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一起探尋西方文明的源端,愛琴文明,追溯4000年前的特洛伊古城堡

由 遊觀 發表于 人文2021-06-28

簡介為了進一步證實荷馬史詩的歷史內容,施裡曼將注意力轉移到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邁錫尼、泰林斯等地,他挖掘出土了大量建築遺存和珍貴遺物,這次發掘使一個失落的文明獲得了重生,施裡曼的成功在全歐洲受到讚賞,促使人們進一步探尋愛琴海地區的史前遺址

愛琴文化被稱為什麼藝術

這些是特洛伊古城廢墟,坐落於今天的土耳其。特洛伊古文明在地下靜靜地埋葬了上千年,它的發現起源於一則美妙的神話和一個孩子對這則神話終身不渝的信念。這個神話就是相傳為,古希臘盲詩人荷馬所作的《伊利亞特》和《奧德賽》,那個孩子就是日後聞名世界的德國考古學家施裡曼。

如果說剛剛過去的二十世紀,是政治家和經濟學家的時代,那麼,此前的十九世紀,就是考古家和歷史學家的時代。在這個重視事實和實證的時代,學者們一直在用自己的辛勞和智慧,不斷修改著文明行將興起時的歷史面貌,重現著遠古歷史的輝煌。19世紀的考古發現,尤其是施裡曼和英國學者伊文思的考古必掘和研究,使希臘歷史整整提前了1000年。

現在請與我們一起探尋西方文明的源端,愛琴文明,追溯到4000年前的歷史。

一起探尋西方文明的源端,愛琴文明,追溯4000年前的特洛伊古城堡

愛琴文明又稱克里特-邁錫尼文明,它是指公元前二十世紀至前十二世紀,存在於地中海東部的愛琴海各島、西臘半島及小亞細亞部的文明。

世人對愛琴文明的瞭解大多源於《荷馬史詩》中邁錫尼人對小亞細亞的特洛伊的大規模遠征,特洛伊因此成為千百年來人們心目中的謎,施裡曼揭開的就是這樣一個謎,他同時也揭開了重新瞭解愛琴文明和古代歐洲文明的序幕。

考古學家施裡曼生於德國北部的一座小城,他的父親是一個牧師,據說正是他送給兒子的生日禮物,一部兒童版的《圖解世界史》點燃了八歲的小施裡曼對茶馬史詩的激情。施裡曼堅信史詩中描繪的特洛伊戰爭這樣偉大的故事,不會是憑空構造,而是真實存在過的人類歷史,他決心獻身於這一事業。1870年,他開始了一次傳奇性的考古發掘。

一起探尋西方文明的源端,愛琴文明,追溯4000年前的特洛伊古城堡

文明的接觸:希臘與土耳其的西方問題

¥

72

京東

月銷26

購買

(土耳其歷史學家岡戈)“施裡曼是公認的考古學之父,他是現在考古的四位奠基人之一,但是他帶有更加濃厚的十九世紀浪漫主義色彩,他是個探險家,在加利福尼亞的淘金熱中起家,利用這些鉅額財產,他開始追尋自己的夢想,而他最大的夢想就是特洛伊城,就是傳說中的伊利亞特城,透過與土耳其西北部當地人的接觸,他發現了特洛伊城,並從當時的土耳其政府取得許可,開始了挖掘工作。”

(山東聊城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陳德正)“施裡曼的發掘曾引來一些傳統考古學家的批評和嘲諷,這些人習慣於坐而論道,而懶於去實地考察。他們說,施裡野這個外行,他所做的一切,是隻有瘋子才會幹出的傻事。但是多數學者認為,施裡曼雖然喜歡吹牛,考古挖掘技術也非常粗糙,但是他對古代遺址所具有的敏感和慧眼是很多專業考古學家所不能比擬的,施裡曼以大規模田野考古工作先驅者的身份,把考古學從學者書房的油燈下解放出來,放到古希臘天空的陽光之下,從而大大推動了愛琴考古事業的發展。”

