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大德者必得其位,厚德才能載物,有德才有一切!

由 玩心幫 發表于 遊戲2023-02-05

簡介也就是明白了本心自性,自然就具備了那些德性,所以才說:“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不惑於年齡什麼意思

今天接著來聊聊《中庸》第17章:

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

《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於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大德者必得其位,厚德才能載物,有德才有一切!

前面我們已經講過‘孝’了,無非就是本心自性的自然流露,包括其它“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等等,都可以用本心良知將其“一以貫之”起來。

也就是明白了本心自性,自然就具備了那些德性,所以才說:“

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

但很多人就記住了一個“

孝和弟

”,然後認為儒家最重視孝道。這樣的理解非常片面,然後很多人認為孔子重禮,孟子重仁義。

這都是片面的理解,“

禮者,理也

”,孔子總是提倡禮,是因為禮是符合‘道’的,因為人人不依道而行,所以才制定符合道的禮,來規範激發大家心中的良知。

重禮就是重道,而人人只知道在‘禮’上用功,不明白背後的‘道’。

孟子的仁義也是如此,“

義者,宜也

”。也就是合時宜的事,也就是正確的事,符合天理的事,背後也是符合‘道’的才叫義。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一切外在的品德,都是來源於本心自性的流露,要知道“

心裡頭一切具足

”,因為“

心即道

”。

所以,一個人至仁,也就是‘道’,至義也是‘道’。這裡說“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也是在指‘道’。

大德者必得其位,厚德才能載物,有德才有一切!

那麼這裡的「舜其大孝也與」,也就是在說堯舜是保持中庸之‘道’的。

而“大孝”的‘大’,就是我們前面講“

舜其大知也與

”的‘大’是一樣的意思。

而‘孝’是本心自性的流露,也就是‘道’外在的德性,同時也就是“

發而中節之‘和’

”,而‘和’即是‘庸’,所以前面才說「

庸德之行

」。

正因為‘孝’是符合‘道’的德性,所以這裡說「

德為聖人

」。而這一章的所有內容,重點就在這一句「德為聖人」。

Tags:本心自性必得就是德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