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官渡之戰:兵精糧足的袁紹,為何會敗於缺兵缺糧的曹操之手?

由 文城歷史紀實觀 發表于 遊戲2023-01-07

簡介袁紹本以為曹操勢力會在幾股力量的圍攻下土崩瓦解,但事實上張繡、劉表等人幾乎都在袖手旁觀,根本沒有起到任何牽制作用

帝國2西班牙厲害嗎

袁紹,字本初。出身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豪門子弟。世家子袁紹在講究門第出身的年代可謂佔盡優勢,年輕時就是東漢末年著名的“西苑八校尉”之一。

但在“成者王侯敗者賊”的傳統語境下,含著金湯匙出生、資本雄厚的袁紹在經歷了官渡之戰的大敗後,在史家以及當時人的眼裡,自然而然地成為紈絝子弟的代名詞。

事實上,袁紹作為一個傳統貴族,其失敗既有一定的必然性,但也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放棄“成王敗寇”的傳統規則,重新審視、評價袁紹,就會得出一個與傳統定性截然不同的客觀結論。

官渡之戰:兵精糧足的袁紹,為何會敗於缺兵缺糧的曹操之手?

在傳統認知中,袁紹不過是個長於富貴之家的膏粱子弟,仰仗自己“官四代” 的深厚背景,有關係有資金,網羅了一群烏合之眾而已。他自己多謀寡斷,行事遲緩,麾下的經理團隊又不團結,這樣的隊伍人數再多也沒有用,遲早要被別人滅掉的。

漢末朝廷失秩,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逐鹿中原。袁紹利用其先天優勢佔據冀州、幽州、青州和幷州(今河北中南部、北京、山東東北部和山西大部),成為綜合實力首屈一指的大軍閥。而他的死對頭曹操 ,當時還很弱小,僅佔有兗州(今山東東南部、河南東部)一地。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著名的官渡之戰中,曹操憑藉其出眾的軍事才能和謀士們高超的智謀籌劃,先用聲東擊西的計謀,取得白馬大捷,旋即後發制人,奔襲烏巢,將袁紹囤積的糧草焚燬殆盡,使袁軍主力不戰自亂,隨後以弱勝強,以寡勝眾,消滅了袁紹的有生力量。官渡大戰之後,袁紹一蹶不振,徹底覆滅只是時間問題了。

官渡之戰:兵精糧足的袁紹,為何會敗於缺兵缺糧的曹操之手?

史載,官渡之戰爆發前,曹操帳下首席謀臣郭嘉就已提出了所謂袁紹有“十敗” ,曹操有“十勝”的論斷。曹操帳下另一位有名的謀臣程昱也提出了曹操具備了四大天然優勢——“度勝”、“謀勝”、“武勝”、“德勝”。這些都足以證明雄才大略的曹操一定會戰勝“稀鬆平常”的袁紹。

可事實上,袁紹如果真的像郭嘉、程昱所說的那麼慫,簡直一無是處,那為何還有那麼多慷慨悲歌的燕趙之士追隨他、擁戴他?袁紹如果真的在整個官渡之戰的過程中錯漏百出,那為什麼從戰端初開到差不多戰事結束,曹操都處於下風,都被他按著摩擦,被他打得幾乎大敗虧輸,差點支撐不住了呢?

官渡之戰:兵精糧足的袁紹,為何會敗於缺兵缺糧的曹操之手?

所以說,歷史都是勝利者寫的 。郭嘉、程昱等人的所謂戰前分析,其實都可以視作曹操僥倖戰勝袁紹後的輿論宣傳或史家的牽強附會之作罷了。實際上,官渡之戰前,袁、曹兩大陣營實力相差懸殊,不論地盤還是兵力,曹操都不是個,他之所以敢於同兵多將廣、糧餉充足的袁紹開戰是因為袁軍發起主動進攻,已經席捲而來,近在咫尺、兵臨城下了,不打不行,只得被動應戰,當時的曹操要是真的有那麼從容淡定反倒令人生疑。