一起探尋西方文明的源端,愛琴文明,追溯4000年前的特洛伊古城堡

施裡曼根據《荷馬史詩》描述的特洛伊城的特徵,如河流分佈、火燒痕跡等去確定發掘的位置。

荷馬曾在詩中說,特洛伊坐落在海岸邊。施裡曼據此斷定,特洛伊可能在離海岸七、八公里的希薩利克附近。發掘工作整整進行了三個年頭,在150多名工人運走了大量的瓦礫廢土之後,終於發掘出了一座古城,它的形狀與特徵與《荷馬史詩》對特洛伊的描寫相似,經過不屈不撓的發掘,施裡曼宣佈實現了他的夢想,發現了特洛伊古城。

為了進一步證實荷馬史詩的歷史內容,施裡曼將注意力轉移到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邁錫尼、泰林斯等地,他挖掘出土了大量建築遺存和珍貴遺物,這次發掘使一個失落的文明獲得了重生,施裡曼的成功在全歐洲受到讚賞,促使人們進一步探尋愛琴海地區的史前遺址。

施裡曼對特洛伊的挖掘,揭開了古代愛琴文明的第一層面紗。許多歷史學家、考古學家追隨施裡曼的腳步進行發掘考證,一步步揭開了以克里特-邁錫尼為中心的、愛琴文明的真面目。使又一個輝煌的遠古文明展現在世人面前,並揭示了古希臘史詩神話的歷史根源。

英國學者亞瑟·伊文思,就是被特洛伊的發現所激勵,而到克里特去進行考古發掘的,他是富裕的史前史學家約翰·伊文思的兒子。和施裡曼不同,伊文思自幼就深受古典文化氛圍的薰染,曾就讀於牛津大學,接受了系統的專門教育,成年後曾任記者、博物館管理員等職。

一起探尋西方文明的源端,愛琴文明,追溯4000年前的特洛伊古城堡

希臘的生活(精裝)/文明的故事2[美]威爾·杜蘭特著,臺灣幼獅文化譯

¥

121。4

京東

購買

1893年的一天,當伊文思在雅典大街小巷的跳蚤市場尋找古董時,他發現了一些來自克里特石頭印章,上面雕刻著似乎屬於象形文字系統的符號,仔細研究印章上的符號以後,伊文斯敏銳地意識到,克里特島就是他揭示遠古和史前希臘文明的地方。

1899年3月,伊文思帶著他的具有發掘技術經驗的同伴來到克里特,招募工人,開始挖掘克諾索斯城和米諾斯王宮遺址。他在克里特組織了大規模的發掘,在廢墟中發現了一座王宮,發現它與《荷馬史詩》與希臘傳說的米諾斯王宮極為相似,一個過去存在於傳說中的古代文明呈現在世人面前。

伊文斯的研究表明,愛琴文明最早起源於克里特島,而不是希臘本土。它距小亞細亞約200公里,距埃及約300公里,是古代東方與希臘交流的中轉站,克里特文明經歷了悠長的發展過程。約從公元前2000年左右開始,克里特島上的一些地區出現城堡和階級分化,形成國家。這一時期,克里特文明最引人注目的發展是宮殿的建築。這些宮殿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建於距海岸不遠的法埃斯特、瑪里亞等地,宮殿是政治和宗教權力的象徵,也是克里特島上已建立國家的物化標誌。

國家的出現促進了文字的發展和演進,克里特的文字由最初的圖畫式文字發展為象形文字,又由象形文字演進為線形文字,這些線形文字被學者們稱之為線形文字A,現在尚未釋讀成功。就在這個文明發展的同時,自然界顯示出它的威力。

一起探尋西方文明的源端,愛琴文明,追溯4000年前的特洛伊古城堡

約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一場火山爆發引起地震和海嘯,使各城的宮殿建築毀於一旦。但充滿活力的特里特人並未氣餒,他們在廢墟上建起了更為富麗堂皇的宮殿。

大體在公元前十七世紀到前十四世紀的新王宮時期,克里特文明終於發展成一個繁榮強盛的國家。其中最偉大的君主叫米諾斯,他建立了一個統一的、結構嚴密的米諾斯王國,首都是克諾索斯城。克諾索斯城雄偉壯觀,是和諧、富庶的象徵。整座城市色調明快、整潔有序,建築風格受埃及影響,結構嚴謹、樸實無華充滿朝氣。

