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為什麼秦得天下十四年,漢卻四百年?秦朝滅亡的真正原因竟是這個!

由 張佳瑋寫字的地方 發表于 人文2021-05-08

簡介漢承秦制,但漢就是懂得王霸摻雜著來,沒秦國那麼走極端,是所謂“雜之”——分封郡縣摻雜著,文景之治與民休息輕徭薄賦——所以,漢也比秦,要撐得長一些

秦二世統治了幾年

之前有個秦題材的電視劇在播,所以某雜誌讓我寫了這個。

秦經歷五百餘年奮戰,公元前221年,一統天下。

所謂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真是酷。

可是到始皇帝駕崩於公元前210年,又三年後秦滅。

則奮戰五百餘年,終於一統天下,何其盛哉;而後不過

十四年

,沒了。

此後西漢開國到滅亡,超過二百年;加上東漢,超過四百年。

眾所周知:漢承秦制。

可為什麼

秦得天下十四年,漢卻四百年

類似的問題是:

天下分崩二百餘年,隋一統天下,不到三十年後滅亡;唐繼隋後,綿延近三百年。

秦隋兩個輝煌卻短暫的王朝後,是中國史上最輝煌的漢唐。

這是偶然嗎?

為何秦統一後撐了十四年,漢承秦制卻有四百年?

研究秦,最認真的莫過於漢——類似於唐朝開國,也拼了命地研究隋。懲前毖後嘛,治病救人嘛。

漢朝賈誼有著名的《過秦論》,雖然多少摻雜了點私心,但文章提出的問題,很有意思:

——為什麼秦國可以靠關中之地統一天下搞定六國俊傑,卻被陳勝一個農民一聲吼滅了?

不施仁義

啊!

——什麼是仁義呢?信功臣,親士民,寬刑法,不暴虐。擱現在的話就是:

“別那麼嚴,給點好處唄?”

——兼併者信賴武力,百姓則渴望柔順。安定天下和治理天下,不能用同一種手段。用陸賈勸劉邦的話: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

——如果秦二世裂土分民封功臣,發倉廩賑濟百姓,就沒問題啦!

大概,這就是賈誼給秦國提的意見?

——不該法度太嚴,應該多哄哄老百姓,多哄哄功臣,安撫其他貴族,就好啦!

秦自己內部,也是有過類似意見的。始皇帝那位著名的兒子扶蘇,曾對始皇帝說過:

“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

重法

繩之,臣恐天下不安。”

——六國百姓還沒定心呢;您用重法來解決異端意見,會有問題。

關鍵詞還是:“民心、重法”。

話說,秦之強大,出了名的是商鞅變法。

其舉措不妨歸結成:

重農抑商;削弱貴族特權;實行統一租稅制度;改革戶籍,獎勵軍功;廢除世卿世祿;統一度量衡,統一思想,推行郡縣制。

關於

郡縣制

,多說一句。

唐德剛先生唸叨過,縣最早是個動詞。比如秦國攻下某地,“縣之”,意思是懸著,不封賞。

久而久之,這地方就是上頭直屬了。

封建制是分封,眾所周知;郡縣制意味著:全國各地,

直屬中央

當然這麼做,勢必會得罪各方利益,所以商鞅在秦孝公駕崩後很快被清算,還出了成語“作法自斃”。

秦國後來也頗經波折,但經歷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們的努力,秦國的權力集中了,動員力強大了,成為戰爭機器了。

終於始皇帝奮六世餘烈,完成了大業。

黃仁宇先生在《中國大歷史》裡如是說:

“一般很少提及,秦國實際上得到經濟落後的好處。經濟落後才能強調農業一元,動員起來,專一雷同,內部的凝聚力也強。”

為何秦統一後撐了十四年,漢承秦制卻有四百年?

但聰明如您,一定也看出來了:

這套單一的、嚴酷的、令行禁止的、耕戰立國的做法,很適合戰爭時期。

太平

了之後呢?

時間略長,各方面都開始出問題了。

始皇帝死於出巡途中,其後爆發了宮廷鬥爭。二世登基,趙高餘李斯先殺了蒙恬,再是趙高殺李斯,殺馮劫與馮去疾,終於趙高連二世都殺了——二世死前還糊塗,問其他侍從,為啥不早告訴他:可見他訊息出了大問題。

真是政令不出望夷宮啊!

秦二世當然是昏君,但秦國曆史上庸碌的君王,並不是沒有,怎麼就搞到亡國呢?

大概,先前始皇帝的地位太高了,

萬般權力,繫於一身;一旦駕崩,無可替代。

且始皇帝的存在,只是壓住了矛盾,矛盾本身是存在的;他駕崩了,上下矛盾,自然一起爆發。

先說基層民心。

秦國以嚴刑峻法治天下,不是說這不好:我們現在,不也推崇法治、崇尚平等麼?

但這玩意需要個時間。像商鞅剛變法時,連秦國人自己都說不便,要習慣一段時間。對普通關東老百姓而言,秦國法律太瑣碎太嚴酷了。《史記》裡有所謂:

“囹圄如市,悲哀盈路。”

劉邦入關,第一件事就是與鄉老約法三章,大搞簡化。於是關中父老喜歡他。連被秦國統治多年的關中父老,都歡迎相對

簡易

的法令,何況關東百姓呢?

