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惡意》:從“性善論”與“性惡論”說起,探究人性之惡的來源

由 美渣愛讀書 發表于 人文2021-06-23

簡介”同樣是校園暴力的受害者,日高邦彥沒有屈服,反而幫助不再想去上學的野野口修,兩人本應成為患難與共的好朋友

性惡論怎麼讀

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東野圭吾《白夜行》

《惡意》:從“性善論”與“性惡論”說起,探究人性之惡的來源

《伊索寓言》中有一則發人深省的故事——農夫與蛇。這個故事在現實中也時有發生:成都某學校學生去食堂吃飯忘帶飯卡,食堂阿姨好心讓她用微信支付,結果她將阿姨舉報,阿姨被罰款兩萬元,她卻得到獎金2000元;明星孫儷及母親曾資助過一位貧困學生上學,結果貧困學生非但沒有感恩孫儷母女的幫助,反而恩將仇報;江歌好心幫助閨蜜,卻因此喪命,閨蜜卻說因為她命短……

明明是善良的舉動,收到的卻是惡果:輕則損失財產,重則喪失名譽,甚至因此丟了生命。為什麼善良的舉動卻不能結下善果?我一直覺得很困惑,直到昨晚看完東野圭吾的《惡意》,才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這本懸疑推理小說展現出了不同的人性,把人性醜陋的一面赤裸裸地撥開呈現在讀者眼前:

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是最冷的人性。你不知這惡意從何而來,有時僅僅是因為“看他不順眼”。可這惡意卻如洪水猛獸,吞噬你的人性。

《惡意》:從“性善論”與“性惡論”說起,探究人性之惡的來源

關於“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至今尚無定論。或許我們每個人都如純潔的天使般降臨人世,本無善惡之分。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人經歷的生長環境不同,便形成了獨特個性和處事方式。

《惡意》中暢銷書作家日高邦彥在家中被謀殺,其童年好友野野口修有作案嫌疑,警官加賀恭一郎在尋找殺人動機的過程中意外發現日高邦彥的死竟然源於一場校園暴力。

《惡意》:從“性善論”與“性惡論”說起,探究人性之惡的來源

校園本是最美好的時代,可是校園暴力讓惡意萌芽,霸凌者的醜惡、旁觀者的冷漠、受害者的眼淚,讓本該如花的少年或變成魔鬼,或活在陰影下,甚至出現極端的“復仇”,釀成悲劇

。《少年的你》中跳樓自殺的胡曉蝶、誤殺霸凌者的陳念,《悲傷逆流成河》中跳河自盡的易遙,她們只是校園暴力的縮影。

小說中日高邦彥和野野口修都曾是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可不同的是日高邦彥即使被扒光衣服纏滿膠帶、被從視窗潑鹽酸,他也從未屈服,反而幫助同為受害者的野野口修,這來源於他內心中的“善”。

而野野口修,他在暴力下先是逃避,後選擇屈服,甚至加入到霸凌者的隊伍,他以為自己不會再被欺負,但當他按著女孩任霸凌者強暴時,他其實是“隱形的受害者”,表面看他是幫兇,實際上對他來說心靈上的煎熬更加痛苦,他的一生都活在陰影之下,直至死亡才能解脫。

“我就是恨你,明明你是我最親密的朋友,明明你是那麼善良,明明你知道我猥瑣的過去還幫我保密,明明你一直在幫我實現理想。可是我就是恨你。”

同樣是校園暴力的受害者,日高邦彥沒有屈服,反而幫助不再想去上學的野野口修,兩人本應成為患難與共的好朋友。可是不同的選擇,決定了不同的人生:

日高邦彥追求著他的作家夢,併成為優秀的暢銷書作家;野野口修雖然做了教師,卻在瘋狂的嫉妒中燃盡了最後一點人性,奪走了日高邦彥的生命,此時他還不能善罷甘休,又還做了一系列精妙的設計,企圖奪走日高邦彥的名譽,讓他跟自己一樣萬劫不復。其實他忍受不了自己的惡,更忍受不了他人的善,這才是他人生的悲劇所在。

《惡意》:從“性善論”與“性惡論”說起,探究人性之惡的來源

但人性當中為什麼會萌生出惡的一面呢?

