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如何提高自己的悟性?

由 文竹觀羽 發表于 人文2021-06-16

簡介當一個人把經書的理解固定之後,那麼境界再也無法提升了

如何修得自在心

如何提高自己的悟性?

中國5000年文化源遠流長,留下的精神文化也博大精深。

那麼如何提高自己的悟性,去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實際問題。

本文將訴說個人參經的一些方式方法,僅供諸位參考。

參經的注意事項:

1.經無定解

經書的理解,往往是隨著解經人的境界提升,而出現變化的。就像很多人年初的時候看這部經書,得出了這樣的理解。但年底的時候再看這部經書,就得出另一番理解。

這不是經書變了,而是解經人的境界提升了。這也是一年最大的收穫。當一個人把經書的理解固定之後,那麼境界再也無法提升了。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經書只有一種解釋。

2. 重景輕文

古聖人留下的經書,其實是古聖人根據自己的想法而形成文字的。而這些想法,就是腦海中的景象。而我們參讀經書時,要透過文字還原到古聖人腦海中的景象。而不是扣文字的用法,這也是常說的文字相。

3.萬物皆經

這是參經的目標,也是我們期望自己達到的境界。最終的境界是萬物化一物,一物也無,既是得道,此時便可經化萬物,萬物皆經。

參經的方法:

演經

如何提高自己的悟性?

根據邏輯思考,由”聖人以不仁,以百姓做芻狗“ ,得出”聖人不識字“。

聖人留下經書的時候,是根據聖人自己腦海中的景象。而我們現在的學習方式則是要明確每一個文字,導致我們根據經書中的文字無法還原聖人的景象。自然也就無法明白聖人所要傳達的含義。

根據老子的弟子,《道德經》第一個傳承人文始真人(關尹子)所著《文始真經》中的描述:

曰:聖人之道,或以仁為仁,或以義為仁,或以禮以智以信為仁。仁義禮智信,各兼五者,聖人一之不膠,天下名之不得。

所以,不能明確每一個字的含義。恰恰相反,應當混字為識,即萬字歸一,方可讀通經書。

所以,參經書的過程中,第一步就是要演經。也就是要:

根據文字演化成景象。

以生活經歷讀經。

以生活經歷參經可以根據經書的變化,而提升自己的境界。

觀經

如何提高自己的悟性?

觀經則要轉換角度,學會轉念。

常人讀《道德經》所得所悟,均在衡量別人,而不是在參讀自己。而中國文化中所有經書都是針對自己的,並非針對於外。所謂善修者師心,不師道。看的就是自己的心,而佛家所說的觀自在,也是要反觀自己。觀自己而明白天地萬物,所以:

在儒家

孟子:樂天 ,樂地,樂人。

在道家

清靜經:天地悉皆歸。

在佛家

禪宗公案:一切悉皆念法。

照經

如何提高自己的悟性?

照經則是要總覽全經,從而提升自己的境界。

經過演經與觀經之後,經書的行文規則已經無法限制讀經者,所以可以跳躍讀經,進而總覽全經。

比如《道德經》中第二章為什麼要說無為?很多人就單獨的學無為,而忘了第一章的要觀眾妙之門。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句話的解釋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目前現有的註解都是說如何像水一樣的無爭。其實搞水利的朋友們都知道,水要打架的話會出漩渦的。

為何“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因為無所求,因為有求就生萬物,因為有萬物就有了不同,因為萬物的不同就有了賢愚之別,於是引發了無窮的萬物。所以,有為萬物之母,簡單來說,有就是事他媽。

只有境界在足夠高的情況下,才會明悟這些萬物的變化,而大多數人追求的不是物,而是自己心裡想出來的那些目標,並且樂此不疲。

所以照經的時候,總覽全經也是在總覽世間百態。

化經

如何提高自己的悟性?

而化經則是在照經的基礎上,可以隨心所欲地化解經書。

此時經書既是萬物,萬物既是經書。

Tags:經書萬物聖人境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