但最終還是曹操贏了,袁紹輸了,而且輸得很慘。綜合史料,你會發現曹操能以弱勝強,擊潰袁紹, 拋開軍事方面的原因外,其實完全另有原因。那麼,袁紹失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總結起來有以下幾方面:

1、“四世三公”的豪門出身,使袁紹過於拘泥於貴族的行為方式

袁紹的貴族作風制約了他,使其無法隨機應變。袁紹出身於汝南巨族,家族中出過好幾位公侯級別的人物,是貨真價實的貴族。

官渡之戰:兵精糧足的袁紹,為何會敗於缺兵缺糧的曹操之手?

史載,當年董卓率西涼兵入洛京,架空獻帝,獨霸朝堂,殺戮士民,欺凌群臣,唯獨對名聲在外的袁紹高看一眼。他曾與袁紹商議廢黜漢少帝改立陳留王(劉辯,即獻帝)的事 。袁紹不同意,說劉漢天下,說臣子不能輕言廢立君王,否則就是忤逆之臣。董卓本是粗魯軍頭,一聽就勃然大怒, 咆哮說:“豎子!天下事豈不決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爾謂董卓刀不利乎”!

袁紹不惱不怒,平靜地說:“天下健者,豈唯董公”?!

董卓破口大罵袁紹,體現了他毫無教養、崇尚暴力的流氓本質。袁紹呢?依舊風輕雲淡,既不急也不氣,一句“天下厲害的人又不止你老董一個”就把董卓駁得體無完膚。即便董卓罵自己“豎子”,自己仍恭稱他為董公,雖然手握佩刀,但出門離去前仍不忘拱手施禮。從史料記載的這段資料來看,袁紹很有教養,很有貴族風度。

官渡之戰:兵精糧足的袁紹,為何會敗於缺兵缺糧的曹操之手?

正是因為出身高貴,袁紹受過良好的教育,講禮儀,講規矩,有原則,有底線,不會幹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陰損之事。但在兵戈擾攘的亂世,這種高貴的品質和行為方式又限制了袁紹。反觀曹操,一代雄傑,作為一個不擇手段的政治投機客,曹操是一個絕對實用主義者,怎麼有效怎麼來,有著比老是端著的貴族更多、更復雜的詭譎手段。

2、袁紹對手下以及諸子管理過於鬆散,放權過於大手

袁紹最鼎盛時佔據著冀、幽、青、並四州之地,轄區內土地廣袤、人口眾多,受戰亂影響不大,經濟較繁盛。這麼大的地盤,袁紹面臨著一個怎樣管理的難題。為了管理好四州之地,他一改秦代制定的郡縣制管理模式,讓4個兒子分別管理4州,因為疏不間親,可以更好地控制4州,同時也有利於發揮獎勵機制、競爭機制,刺激4子在事業上比、學、趕、幫、超,將4州治理的海晏河清。

官渡之戰:兵精糧足的袁紹,為何會敗於缺兵缺糧的曹操之手?

袁紹的設想是好的,但有些超前,這種管理模式有利有弊,最大的弊端是在整體上過於鬆散,不利於集中力量辦大事。而曹操雖然兵力較弱,人數也少,但政令統一,能令行禁止,反而更容易集中力量與強大卻分散的敵人作戰。

3、袁紹對荊州劉表、南陽張繡等反曹力量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袁紹討伐曹操時,為了能更好地克敵制勝,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反曹力量,分別派人去聯合南陽張繡和荊州劉表, 目的是幾面夾擊曹操,這樣幾乎可以穩操勝券。袁紹本以為曹操勢力會在幾股力量的圍攻下土崩瓦解,但事實上張繡、劉表等人幾乎都在袖手旁觀,根本沒有起到任何牽制作用。原因不復雜,劉表和張繡對實力雄厚的袁紹心存忌憚,並不是真心希望袁紹獲勝, 假如袁紹摧垮曹操 ,那麼北方就會出現一個比曹操勢力還要龐大的軍事集團,自己就會成為下一個被滅的目標。所以,袁紹和曹操打得熱火朝天時,劉表坐山觀虎鬥,按兵不動。史載:“表許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指曹操),欲保江、漢間,觀天下變”。

官渡之戰:兵精糧足的袁紹,為何會敗於缺兵缺糧的曹操之手?

