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正常工作不香嗎?我們為什麼必須要“深度工作”?

由 向上成長的妞妞 發表于 人文2021-06-16

簡介這也說明了,如果你想達到個人巔峰的產出效率,你就需要長時間、無干擾地高度專注於某一工作任務,也就是你要讓自己保持在深度工作模式下,你的個人價值產出才會最大

作受他不香嗎

雖然我們每天都在工作,但人和人之間的工作價值產出是不同的。

有的人一天忙到晚,甚至天天加班,沒有自己的生活,但工作價值產出非常低。

有的人工作輕鬆悠閒,總能按時下班,但8小時之內的工作價值產出超大。

這就好比上學時,學渣和學霸的區別,一個天天努力,但成績就是不好;一個學得輕鬆,次次考試拿第一。歸根到底,是學習方法的問題。

工作也是一樣,為什麼同樣是在工作,人和人之間的工作價值產出差異如此巨大呢?其實歸根到底,那些8小時之內工作價值產出巨大的人,未必就比那些忙忙碌碌的人能力強多少,可能他們只是更懂得在同樣的工作時間內保持“深度工作”。而那些同樣工作卻很低效的人,可能大多數時間都只是在浮淺工作。

正如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博士卡爾·紐波特在其著作《深度工作》一書中道出的驚人真相——

知識工作者60%以上的工作時間都花費在處理此類浮淺事務上,而這些工作不僅產出的價值有限,還會永久性地損害人們深度工作的能力!

01

21世紀的超級力量——深度工作

所謂“深度工作”,是指在無干擾的狀態下專注進行職業活動,使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這種努力能夠創造性價值,提升技能,而且難以複製。

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指在一段時間內全神貫注處理某項工作。比如一段時間內全神貫注寫文章、專心做實驗,集中精力進行手術或者開會等等。

與深度工作相反的是浮淺工作,即對認知要求不高的事務性任務,往往在受到干擾的情況下開展。此類工作通常不會為世界創造太多價值,而且容易複製。

正常工作不香嗎?我們為什麼必須要“深度工作”?

簡單說就是在分心狀態下工作,邊做其他的或邊玩邊工作。比如明明在寫文案或者製作資料表格,釘釘資訊響起、微信發來訊息或者郵件檢視提醒都會導致我們暫時分心去切換視窗處理資訊。

2012年,麥肯錫的一項調查研究發現,知識工作者平均每週有超過60%的工作是進行電子溝通和網路搜尋,其他工作者們則有近30%的時間只用於閱讀和回覆電子郵件。

這種注意力分散的浮淺工作,導致的結果就是我們總是無法全神貫注於手頭最該處理的工作,也往往導致該完成的工作單位時間裡難以完成。而如果長時間在浮淺工作狀態下工作,還將永久性降低自己深度工作的能力,注意力無法專注和專心思考。

因此,

比起浮淺工作,在網際網路知識經濟時代,深度工作更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

02

我們為什麼必須要 “深度工作”?

可能有人會說,工作已經那麼辛苦,為什麼還要費那麼多腦細胞去“深度工作”,就簡簡單單浮淺工作不香嗎?為什麼要那麼費心費神?

正如馬雲說的:

“有些人因為看到所以相信,有些人因為相信所以看到。”

那些寧願浮淺工作的人,是因為他們還沒看到深度工作的巨大意義和價值,而那些看清了深度工作益處的人早已在享受深度工作帶來的巨大益處。

時代向前發展,未來,一定是那些擁有深度工作能力,並能將其內化為工作生活之核心的人,會取得成功。

無論是高階技術工人,還是超級明星,亦或者是普通辦公室職員,如果你留心就不難發現,那些在職場上混得好的人,大多是懂得深度工作的人。

正如《深度工作》的作者卡爾·紐波特在書中提出:

“深度工作的能力日益稀少,而幾乎同時,其在社會經濟中的價值也日益提升。因此,能夠培養這項技能,並將其內化為工作生活之核心的人,將會取得成功。”

正常工作不香嗎?我們為什麼必須要“深度工作”?

03

深度工作的巨大價值和意義

1.深度工作有著巨大的價值

①深度工作能幫助我們成為新經濟形勢下的職場大贏家

石器時代,掌握工具製法的人成為贏家;

春秋時代,懂得兵法韜略的人成為贏家;

工業時代,懂得技術發明的人成為贏家……

每個時代,總有一些人從時代中勝出,成為人生贏家。

在當今的網際網路時代,由於網際網路帶來的注意力分散,導致越來越多的人用浮淺工作替代深度工作,越來越多的瑣事分散著我們的注意力,導致我們陷入越努力越平庸的惡性迴圈中。

正常工作不香嗎?我們為什麼必須要“深度工作”?

因此,

當下越懂得深度工作的人將越容易從時代中勝出,成為贏家,特別是在職場中。

而要想成為職場大贏家,有兩種核心能力是關鍵,即迅速掌握複雜工具的能力和在工作質量和速度方面都達到精英層次的能力。這兩種核心能力都依賴於你進行深度工作的能力。

如果你沒有掌握深度工作的能力,想要在網際網路時代學習複雜的知識或達到精英水平就會很困難。

②深度工作能幫助我們迅速掌握困難的事物

正如卡爾·紐波特在書中所說:

“想要迅速掌握困難的事物,你必須高度專注,不能有任何干擾”。

正常工作不香嗎?我們為什麼必須要“深度工作”?