後來漢承秦制蕭規曹隨是另一回事,但劉邦這麼做得人心,反過來證明秦朝基層人民的心聲:

我們也需要寬一點嘛!

再便是,舊貴族與中層們。

陳勝鬧事,說是揭竿而起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但他立的關東諸國領袖,都是貴族後裔。

項梁項羽起事,所扶保的楚懷王,原本是個牧童。可見當時,貴族後裔,還是有一定號召力的。

然而西漢開國,劉邦以一群沛縣草根為基礎,又收羅天下好功名之士,得了天下。說明還是人民力量大。

當然,劉邦麾下,也有張良這樣的貴族後裔就是了。

這批起事的人,秦國也沒處理好。

早年,秦一度想把幹部隊伍純粹化,不用客籍,被李斯《諫逐客書》勸回來了,但不意味著秦國官僚隊伍,都是上下一條心。

後來關東大亂時,各地到處起兵。除了貴族後裔,還有許多是官僚自發鬧事。比如被項羽殺掉的會稽殷通:項羽若不殺他,他自己也要起來當諸侯了。

大概,這就是秦統一後,又快速分崩的原因:

——嚴酷的法治,從長久來看是正確的,但在當時的條件下,

過於嚴格地迅速執行,容易走極端。

於是陳勝喊一嗓子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自己過半年完蛋了,然而他帶起的星星之火卻燎了原。這是秦沒哄好百姓。

——關東六國諸王完蛋,但貴族勢力沒被滅絕。雖然長期來看,他們會被拍死,但在當時是有幾分號召力的。這是秦沒拉攏好中層。

——秦的決策依靠始皇帝一人,他一死,下頭的矛盾就開始了。

從長久來看,“千載猶行秦制度”是歷史必然。後來也的確是漢承秦制。秦的根本路線是對的。

而立了西漢的劉邦聰明在:

他沒有做得那麼急,策略可以摻雜著,

慢慢來嘛

為何秦統一後撐了十四年,漢承秦制卻有四百年?

相比於始皇帝不分封,劉邦開國時,就先封了些異姓王:韓信啦,英布啦,諸如此類;當然,最後一個個都收掉了。

到劉邦駕崩時,漢異姓王也清得差不多了。

之後文景之治,重視農業,輕徭薄賦,同時繼續收權。

漢景帝把吳楚七國收了,漢武帝就輕鬆了:這才真是大一統了。

歷來都把漢武帝和秦始皇帝說成雄主,因為他們都建立了大一統的功業。

然而漢武帝上臺前,

漢經歷了半個多世紀,慢慢收拾了局面

。所以,漢武帝能跟始皇一樣,搞南北征伐:因為動員力上來了嘛。

這裡又得扯到郡縣制了:秦始皇分天下三十六郡,不分封,很超前。

西漢就沒這麼直接:開國時,有郡有縣,還有封國。犬牙交錯,互相監督,算是個

折中方案。

如果說分封制是拉攏貴族的恩,那郡縣制就是直屬帝王的威。

始皇帝是直接了當,威加海內;劉邦是分封郡縣都有,既追求統一,也給麾下的諸位點甜頭吃吃:

慢慢地收,不要步子太大扯到蛋。

值得一提的是:西漢完了之後,各地許多起事的,都自稱漢室後裔,一呼百應。所以兩漢之間打來打去的,許多都姓劉。光武帝劉秀,只是其中一個姓劉的罷了。

為啥秦完了之後,沒有人自稱秦國後裔,得到大家的推戴呢?

王夫之先生就認為,因為西漢對百姓還不錯,所以到大勢已去時,人民還念西漢的舊恩。

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咯:

秦的政策不是不對,但並不適合在剛統一的生產條件下,就大刀闊斧地全面果斷推行。

相對的,漢用了更多的安撫手腕,付出更多的耐心——用漢自己的說法,就是王道、恩德和仁義,故此得以持久。

所以秦漢制度其實是一回事(所以有些演員一個人就演了秦王和劉邦),但實行的方式不一樣,就決定了後來的結果。

為何秦統一後撐了十四年,漢承秦制卻有四百年?

為何秦統一後撐了十四年,漢承秦制卻有四百年?

後來漢元帝當太子時,柔仁好儒,見漢宣帝用了許多法家做派,不滿意。

漢宣帝吼他:

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

!”

——所謂霸道,就是商鞅跟秦孝公推薦的玩法;所謂王道,就是典型儒家思想。

漢承秦制,但漢就是懂得王霸摻雜著來,沒秦國那麼走極端,是所謂“雜之”——分封郡縣摻雜著,文景之治與民休息輕徭薄賦——所以,漢也比秦,要撐得長一些。

道理其實很明白:

路線與手段,要分清楚。

人不是機器,總有個適應轉變的過程。

大刀闊斧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再上下訊息不通,就會如秦二世,半空炸掉。

慢慢來,摻雜著來,穩健地來,遷就著來,也許還能長久些呢?

Tags:秦國始皇帝劉邦天下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