劉表雖然答應了助袁攻曹,但從未出兵北上,同時也不幫助曹操,他只想保住荊州,靜觀天下形勢的變化。張繡則更乾脆,率軍投降了曹操。反曹勢力一點不齊心,各懷鬼胎,打亂了袁紹的作戰計劃,更增加了戰場上的變數。

貴族袁紹重契約,守然諾,對劉、張抱有幻想,但這些口頭約定對劉表、張繡等擁兵自重的軍閥來說不過是廢紙一張,根本不值一提,更不要說遵守了。

4、許攸的投降是扭轉戰局的關鍵,更是壓垮袁紹的最後一根稻草

縱觀整個官渡戰役,袁紹的10萬大軍一直所向披靡,勢如破竹,而曹軍則節節敗退。特別是曹軍被袁軍團團包圍在官渡時,敗局似乎已經註定,但曹操最後竟然奇蹟般地鹹魚翻身,主要就是袁紹帳下重要謀士許攸前來投降。許攸帶來了袁軍佈防情況、囤積糧草的準確位置等絕密軍事情報, 曹操大喜過望,力排眾議,根據許攸提供的情報,派出一支精騎, 奔襲數百里,直搗烏巢,大敗淳于瓊,焚燒了袁紹囤積的軍糧,使袁軍不戰自亂。因此,許攸的降曹之舉事關整個戰事的成敗。

官渡之戰:兵精糧足的袁紹,為何會敗於缺兵缺糧的曹操之手?

那麼,在袁紹那兒幹得好好的 許攸為何會降曹呢?《三國志》說:“紹謀臣許攸貪財,紹不能足,來奔” 。許攸貪財,且貪得無厭,袁紹無法滿足他,所以他投降了曹操。或許曹操知道許攸貪財好貨,於是用重金收買了他。曹操和許攸是兒時的玩伴,對他的性格特點自然很清楚,於是在屢戰屢敗、兵陷絕境的情況下,憑藉過去發小的關係,用大量金銀財寶把許攸收買了過來。這絕不會是袁紹對許攸不好,逼其出逃。

5 、過於在意麵子,贏得起輸不起的脆弱心理素質加速了袁紹集團的徹底崩潰

袁紹身為貴族,很看重尊嚴,過於好面子。明明是一場以大搏小、以強對弱非對稱性戰爭,最後卻被兵微將寡的曹操擊敗。正是因為過於看重顏面,袁紹在兵敗官渡後不久就抑鬱成疾,一病而亡了。袁紹死後,幾個兒子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態,又手足相殘,爭權奪利,所以沒多長時間就被曹操一一剿滅了。

官渡之戰:兵精糧足的袁紹,為何會敗於缺兵缺糧的曹操之手?

如果袁紹能想開些,心胸再豁達些,歷史或許還有被他改寫的可能。

因為官渡雖敗,損失了數萬人馬,但其實力尚存,還沒到傷筋動骨的地步。檢索史料, 可以清晰地看出,冀州、青州大部雖被曹操奪佔,但幽州、幷州幾乎完好無損。

袁紹大可以依靠這兩個州盤踞北方,與曹操相持,養精蓄銳,招兵買馬,擇機東山再起。但袁紹卻再也無力振作起來,帶著他最為看重的貴族尊嚴和貴族虛榮遺憾地告別了人世。在這點上,他遠不如曹操,赤壁之戰被周瑜燒得幾乎全軍覆沒,狼狽萬端之際仍然能摸著燒焦的鬍鬚呵呵一笑, 大有“心若在,夢就在,大不了從頭再來” 的沖天豪氣。曹操輸了多少次仍率僕屢起,袁紹只輸了一次就死去了。有時候,貴族還真的比不了梟雄。

Tags:袁紹曹操許攸貴族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