我們無論我們想掌握什麼,都不是天生就會的,必須要後天不斷學習並刻意練習。而學習和刻意練習都必須在高度專注的情況下效率才最高。

特別是,

掌握困難事物的關鍵點就在於刻意練習,而刻意練習則要求我們必須在無干擾狀態下保持專注。

研究表明,專注於某一項特定技能,就會迫使某一特定大腦回路在隔離的區域不斷地燃燒。反覆利用同一大腦回路,就能促使少突細胞在這個迴路的神經元周圍包裹髓磷脂,從而有效地固化這種技能。

因此,

要想迅速掌握困難的事物,保持高度專注,避免干擾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我們必須要進入深度工作模式。

③深度工作有助於精英級產出的實現

生產力規律指出,高質量工作產出=時間×專注度

即工作時專注度越高,單位時間裡的工作產出也將最大。

明尼蘇達大學教授索菲·勒魯瓦在其發表的一篇名為《為什麼完成工作那麼難?》文章中提出了一個“注意力殘留”的概念。

即:“當你從某項任務A轉移到任務B時,你的注意力並沒有即時轉移,你的注意力殘留仍然在思考原始任務。如果在轉移工作之前,你對任務A缺乏控制且關注度較低,殘留會尤其濃厚,但即使你在轉移工作之前已經完成了任務A,你的注意力還是會有一段分散的時間。

轉換任務之後處於注意力殘留狀態的人,在下一項任務中的表現通常很差。殘留量越大,表現越糟糕。”

正常工作不香嗎?我們為什麼必須要“深度工作”?

比如,我們平常工作中,被釘釘、微信資訊或者郵件提示打斷,不得不從手頭的工作中暫停,去檢視釘釘資訊或者郵件,自以為沒什麼影響,但其實當我們解決完釘釘資訊或者回復完郵件再回到手頭的工作中時,我們的注意力還有一部分時間是殘留在釘釘資訊和郵件中的,這就會導致我們無法專心全情投入到手頭的工作中,因此處理手頭工作的效率也會大大降低,這就是為什麼同樣的工作時間,有的人產出價值巨大,有的人產出非常低。

這也說明了,

如果你想達到個人巔峰的產出效率,你就需要長時間、無干擾地高度專注於某一工作任務,也就是你要讓自己保持在深度工作模式下,你的個人價值產出才會最大。

2.深度工作有著巨大的意義

深度工作不僅僅可以讓我們從物質上直接獲益,還能讓我們自己變得更加充實起來。

正常工作不香嗎?我們為什麼必須要“深度工作”?

①從神經學角度來看

靠浮淺事務度過的一天很可能會是枯燥、令人沮喪的一天,即使抓住你注意力的浮淺事務看似無害甚至有趣。

但在深度工作模式下,由於我們高度專注於想要達成的目標,這種全神貫注的狀態會完全佔據我們的感官,讓我們忽視那些細微的、負面的情緒或事情,會更容易從工作產出中獲得價值感和滿足感。

增加深度工作時間可以有效影響人腦這臺複雜的機器,多種不同的神經學理論表明,此種影響將使你對工作、生活的意義和滿意度得到最大的提升。

正常工作不香嗎?我們為什麼必須要“深度工作”?

②從心理學角度來看

心流狀態能產生愉悅,而深度工作正是一種非常適合產生心流狀態的活動,

深度工作帶來的心流經歷可以為我們帶來深度的滿足感。

③從哲學角度來看

不論我們從事什麼職業,我們的工作就如同一門手藝,如果我們能精心打磨自己的本領,心懷敬意、謹慎應用,就可以像熟練的匠人一樣在日常職業生活中創造出意義。

但我們都知道,

任何一門手藝或者本領的掌握,都需要完成深度的學習任務,因此,就需要我們深度工作。

從另一方面來說,在事業中擁抱深度工作,透過深度工作培養個人技能,可以使知識工作從令人心煩意亂、心力交瘁的責任變成一件令人滿意的事情。

正常工作不香嗎?我們為什麼必須要“深度工作”?

總結

網際網路時代,也是一個注意力經濟時代。

當下,我們的注意力無時無刻都在被爭相搶奪著、分散著。

你是否常常感覺自己掉入了資訊的汪洋大海,深陷各種資訊的浪潮中無法自拔?

你是否常常感覺學得東西越多,反而越迷茫?

你是否常常感覺每天都忙忙碌碌,但產出甚微?

那是因為你一直都處在浮淺的狀態中。

美國加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企業職員在日常工作中平均每3分05秒就會被打斷一次,而要重新進入工作狀態需要25分鐘左右的時間。

專注力,正在成為這個時代最稀缺的資源之一。

越分散,越低效;越專注,越專業,越專業,則越成功。

真正優秀的人都是懂得為生活做減法,保持專注的人。

願我們都能跨過浮淺工作的坎,進入深度工作的新世界,在深度工作中活出高度專注的美好人生。

正常工作不香嗎?我們為什麼必須要“深度工作”?

Tags:工作深度浮淺產出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