性,若並助伴,即五蘊性。生得者,隨地所繫餘五蘊為性”。《俱舍》二十八、《正理》七十七,意同《婆沙》。今依大乘,大同《婆沙》,有生及定,生即善染無記五蘊為性,善(依上下文,此‘善’疑為‘定’字)用有漏無漏五蘊為性。

四無色定,略以二門分別:一釋名字,二出體性。

言釋名者,先通、後別。言通名者,薩婆多宗,如《順正理》第七十七,有其三義:一制約義,二兼顯極義,三兼顯有義。故彼論雲:“依何義故,立無色名?‘魯波’言,顯可變示義,依可變示說名為色。‘阿’言,即顯能制約義,為欲顯示生死海中,亦有暫時制約色處,依制約義說名為無。由彼界中制約變示,依無色義,名阿魯波。或此‘阿’言兼顯極義,雖於餘界亦有不可變示法,而無色界是不可變示中極,無在此在彼所依諸色故。或此‘阿’言兼顯有義,為遮此界唯是色無,故說‘阿’言顯有無色,謂世亦有唯是遮言,亦見有能遮而兼表。如何顯此非但是遮,故說‘阿’言具顯遮表”。《顯宗》亦同。若依《婆沙》一百四十一雲:“問:何故此四說名無色?答:此四地中超過一切有色法故,違害一切有色法故,色法於此無容生故,說名無色”。

言別名者,薩婆多宗,初空處定

,如《婆沙論》第八十四四復次釋。彼雲:“

由何加行入空無邊處定?謂初業者先應思惟墻上、樹上、崖上、舍上等諸虗空相。取此相已,假想勝解觀察照了無邊空相。以先思惟無邊空相而修加行,展轉引起初無色定,故說此名空無邊處

。復次,法爾初遠離色地,名空無邊處。復次,法爾初解脫色地,名空無邊處。復次,依等流故(等,等同之義;流,流類之義。等流,即同一流類之義),說此定名空無邊處,謂瑜伽師從此定出,必起相似空想現前。曾聞苾芻出此定已,便舉兩手捫摸虗空。有見問言:汝何所覓?苾芻答曰:我覓自身。彼言:汝身即在林上,如何餘處更覓自身?故從此出,起虗空想,此想即是前定等流,是故名為空無邊處”。具說如彼。若依《俱舍》,意同《婆沙》初復次釋。若依《正理》及《顯宗論》,意同《婆沙》初、三復次。

言識無邊處者

,依《婆沙論》兩復次釋。彼雲:“

由何加行入識無邊處定?謂初業者先應思惟清淨眼等六種識相。取此相已,假想勝解觀察照了無邊識相。以先思惟無邊識相而修加行,展轉引起第二無色定,故說此名識無邊處

。復次,依等流故,說此定名識無邊處,謂瑜伽師從此定出,必起相似識想現前,謂於識相歡悅而住,是故名為識無邊處”。具說如彼。《俱舍》意同初復次釋。《正理》、《顯宗》並同《婆沙》。

無所有處者

,依《婆沙論》五復次釋。彼雲:“問:此何故名無所有處?答:此中無我、無我所故。問:一切地中無我、我所,何獨此名無所有處?答:無有餘地能令我執及我所執羸劣穿薄(羸劣者,瘦弱、疲弱)、勢力減少如此地者,故此獨名無所有處。復次,此地無有真實常恆不變易法,損伏常見勝諸餘地,故此獨名無所有處。復次,此地無有所趣、所皈屋舍室宅能為救護,摧伏憍慢懈怠放逸勝諸餘地,故此獨名無所有處。復次,此地中無無邊行相,初捨彼相,故此獨名無所有處。尊者世友作如是說:

於此定中,無能所攝行相轉故,如說非我有處、有時、有所屬物,亦無處、時、物屬我者,故此獨名無所有處

”。具說如彼。《正理論》雲:“

若由勝解,捨一切所有加行所成,名無所有處。謂見無邊行相麤勤,為欲厭捨,起此加行,是故此處名最勝捨。以於此不復樂作無邊行相,心於所緣,

諸所有,寂然住故

”。《顯宗》亦同。

言非想非非想者

,依《婆沙論》唯有一釋。彼雲:“

問:此何故名非想非非想處?答:此地中無明瞭想相,亦無無想相,故名非想非非想處。無明瞭想相者,非如七地有想定故。亦無無想相者,非如無想及滅定故。由此地想暗鈍羸劣,不明瞭、不決定,故名非想非非想處

