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阿彌陀佛”譯“無量壽佛”

由 歷史U先生 發表于 人文2021-06-23

簡介在佛教中,濟公本是一個排不上名次的和尚,甚至連500羅漢都沒有把他列進去,但因為傳說中他熱心為百姓做好事,在民間倒比一些菩薩更出名

菩薩的翻譯是什麼

方丈一詞是怎麼來的

方丈”即一丈見方的斗室,亦稱“丈室”。其說源於三國吳·支謙所譯的《維摩詰經》中的《諸法言品》和《不思議品》。關於“方丈”的來歷,唐·道世在《法苑珠林》卷三八中還記載:“大唐顯慶年中,敕使衛長史王玄策因向印度,過淨名(即維摩詰)宅,以笏量基,止有十笏故號方丈之室也。”然而,在南朝梁·王中《頭陀寺碑》中,已經出現“方丈”一詞:“宋大明五年,始立方丈茅茨,以庇經像。”這比王玄策“以笏量基”要早兩百年左右。

後世用“方丈”稱寺院中的正寢,即住持所居之室。如唐·元稹《觀心處》詩云:“滿座喧喧笑語頻獨憐方丈淨無塵。”《景德傳燈錄》卷六引《禪門規式》解釋:“長老既為化主,即處於方丈,同淨名之室,非私寢之室也。”也因地指人,稱呼住持(又名寺主、堂頭和尚)。

“阿彌陀佛”譯“無量壽佛”

佛與菩薩誰高誰低

佛教寺廟中的塑像被統稱為“佛像”。其實,在佛教中,這些像是有區別的,有的是佛,有的是菩薩,有的又是羅漢。

佛在狹義上說,是指釋迦牟尼的意思,從廣義上來說,是指無論智慧與悟性都已達到最高境界的覺悟者。他不僅自己覺悟,而且幫助他人覺悟,使自己和他人的覺行共同得到圓滿。

而菩薩僅次於佛,是因為菩薩雖能自覺,併發大心願為眾生求最高的覺悟方法與覺悟的道理,但卻沒能使自己與眾生的覺悟、行為一起圓滿。所以,他們所達到的不過是大乘佛教中的上乘境界。

“阿彌陀佛”翻譯過來即“無量壽佛”或“無量光明佛”。當和尚或佛教徒進行祈禱或感謝神靈或請求佛主寬恕的時候,就口頭誦唸著“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合起來就是一種佛教術語,意思是“向阿彌陀佛皈依”,誦讀此語即謂“唸佛”。

“阿彌陀佛”譯“無量壽佛”

歷史上真有濟公嗎

濟公是在中國民間影響較大的佛教神仙,與彌勒一樣,濟公也是真有其人。有書記載,濟公是宋朝人濟顛,家住浙江天台山,出家在杭州靈隱寺當和尚,後來居住在淨慈寺。

在佛教中,濟公本是一個排不上名次的和尚,甚至連500羅漢都沒有把他列進去,但因為傳說中他熱心為百姓做好事,在民間倒比一些菩薩更出名。濟公信佛,但不吃素、不念經,喜歡管閒事。濟公是弱者的救星,常常用一些巧妙的辦法捉弄、懲罰壞人,幫助窮苦百姓。

人們為紀念這位活佛,在杭州西湖的“虎跑”泉還建有“濟顛塔院”,並塑有半立體的濟公石雕。雕像左右還有四幅浮雕《濟公斗蟋蟀》、《古井運木》、《飛來峰傳說》、《裝瘋掃秦》。蘇州的西園寺也有濟顛塑像。

“阿彌陀佛”譯“無量壽佛”

為什麼僧侶的服裝顏色是不同的

僧衣是和尚身份的標誌,但不同僧侶的服裝顏色卻是不同的,這是為什麼呢?

佛教對僧衣服色主要有兩條規定:一是不許用上色或純色;二是所有新衣必須有一處點上另一種顏色,以破壞衣色的整齊而避免貪圖穿著,這被稱為“壞色”或“點淨”。

儘管僧衣的顏色避開了上色和純色,但它對顏色的選擇餘地還是很大的。在佛教剛傳入中國時,多選用赤色作為衣色,那時的僧侶是“披赤衣”的。到了三國時期,僧侶的衣色受到道士服色的影響而逐步趨向於緇色(即黑色之中微有赤意),因而那時開始稱僧徒為“緇衣”或“緇流”。

唐朝時,武后依唐代三品以上服紫的規定,賜給沙門法朗等九人紫袈裟,所以在唐宋時代一直都以賜紫色袈裟為榮。另一方面,也因執著於赤色而以硃紅袈裝為最尊重。唐宋以後,僧衣的色彩自由度較大。到明朝洪武初年,制定了完善的僧侶服色制。當時佛教分禪(禪宗)講(天台、華嚴,法相宗)、教(又稱律,從事喪儀、法事儀式,三類,規定禪僧穿茶褐常服、青絛和玉色袈裟;講僧穿玉色常服、綠絛和淺紅色袈裟;教僧穿皂常服、黑絛和淺紅色袈裟。現在的僧衣大多是褐、黃、黑、灰等顏色,也有湘色(即黃綠色)的,沒有一定的規制。

“阿彌陀佛”譯“無量壽佛”

袈裟是什麼顏色的

“袈裟”是梵文的音澤,原意是指“不正色”(雜色)。根據佛門規矩,剃髮、染衣、受戒是取得僧人資格的必要條件。染衣和剃髮一樣,是為了表示從此捨棄美好裝飾,過簡樸的生活。所以,僧服摒棄青、黃、赤“三正色”及緋、紅、紫、綠、碧“五間色”。而染成“袈裟”色,即銅青、泥褐、木藍色,才算“三如法色”。這樣“袈裟”也就成了僧服的專用名詞了。

僧人所著袈裟,原規定只有三衣。其中一件是“五衣”,即由5條布縫綴成的襯衣;一件是“七衣”,即由7條布縫綴成的上衣;一件是由9條以至25條布縫綴成的大衣(我國俗稱“祖衣”),是遇有禮儀或外出時穿著的。

母現在世界各地的僧人都有所改變。根據佛教典籍載,袈有12種名稱,5種功德。

Tags:濟公袈裟方丈佛教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