芥川龍之介在短篇小說《羅生門》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羅生門下,一名被主人趕出來的僕人正等待著雨停,他糾結於是活活餓死還是去做強盜。生死未決時,他在邊野死屍中發現了一名專拔死人頭髮的老嫗,他衝過去指責老嫗怎能如此沒有人性,竟然連死屍也不放過。老嫗說她只想用這頭髮做個頭套去賣,好維持生計,她拔的這些人也都做過惡,可是他們也都是為了活下去。這種說法讓僕人不再糾結,他惡從心生,搶走了老太太的衣物,還說不要怪我,我也是為了活下去。

故事裡的僕人從善到惡,為自己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為了活下去。這就是利己主義在作怪。

萊斯頓曾說:自私是人類萬惡之源

《惡意》:從“性善論”與“性惡論”說起,探究人性之惡的來源

小說中野野口修為何要殺日高邦彥?是加賀警官一直查詢真相的動力。都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警方發現的證據證實野野口修與日高邦彥的妻子相戀,在“真愛”的驅動下,野野口修萌生了殺死日高邦彥的想法,結果在刺殺時被當場抓到,從此他為了不被警察抓到而成了“影子寫手”,他得忍受自己的作品刊登別人的名字,他得忍受愛的人做著別人的妻子,日高邦彥在他的塑造下成了陰險狡詐的壞人,而他則是徹頭徹尾的受害者。

但真相是:他為了造成自己是“影子寫手”的假象,用了兩三個月的時間去偽造作品手稿,為的是讓日高邦彥變成遭人唾棄的抄襲者;他費勁心機拍攝了謀殺當時的影像資料,甚至是帶有指紋的“兇器”,為的是讓日高邦彥成為陰險狡詐、不擇手段的人。日高邦彥所擁有的一切:理想、榮譽、形象、健康、生命,他通通都要奪走。

我就是恨你,明明你是我最親密的朋友,明明你是那麼善良,明明你知道我猥瑣的過去還幫我保密,明明你一直在幫我實現理想。可是我就是恨你。我恨你搶先實現了我的理想,我恨你優越的生活,我恨當初我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

。”這就是野野口修內心最真實的寫照。

而讓他人性盡失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他怕當年校園暴力的真相被揭穿,他就是那個拿著DV,按著女孩手臂任人凌辱的男孩,那畫面不僅存在了DV裡,更深深地印刻在他心上,成為了他一生的夢魘。他不能讓這屈辱暴露在陽光下、眾人前。現在他又患上了癌症,他什麼都沒有了,最後的一點人性也消失了。

同樣的遭遇,野野口修卻用利己主義給自己的惡意穿上了合理的外衣:我只是為了自保,才站在了霸凌者的隊伍,傷害了別人,也不是我所願;我只是看不得他比我過的好,憑什麼他什麼都有,而我什麼都沒有,最後連健康也被剝奪,我不甘心……

《惡意》:從“性善論”與“性惡論”說起,探究人性之惡的來源

如果從利己主義進一步深挖下去的話,我們就會找到人性之惡的源頭,那就是偏見和嫉妒。

《惡意》一書的獨特之處在於犯罪嫌疑人野野口修從一開始就承認自己是殺人兇手,對犯罪動機卻隱瞞不說,成為本書最大的懸疑所在,待真相逐漸揭開,野野口修的人性之惡才暴露出來。

野野口修全家因為爸爸工作的緣故搬了家,他的母親很不滿意現在的學校,她始終帶著偏見去看周圍的鄰居:“原本打算讓小孩就讀辦學嚴謹的私立小學。但因為我們缺少關係,沒辦法,只好讓他念現在這所學校,儘管我一向不喜歡那種風氣不好的地方。”

在野野口修媽媽的心裡,她覺得現在的學校和生活環境會影響了兒子的健康成長,她不斷的在兒子面前抱怨,讓兒子和她一樣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別人。他瞧不起日高邦彥,瞧不起周圍熱情的鄰居,他覺得自己終將離開現在這“惡劣的環境”。

《惡意》:從“性善論”與“性惡論”說起,探究人性之惡的來源

偏見引發了錯誤的思維方式:我的失敗都是環境、學校、他人的原因,沒實現當作家的夢想,沒擁有幸福的家庭,沒獲得事業的成功,沒有健康的身體,這都不是我的錯。所以當童年好友擁有了他夢想中的一切時,他不悔恨自己的不努力,卻恨死了好友。

培根在《論人生》中說道:“人若品德不佳,也就必然會從心底嫉妒那些有道德的人

。因為人的心靈如果不能從自身優點中獲得養料,那就肯定要去尋找別人的缺點作為養料。”人們彼此越是相互瞭解,這種嫉妒心也就越強烈。一個人,可以允許一個陌生的人通達發跡。但很有意思的是,他卻不能原諒一個身邊的熟人飛黃騰達。

野野口修正是如此,他可以忍受自己不成功,卻無法忍受自己的好友過的比自己好。“

就算被捕也不怕,即使賭上自己所剩無幾的人生,也要貶低對方的人格。

嫉妒真的讓人變得很殘酷。

悲劇的人生無法重新來過,雖然只是一個故事,卻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人性之惡的巨大危害,每個普通人都期望得到更好的生活,可是這種成功不應建立在傷害他人的基礎上,別讓良知被嫉妒、偏見所封閉,選擇善良就是選擇了人性的向陽面,希望你我在閱盡真實的人性後,都能一路向善。

《惡意》:從“性善論”與“性惡論”說起,探究人性之惡的來源

Tags:邦彥野口人性日高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