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楞嚴精讀:佛陀開示阿難,初禪之見實為見精的妙用顯明

由 離生別苑 發表于 人文2021-06-19

簡介並非自然之物,而你阿難又能清淨所矚,那你為什麼不把剛才的所見理解為見精的妙用顯明呢

何不見吾不見之處

《楞嚴精讀 辨析三昧》(39)

在上一段的經文中,佛陀告訴阿難見的境界會隨著心的清淨而更為寬廣。為了讓阿難有個更為直觀的對比,佛陀讓阿難見識了初禪的境界,並要阿難試著去理解“今吾將汝擇於見中,誰是我體誰為物象”。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透過兩種不同境界之見的對比,就可以更為方便地突顯見性。

阿難領略了兩種不同境界之見後,佛陀接著從理論上開示阿難。

楞嚴精讀:佛陀開示阿難,初禪之見實為見精的妙用顯明

楞嚴經:阿難是諸近遠諸有物性,雖復差殊,同汝見精清淨所矚。則諸物類自有差別,見性無殊。此精妙明誠汝見性。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若同見者,名為見吾。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體性紛雜,則汝與我並諸世間不成安立。阿難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遍非汝而誰。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實。

楞嚴精讀:佛陀開示阿難,初禪之見實為見精的妙用顯明

阿難你現在所見初禪境界之中近的、遠的所有景物,跟你平常所見的境界相比,雖然有差異,初禪的境界更為殊勝一些。卻也同為你的見精清淨所矚。那麼儘管這兩組不同境界的物類源自於不同的境界,有境界上的差別。阿難你應當意識得到當你剛才領略初禪境界時,你所使用的見性並沒有隨著境界的殊勝而更為殊勝。阿難你的見性既不“還”

於明、不“還”於暗,而且不“還”於世俗,不“還”於殊勝之初禪。你現在應該相信了“見性無還”,那麼你就應當還要知道你的初禪所見,其實也是源由於你的見精妙明,是見精的妙用顯明。

為什麼說,初禪之見並非自然之物,而是見精妙用顯明。

楞嚴精讀:佛陀開示阿難,初禪之見實為見精的妙用顯明

如果說剛才見到的初禪境物為自然之物,所以阿難你也能見到佛陀所見的初禪境物。阿難你認為是自然之物才能同時見到,於是你就認為你也同樣看到了佛陀所見之物(自然之物)。“吾不見時”阿難你不再承隨佛力時,為何卻不能見到佛陀不見之處呢?如果阿難你平常之時也能見到初禪的境物,那樣初禪的境物才能算是自然之物,可是你平常之時卻為何不能見到初禪的境物呢?

“若不見吾不見之地”阿難你如果不承隨佛力是見不到佛陀不見之境地。阿難你平常之時不能見到初禪的境物,那麼阿難你剛才所見的初禪境物,就並非自然之物。並非自然之物,而你阿難又能清淨所矚,那你為什麼不把剛才的所見理解為見精的妙用顯明呢?

還有一點,阿難你剛才所見初禪雖是承佛神力。你也不能把所見之物理解為佛力化現,因為那些所見是源由於你的見精妙明。

楞嚴精讀:佛陀開示阿難,初禪之見實為見精的妙用顯明

阿難你如果把那些境物看成是佛力化現之物,為什麼在剛才的初禪境界中你見到那些人、畜時,你也能明顯地感覺到那些個人、畜也是見到了阿難你的,那些個人、畜,表現出了見到你阿難時的各自紛雜體性。如果那些境物是佛力化現的,阿難如今你和佛陀又怎麼能安然自在地行走站立於化現的世間呢?

阿難若你所見之時,是你的見精所為而非我化現。你的見性周遍無還,你的所見若非你的見精妙用顯明難道還會是誰的神力化現嗎?

阿難你要是對真性的概念還有疑惑,那就要從自己的體察中悟淨歸真,而不應當只停留在聽取說法上,就以為能求的實證。一味“取我求實”終將“以指當月”。

聽了佛陀的開示建議之後,阿難又會做出怎樣的體察之辯呢?在下一段的佛經中繼續講解。

願佛佑吉祥

弟子周襄寫於離生別苑 2018 10 27

Tags:阿難初禪之物境界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