最能體現克里特文明特色和繁盛的,是克諾索斯王宮,即希臘神話傳說中的米諾斯王宮。王宮坐落在克諾索斯一座叫凱夫拉山的緩坡上,佔地面積有22000平方米,有大小宮室1500多間,據推算,克諾索斯王宮在其最繁榮的時期,連同附近的建築群可容納8萬人左右。

據說,當宮殿造就時,建築師代達羅斯步入其中,想再欣賞一下自己的傑作,結果他自己也轉迷糊了,好不容易才找到出口,所以,在古希臘這座宮殿有迷宮之稱,直到現在,人們仍用迷宮這個詞比喻錯綜複雜、難以找到明確方向的東西。

整個王宮以中央庭院為中心,它長約60米、寬約30米,以此為界,全宮分為東西兩大部分。西邊的樓房主要供國王辦公、祭祀及王室貯存財物之用。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北面的祭祀大廳,大廳內沿牆置有長長的石板長凳,靠北牆中央則是國王專用的尊貴寶座,形狀類似今日覺見的高背靠椅,其靠背用石膏製成,據說海牙國際法庭首席法官的座椅就是依照該御座製作的。中央庭院的東部是生活區,內有國王和王后的寢宮、會客廳及學校,宮內手工作坊等生活設施和機構。克里特人建造建築物時,首先關心的是舒適和方便。國王和王后的住所緊靠,共同面對一個大廳,大廳有不同的樓梯進入他們各自的臥室,而大廳的另一側,則又是他們各自獨立的衛生間,王后的衛生間還附帶有專用的化妝室。

(山東聊城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陳德正)“從這些設施可以看出,克里特文明時代的工匠,在建築設計構造上,具有驚人的智慧,他們設計的單人浴缸,即使在今天也不過時衛生間的抽水馬桶,摺疊式門窗的通風迴圈結構,都讓人歎為觀止。最了不起的是他們裝置的取水和排水系統,它的科學性至今仍引得很多城市建築學家前來觀摩,這種排水系統裝置得非常巧妙,天一下雨,雨水就自動沖洗下水道,使下水道保持清潔。”

一起探尋西方文明的源端,愛琴文明,追溯4000年前的特洛伊古城堡

考古學家伊文斯發掘出來的米諾斯王宮的宮室走廊裡還裝飾著絢麗多彩的壁畫,這些壁畫既反映了克里特文明的藝術水準,也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在宮殿的長廊中,有表現國王和貴族活動的壁畫,有一幅是塑造國王的,他戴的王冠是用百合花編成的,脖子上戴著項圈,手腕上套著鐲子,正在花叢中散步,神情栩栩如生。一幅被現代藝術家稱作巴黎少女的肖像畫,惟妙惟肖,美麗動人。還有描寫鬥牛場面的壁畫,男女鬥牛士在狂怒的公牛背上表演驚人的絕技,如此危險的體育運動肯定會讓人聯想起雅典人獻給米諾牛吞食的童男童女的傳說。而據伊文思對這幅壁畫的研究,這則傳說確實源於一種祭禮牛戲,因牛戲表演難度大,喪命者眾多。

米諾斯王宮的遺蹟,還反映出克里特文明的社會經濟狀況,王宮的王家倉庫裡存放著眾多的巨缸大甕,反映出當時的農業和手工業,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克里特的外貿也非常活躍,這裡生產的陶器不僅在埃及和敘利亞,而且在西班牙和西西里都有發現。

這些表明克里特是一個以海上貿易和海上力量發展起來的文明,它吸收了埃及、西亞古文明的成就,並發展了自己的獨有特點,這在它的壁畫和工藝品中表現出來。

米諾斯王宮的輝煌,一直持續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正當克里特文明如日中天的時候,克諾索斯和法埃斯特等地宮殿,同時遭到了破壞。有學者認為,是由於錫拉島附近的火山爆發所致。此後,作為愛琴海主人的克里特文明急劇衰退了。

約公元前1350年,克里特的首都克諾索斯被摧毀,豪華一時的宮殿化成了碎石和廢墟,這成了優雅華麗的克里特文明的晚鐘。

輝煌的米諾斯文明最終被新到的移民繼承,這些說希臘語的、好戰的阿卡亞人,後來在伯羅奔尼薩半島定居,現代歷史學家稱他們為邁錫尼人。

一起探尋西方文明的源端,愛琴文明,追溯4000年前的特洛伊古城堡

邁錫尼文明存在於公元前十六世紀至十二世紀,其地理範圍涉及雅典、底比斯、及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泰林斯等許多地方。以邁錫尼城最為重要,建立者是希臘人的一支阿卡亞人。邁錫尼文明以城堡、圓頂墓建築及精美的金銀工藝品著稱於世。邁錫尼文明最突出的成就是建築藝術,除陵墓外,還有城牆、王宮等大型建築。

