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上博講壇”開講中國古玉器:一件玉器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由 新民晚報 發表于 遊戲2023-02-03

簡介這十件上博所藏玉器分別為:石家河文化小玉人、商代玉龍、漢代蟬形玉琀、戰國龍形玉佩、宋代鸚鵡蕉石紋玉飾、元代春水紋玉帶飾、清代農事圖玉山夏代玉璋、唐代胡人樂伎紋玉帶板、明代雙龍耳乳丁紋玉簋

禮儀尚書管官職免位嗎

君子溫潤如玉。中國玉器經過近萬年的發展,以玉為禮、以玉為瑞、以玉為德三種核心理念流傳至今,成就了舉世無雙的玉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標誌之一。昨晚,上海博物館與新民晚報聯合打造的公益文化品牌——“上博講壇”第三季第5期直播就以中國古玉器為主題,以十件上博所藏玉器為線索,上海博物館工藝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館員,中國文物學會玉器專業委員會會員谷嫻子串起了一箇中國古玉器的極簡發展史。這場直播在影片號“上海時刻”“上海博物館”等播出,吸引數萬網友觀看。

“上博講壇”開講中國古玉器:一件玉器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這十件上博所藏玉器分別為:石家河文化小玉人、商代玉龍、漢代蟬形玉琀、戰國龍形玉佩、宋代鸚鵡蕉石紋玉飾、元代春水紋玉帶飾、清代農事圖玉山夏代玉璋、唐代胡人樂伎紋玉帶板、明代雙龍耳乳丁紋玉簋。

從世界範圍看,人類崇玉的傳統主要集中於環太平洋區,以東亞為突出代表,又以中國最為悠遠和持久。谷嫻子認為,從玉器所體現的時代特徵來看,玉器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這些傾注了歷代匠人心血的古老工藝,凝聚成了一件件能夠抵禦時間和空間摧折的文物,擁有比我們每一個個體更長久的生命力。比如唐代胡人樂伎紋玉帶板,是對西域文化的吸納,也是唐代開放相容的政治文化大背景的一個體現。“‘胡’是一個概稱。唐代時,胡人指西域人。西域自古就是歌舞之邦,人人能歌善舞,樂舞人物出現在中原官員使用的玉帶上是唐代社會吸收西域文化藝術的反映。”谷嫻子說。

“上博講壇”開講中國古玉器:一件玉器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谷嫻子認為,唐代玉器中禮玉的佔比不大,而玉帶正是唐代禮儀用玉中最為重要和最具特色的種類,標誌著使用者的地位尊卑、官職高低。據文獻記載,至唐高宗顯慶元年(656)規定:“以紫為三品之服,金玉帶 十三;緋為四品之服,金帶 十一;淺緋為五品之服,金帶 十;深綠為六品之服,淺綠為七品之服,皆銀帶 九;深青為八品之服,淺青為九品之服,皆 石帶 八;黃為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銅鐵帶 七。”可知唐代三品及以上官員方可使用玉帶。唐代玉帶所用玉料多為和田玉,除了胡人樂舞,還常見裝飾有胡人飲酒、胡人獻寶、胡人持瓶、胡人馴獅或獅子紋等,極具異域風情。

唐代王翰有《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貞觀十四年(640),唐太宗平定高昌,俘獲一批高昌樂師。音樂家祖孝孫遂定唐樂為十部樂,包括燕樂、清商、西涼樂、天竺樂、高麗樂、龜茲樂、安國樂、疏勒樂、康國樂、高昌樂等。龜茲即今庫車一帶,樂器豐富,有豎箜篌、琵琶、五絃、橫笛、篳篥、都曇鼓、毛員鼓、羯鼓、銅鈸、貝,大多傳自波斯、印度和埃及地區。《涼州詞》中的琵琶正是龜茲樂和天竺樂中列首位的絃樂器,而唐代玉帶上樂伎手中常見的演奏樂器除了琵琶,還包括笙、排簫、笛、篳篥、貝、箜篌、鼓等。

“上博講壇”開講中國古玉器:一件玉器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谷嫻子提到,中國玉器工藝的發展在歷經自魏晉至隋代的低谷之後,至唐代開始邁入一個全新的繁榮階段。在唐代開放的大環境下,唐代玉器一改之前以禮玉、葬玉為主的傳統,淡化了儒家賦予玉器的道德內涵和禮制觀念,大膽推陳出新,引入許多寫實的動植物紋樣,創造出許多具有實用性的玉器品種,促使中國玉器逐漸向生活化轉變,對後世玉器工藝的發展起到了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 (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

Tags:玉器之服唐代玉帶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