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湖北學堂樑子遺址發現距今100萬年“鄖縣人”3號頭骨

由 紅星新聞 發表于 遊戲2023-02-06

簡介C區第二至五自然層為該遺址首次揭露的層位,每個層位都分佈一定數量的石製品,共出土83件,包括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石片和搬入礫石(圖3)

頭骨碎了怎麼辦

學堂樑子

(鄖縣人)

遺址位於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青曲鎮彌陀寺村,坐落於漢江北岸,曲遠河口西邊

(圖1)

遺址因於1989、1990年發現兩具直立人頭骨化石(俗稱“鄖縣人”)而聞名

,是一處集古人類化石、古動物化石和石製品三位一體的重要舊石器時代遺址,埋藏人類化石的地層的時代被測定為距今110~80萬年。

湖北學堂樑子遺址發現距今100萬年“鄖縣人”3號頭骨

圖1。遺址位置及地貌

兩具“鄖縣人”頭骨化石出土後,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學堂樑子遺址開展過5次考古發掘

,發掘出豐富的動物化石和石製品。為解決早期發掘與研究所遺留的有關“鄖縣人”確切的體質形態、生存時代和遺址性質等學術問題,併為建設考古遺址公園、活化歷史場景創造條件,經國家文物局批准,

2021、2022連續兩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武漢大學、鄖陽博物館、十堰市博物館等單位,組成多學科交叉的考古團隊,

對該遺址開展新一輪考古發掘與研究。

湖北學堂樑子遺址發現距今100萬年“鄖縣人”3號頭骨

圖2。學堂樑子遺址Loc。1發掘位置

以遺址範圍內的山樑為基本地貌單元分為若干地點,各地點又分為若干發掘區。學堂樑子為第一地點

(Loc。1)

,第一地點又分為ABCDE五個發掘區,總基點為N400E400,布1×1米探方,正北方向

(圖2)

2021-2022年的發掘主要在B、C、E區進行。所有發掘都在自然層內按2~5釐米厚的操作層精細發掘。

C區第二至五自然層為該遺址首次揭露的層位,每個層位都分佈一定數量的石製品,共出土83件,包括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石片和搬入礫石

(圖3)

湖北學堂樑子遺址發現距今100萬年“鄖縣人”3號頭骨

△圖3。C區、E區出土石製品(1。c18 石片;2。c3 石片;3。c14 石核-砍砸器;4。c13 石核;5。e157 石片;6。e31 石片;7。e28 石核;8。e43 石核;9。e117 刮削器;10。e65 兩面器;11。e100 兩面器)

出土石核大部分保留自然檯面,以錘擊法為主要剝片方式;小石片與大石片並存;工具的修理加工方法以錘擊法為主。C區作為四級階地最高點,儲存了最完整的地層堆積,新發現的層位延長了該遺址的地層和文化序列,對於探討遺址完整的地層、年代和文化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B區位於遺址核心區,緊靠出土“鄖縣人”1號和2號頭骨的A區,該區域曾在上世紀70年代土地平整時被削掉3~5米厚的粘土層。新一輪發掘在此共佈設203個探方,發掘面積203平方米。目前共揭露3個自然層,深35~65釐米,未到底。地層情況如圖4:

湖北學堂樑子遺址發現距今100萬年“鄖縣人”3號頭骨

△圖4。B區地層剖面

B區第③層為粘土質粉砂層。出土少量石製品和作為石器原料而搬入的礫石;出土鄖縣人3號頭骨和大量哺乳動物化石,化石大多包裹在堅硬的鈣質結核中。

湖北學堂樑子遺址發現距今100萬年“鄖縣人”3號頭骨

△圖5。B區出土部分石製品

B區出土的石製品主要是石核、石片和少量有二次加工痕跡的石器,另有部分古人類搬運至遺址的石料

(圖5)

。石核絕大部分為自然檯面,單面單向剝片,以錘擊法為主要剝片方式;石片普遍尺寸較小,未見大石片;工具的修理加工方法以錘擊法簡單加工為主。出土的動物化石呈雜亂塊狀或條帶狀聚集分佈;部分骨骼化石保留了原始連線狀態,表明這些化石被原地埋藏或未經過長距離搬動。經初步觀察,動物種類有猴、虎、鬣狗、劍齒象、犀牛、野豬、小豬、貘、鹿、牛等,總體屬於早更新世晚期森林型動物群

(圖6、7)

湖北學堂樑子遺址發現距今100萬年“鄖縣人”3號頭骨

△圖6。B區出土動物化石分佈情況

湖北學堂樑子遺址發現距今100萬年“鄖縣人”3號頭骨

△圖7。B區出土動物化石1肢骨2劍齒象臼齒3貘下頜骨4大型貓科上頜5跗骨

2022年5月18日,在距“鄖縣人”1號頭骨發現33年後的同一天,在相距33米遠的考古發掘地層壁面上,“鄖縣人”3號頭骨面世。

新發現的“鄖縣人”3號頭骨埋藏在B區第③層粘土質粉砂層中,儲存完好,形態清晰,具有直立人的體質特徵

(圖8)

難能可貴的是,3號頭骨形態基本正常,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形,所能提供的性狀資訊比以前發現的兩具頭骨更豐富而真實,會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前兩具頭骨變形的缺憾。

湖北學堂樑子遺址發現距今100萬年“鄖縣人”3號頭骨

△圖8。鄖縣人3號頭骨出土照

發掘所揭示的人類化石的空間位置、埋藏情況和沉積物資訊,以及所展開的地層對比分析皆表明,“鄖縣人”3號頭骨與以前出土的1號、2號頭骨位於同一套地層中。

地貌位置、地層序列和伴生的哺乳動物化石顯示人類化石埋藏於早——中更新世地層中。以前採用電子自旋共振、鈾系法、古地磁方法測年結果指向距今約100萬年,新的取樣和多方法測年將會得出更精確的年代資料

(圖9)

湖北學堂樑子遺址發現距今100萬年“鄖縣人”3號頭骨

△圖9。取樣合集

“鄖縣人”3號頭骨是迄今歐亞內陸發現的同時代最為完好的古人類頭骨化石

,保留該階段人類重要而稀缺的解剖學特徵;該化石處在古人類近200萬年演化歷程的中間和關鍵環節上,為探討東亞古人類演化模式、東亞直立人來源、東亞直立人與智人演化關係等重大課題提供了翔實而關鍵的化石及文化證據。本次發掘的收穫為實證中華大地百萬年的人類演化史,講好東方人類故鄉先民演化和文化發展的故事,提供了關鍵節點的重要依據與資訊。

學堂樑子遺址所在的秦嶺及漢水中上游河谷是我國也是世界非常重要的人類演化聖地。在陝西藍田上陳村附近發現的約212萬年前、非洲之外年代最早的石製品,距今163~115萬年間的公王嶺藍田猿人頭蓋骨,在湖北境內發現的約100萬年前的鄖縣直立人和大約同期的梅鋪直立人、約50萬年前的白龍洞直立人,約10萬年前的黃龍洞早期現代人和150餘處舊石器時代各時段的考古遺址,都分佈在這一地區,構成200萬年以來人類遷徙演化的廊道。

(中國文物報)

編輯 段雪瑩

Tags:鄖縣人頭骨遺址石片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