邁錫尼城堡依山而建,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城牆以巨石砌成,周長為900米、厚5米、高8米。城堡的正門位於西北方,4塊巨大的山石組成了城門,最大的那塊巨石得達20噸。遠古的先民究竟用了什麼方法才搬動了這些巨石?至今仍是一個謎。城門橫染上雕塑著兩頭威風凜凜的獅子,所以,這座城門又叫獅子門。

邁錫尼國王阿加米農曾帶領他計程車兵,浩浩蕩蕩地透過此門奔赴特洛伊戰場,任何有一點想象力的人都似乎會聽到戰爭逼近的喧囂,感受到當年戰雲密佈、車馬喧騰的緊張氣氛。

繪畫和工藝也反映出邁錫尼文明的成就。有一幅壁畫描寫一位長髮婦女,上穿花邊紅上衣,下扎彩條紋的長裙,雙手拖持象牙圖盒,人物形象生動逼真。

在邁錫尼的發掘中,還有一些精緻的工藝品。在陶器上那些海棲動植物都表現得惟妙惟肖,這些都表明這個尚武的民族,對自然界的美有自己獨特的看法。

邁錫尼的墳墓建築也十分有特色,公元前1600年左右,在邁錫尼出現了豎井坑墓,這種墳墓是在地下數米深處砌成的方形墓室,豎井墓可能是英雄時代軍事首領的墓穴,其中的很多殉葬品都與戰爭有關。如刀劍上的雕刻,戰勝慶功時用的酒杯等,反映出邁錫尼人在某種程度上窮兵贖武的特性。

一起探尋西方文明的源端,愛琴文明,追溯4000年前的特洛伊古城堡

公元前1500年前後,圓頂墓取代了豎井墓,這是一種更為宏大富麗的石墓。這被認為是國王的陵墓,從此出現的國家被稱為圓頂墓王朝。圓頂墓王朝是邁錫尼文明成熟和繁榮的時期,同豎井墓相比,圓頂墓是在地面鑿巖修砌而成的,墓前有走廊通向圓形墓室。

施裡曼在發掘墓穴時,出土了大量的金面具、金酒杯、金印章以及用金銀鑲嵌的青銅劍等殉葬品。其中最富盛名的是所謂阿加米農金的面具,其面部特徵意味著它是人的寫實肖像,而不僅僅是一種程式化的象徵,邁錫尼人使用的文字被稱為線形文字B。

1952年英國學者文特里斯和德國學者柴德威克經過艱苦努力,成功解讀了這種文字。

(山東聊城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陳德正)“公元前十二世紀,邁錫尼文明從極盛走向衰落,為了挽回危機,掠奪財富,以阿加米農為首的希臘聯軍,跨海遠征發達富庶的小亞細亞城市特洛伊,經過10年持久的攻城戰,最後才艱難地以木馬計攻而克之,正是這場曠日持久的侵略戰爭,耗盡了邁錫尼文明的元氣,導致了邁錫尼文明的衰亡。荷馬史詩所描述的阿加米農回國後,被他的妻子夥同姦夫殘害的悲劇,可能就是邁錫尼文明元氣殆盡,在神話傳說中的記憶折射。此外,地震等自然災害以及希臘北部多利亞人的南下入侵,也是邁錫尼文明滅亡的重要原因。”

特里克文明和邁錫尼文明,即愛琴文明雖然滅亡了,但它卻以歐洲最古老文明的特殊地位,對希臘古典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例如,克里特人的雕塑、繪畫藝術,克里特人的宗教思想和習慣,被希臘人所繼承、接受。

克里特人的宙斯神等神祗,都被希臘人繼承下來。因此,愛琴文明、尤其是其中的克里特文明,對希臘古典文明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這一偉大文明結束後,希臘邁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Tags:文明克里特施裡曼邁錫尼特洛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