”。《俱舍》、《正理》及《顯宗論》,意同《婆沙》。又《正理》雲:“此四無色皆言處者,以是諸有生長處故,謂此四處為有無有,生長種種業煩惱故。為破妄計彼是涅槃,故佛說為生長有處”。

依大乘宗,如《瑜伽》三十三說:“復次,以於虗空起勝解故,所有青黃亦白等相應顯色想,由不顯現故,及厭離欲故,皆能超越。除遣如是有色、有對種種想已,起無邊相虗空勝解。由已超過近分加行、究竟作意,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當知此中依於近分乃至未入上根本定,唯緣虗空。若已得入上根本定,亦緣虗空,亦緣自地所有諸蘊。又近分中,亦緣下地所有諸蘊。

復次,若由此識於無邊空發起勝解,當知此識無邊空相勝解相應。若有欲入識無邊處,先捨虗空無邊處相,即於彼說次起無邊行相勝解,爾時超過近分、根本空無邊處。由彼超過識無邊處所有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

復次,從識無邊處求上進時,離其識外,更求餘境,都無所得,謂諸所有或色、非色相應境性。彼求境界無所得時,超過近分及以根本識無邊處,發起都無餘境勝解,是則名為於無所有假想勝解。即於如是假想勝解多修習故,便能超過無所有處一切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

復次,從無所有處求上進時,由於無所有想起粗想故,便能棄捨無所有處想。先入無所有處定時,超過一切有所有想,今復超過無所有想,是故說言非有想,謂或有所有想,或無所有想。非無想,謂非如無想及滅盡定,一切諸想皆悉滅盡,唯有微細想緣無相境轉,即於此處起勝解時,超過一切近分、根本無所有處及非想非非想處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若廣分別,如《顯揚》第二。

言出體者,薩婆多宗,如《順正理》第七十七:定、無色體,總而言之亦善性攝,心一境性以為自性。然助伴中,此除色蘊,無色無有隨轉色故,是故四蘊以為自性。若依《婆沙》第八十四,亦有二種,謂定及生。此中定者,謂無色定;生者,即說無色界生。若生彼處無覆無記受、想、行、識,此言說彼四蘊異熟以為自性。若依《婆沙》一百四十一亦同,彼雲:“四無色體亦二種,一修得,二生得。修得者,即彼地攝心一境性,若辨助伴,即四蘊性。生得者,即彼地系餘四蘊為性”。

依大乘宗,總相出體同薩婆多。而差別者,亦有色蘊,定境界色通無色故。(勘無作色)

復有四種,謂慈、悲、喜、舍四無量中,各有一種奢摩他故。

釋曰:此即第三,釋四種止,謂四無量相應定故。然四無量,略以二門分別:一釋名字,二出體性。

釋名有二:先通、後別。言無量者,即是通名。薩婆多宗,如《大婆沙》第八十一,四復次釋,彼雲:“問:何故名無量?無量是何義?答:普緣有情,對治無量戲論煩惱,故名無量(戲論有二:一見煩惱,二愛煩惱,故名戲論煩惱也)。復次,普緣有情,對治無量放逸煩惱,故名無量(欲界煩惱名為放逸煩惱)。復次,如是四種是諸賢聖廣遊戲處,故名無量。復次,如是四種能緣無量有情為境故,生無量福故,引無量果故,故名無量”。若依《婆沙》第一百四十一、《俱舍》二十九、《正理》七十九,同前《婆沙》第四復次。

依大乘宗,如《顯揚》第四,以其三義釋無量名:

一廣,二大,三者無量。廣者,於見所行作意故。大者,於聞所行作意故。無量者,於覺知所行作意故。如是三義,遍緣一方乃至十方無邊器世間及有情世間,故名無量

言別名者,一慈,二悲,三喜,四捨。薩婆多宗,如《俱舍論》第四捲雲:

慈名與樂,悲名拔苦,喜名欣慰,捨名平等

。《大毗婆沙》復作是說:授與饒益是慈相,除去衰損是悲相,慶慰得捨是喜相,忘懷平等是捨相。依大乘宗,如《顯揚》說:“慈無量者,謂慈心俱。慈心俱者,於無苦無樂眾生欲施樂具阿世耶心相應故(阿世耶意譯意樂,指喜好貪慾之意念)。悲無量者,謂悲心俱。悲心俱者,於有苦眾生欲拔苦具阿世耶心相應故。喜無量者,謂喜心俱。喜心俱者,謂於有樂眾生隨喜彼樂阿世耶心相應故。捨無量者,謂捨心俱。捨心俱者,欲令不染阿世耶心相應故”。

言出體者,薩婆多宗,如《大婆沙》八十一說:“慈、悲無量自有兩說。有說:慈、悲俱以無瞋善根為性,對治瞋故,兼取相應隨轉,則欲、色界四蘊、五蘊為性。而差別者,慈對治斷命瞋,悲對治捶打瞋。有作是說:慈以無瞋善根為性,悲以不害善根為性,對治害故。

喜無量性自有二說。一雲:喜以喜根為性,四蘊、五蘊準上應知。問:若喜無量以喜根為性者,《品類足》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喜無量?謂喜及喜相應受、想、行、識,若彼所起身語二業,若彼所起心不相應行,皆名為喜。豈有喜受與受相應?答:彼文應說,謂喜及喜相應想、行、識,不應言受。而言受者,是誦者謬。復次,彼論總說五蘊為喜無量自性,雖喜受與受不相應,而餘心、心所法與受相應,故作是說,亦不違理。有餘師說此喜無量欣為自性,欣體非受,別有心所與心相應,有說喜根相應,有說喜後生。若作是說,喜受相應亦不違理。捨以無貪善根為性,四蘊、五蘊,準上應知”。《婆沙》百四十一亦同。《俱舍》二十九雲:四中初、二體是無瞋,理實應言,悲是不害。喜即是受,捨即無貪眷屬五蘊。《正理》七十九,餘三無量同《俱舍論》,喜同《婆沙》餘師所說欣為自性,或以無貪以為自性。

問答分別,如《大婆沙》:“依何義故,契經中說:

修四無量,慈極至遍淨,悲極至空無邊處,喜極至識無邊處,捨至無所有處?云何色界法能招無色果?又四靜慮無不有慈,何緣修慈,唯極遍淨

?有餘於此倦於思尋,仰推慈尊當解此義。傳聞具壽迦多衍尼子曾以此義問設摩達多。彼尊尋思,便入寂定,至明清旦,欲為解釋,時衍尼子復入寂定。時未會遇,各般涅槃,由此迄今無能釋者。毗婆沙者作是釋言:應知此經依相似說,謂樂受法與慈相似,慈作與樂行相轉故。樂至遍淨,上地皆無,故說修慈極於遍淨。求離苦法與悲相似,悲作拔苦行相轉故。色身能作粗苦生因,有身便有斷首等故,空處近分厭離色身,故說修悲極於空處。輕安樂法與喜相似,喜作安樂行相轉故,識無邊處輕安樂增,緣自無邊識為門故,無邊識相極增安樂,故說修喜極於識處。能棄捨法與捨相似,捨作棄捨行相轉故。無所有處,由近分中棄捨無邊行相成滿,是故說修捨極無所有處”。乃至廣說。(三復次釋,評取物釋)

依經部宗,立四無量皆慧為性。故《成實論》第二十雲:“

問曰:此三皆是慈耶?答曰:即是慈心差別三種,欲令心等,於親捨親,於怨捨怨,然後於一切眾生慈心平等。悲、喜亦爾。故我先說慈生差別為悲、喜等。是四無量皆是慧性

”。

今依大乘,諸教不同。依《雜集》十三,四種無量皆以定、慧及彼相應諸心心法以為自性。若依《顯揚》第四,慈以無瞋善根為體,悲以不害善根為體,喜以不嫉善根為體,捨以無貪、無瞋善根為體,皆是憐愍眾生法故。於四中慈唯無瞋,次二無量無瞋一分,捨是無貪、無瞋一分。又復與彼相應等持諸心心法,並彼眷,皆是四無量體。若廣分別,具如別章。

問:此品中先止、後觀,如何此上二門先觀後止?

解雲:次第有其二種,一者觀行次第,先止後觀。二者言說次第,其義不定。是故此中依言說次第。

又解:觀行自有二義,一依止發觀,二由觀引止。故《瑜伽論》三十一雲:“

由奢摩他為依止故,令毗缽舍那速得清淨。由毗缽舍那為依止故,令奢摩他增長廣大

”。由此義故,互不相違。

(待續)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願學佛者皆能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解深密經》學習筆記(35)

Tags:靜慮相應婆沙無邊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