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不是在田裡,就是在去稻田路上的袁隆平:希望人們不要浪費糧食

由 曼巴婉瑜 發表于 遊戲2021-12-06

簡介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有一個袁隆平,他的夢想是讓全世界都能夠種上他的超級雜交水稻,願世人都有糧食可吃

浪費的糧食可以養活多少人

今天是2021年5月22日星期六,心驚膽戰的一天,一覺醒來便聽到了這個令人痛心的噩耗,袁隆平——那個養活了全中國十幾億人民的老爺爺逝世了……頓時眼淚在眼眶裡打轉,然而我哭著哭著又笑了,官方竟然闢謠這是假訊息了,雖然很生氣,但更多的是慶幸!可是就在午休時間,令人頭皮發麻的訊息又傳了過來,13點07分袁隆平因病醫治無效,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不是在田裡,就是在去稻田路上的袁隆平:希望人們不要浪費糧食

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有一個袁隆平,他的夢想是讓全世界都能夠種上他的超級雜交水稻,願世人都有糧食可吃。世界人民總是評價袁隆平為“世界糧倉”。他成就了世人一日三餐,米香瀰漫,今日自己卻離開了,所有飽食者應當常憶袁老……

不是在田裡,就是在去稻田路上的袁隆平:希望人們不要浪費糧食

1

袁隆平出生於1930年的北平,在十幾歲時親眼目睹了路有餓殍,裙布荊釵,窮困潦倒的中國後,便在心中暗自發誓,一定要為危難時期的祖國奉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於是,他便放棄了父母早已為他規劃好的前途,一頭扎進農學院,專心致志地做起了研究。在此後的時間裡,哪怕試驗田多次被破壞,哪怕秧苗被人扒出來扔掉,被人嘲笑譏諷,甚至被罵成是瘋子,也沒能讓他有絲毫的動搖。

不是在田裡,就是在去稻田路上的袁隆平:希望人們不要浪費糧食

1964年的那一天,炎炎的烈日高懸當空,他依舊在試驗田裡工作,用放大鏡觀察類十四萬株稻穗後,發現第一株是雄性不育株,於是三系法構想(三系即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系法主要是用於配套不育系育種。)誕生了。

不是在田裡,就是在去稻田路上的袁隆平:希望人們不要浪費糧食

這次的發現,讓他首次感受到了希望的光芒,他利用七年的時間,輾轉多個省市調研取樣,趕路時,坐在火車上的他,也會把種子綁在腰間,利用自己的體溫來催近種子發芽。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辛勤付出有回報,1973年,他發現了一株花粉敗育的野生稻。南優一號,矮優,威優,汕優等相繼問世,平均畝產高達500公斤,700公斤,917。7公斤,1065。3公斤。這些精準龐大的數字背後,都是一些脫離飢餓的中國人。

不是在田裡,就是在去稻田路上的袁隆平:希望人們不要浪費糧食

袁隆平讓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在生產上利用水稻雜交成功的國家。如今,袁老爺爺已經功成名就,還步入了“90後”人群的隊伍裡,但他仍然不是在稻田裡就是在去稻田的路上。“不是在稻田裡就是在去稻田的路上”是我對袁老爺爺印象最深刻的描述。記得第一次在課本上認識袁老爺爺時,老師也強調說過這句。我覺得這句話最能夠體現他的堅持不懈與辛酸努力。能有多少人可以做到這麼長時間一心一意只為一件事堅持奮鬥呢!

不是在田裡,就是在去稻田路上的袁隆平:希望人們不要浪費糧食

袁隆平爺爺說過“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能絆倒一個國家”。他之所以如此拼命只是為了不想看到自己的祖國再次被糧食絆倒。一直到了現在,當有人問袁隆平“您是不是特別害怕,再次看到幾十年前中國人民食不果腹的日子?”時,他終於可以胸有成竹地說出“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在袁隆平爺爺的眼睛裡水稻就是他的孩子,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不是刷牙洗臉,而是下田觀察,就算剛做完眼睛手術,就算肺部嚴重感染,每天都要打三次針,去稻田的路上他從未缺席。他把自己的命運與水稻緊緊聯絡在一起。日積月累,廢寢忘食……終究因過度勞累,使身體器官衰竭,無法搶救,逝世於今日。

不是在田裡,就是在去稻田路上的袁隆平:希望人們不要浪費糧食

2

所謂“英雄枯骨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如今這個時代裡,網際網路帶給最快的訊息,最新的報道,但人們最關注的卻總是娛樂圈裡明星的離婚結婚那些事兒,默默為科研做貢獻的科學家們,默默鎮守邊疆的英雄戰士們,他們從來不需要蹭新聞熱度,又有多少人能記得他們認出他們呢?甚至很多人覺得不認識他們很正常。

不是在田裡,就是在去稻田路上的袁隆平:希望人們不要浪費糧食

還記得袁隆平的抖音賬號開通後一條影片沒發漲粉過千萬,科學家無人問嗎?一線明星也不見得都有這號召力吧?娛樂明星自然是需要新聞熱度的,但性質是完全不一樣的。關注他們,給他們熱度,會讓他們越來越紅,賺的錢也就越多,但關注這些研究人員,一線人員不會讓他們有一絲額外的收穫。許多人尊稱袁隆平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因為有了他中國人民才吃飽了飯。還說“吃飯靠兩平”,這絕對是對袁老的高度肯定。

不是在田裡,就是在去稻田路上的袁隆平:希望人們不要浪費糧食

3

有記者在袁隆平生前採訪他,問袁隆平爺爺的還有什麼夢想,袁隆平爺爺沒有說話,只是給主持人看了一整紙條,上面寫著“希望人們不要浪費糧食”。他,幾乎和糧食“爭鬥”了一輩子,沒有人能比他更清楚粒粒米飯皆汗水,不惜糧食當自悔。

不是在田裡,就是在去稻田路上的袁隆平:希望人們不要浪費糧食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光碟行動”是人們愛惜糧食、反對浪費的表現,弘揚了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也培養了新的生活觀、消費觀,值得大力提倡和踐行。

不是在田裡,就是在去稻田路上的袁隆平:希望人們不要浪費糧食

小小的餐桌上,它承載的不僅是人類的生生不息,更是傳承著一種餐桌文化。希望人們每次想浪費糧食的時候都能想到無論是颳風下雨,還是酷暑炎炎,稻田的某一角,都會有一個老人的孜孜不倦的身影,那就是我們偉大的“雜交水稻之父”。

Tags:袁隆平稻田糧食老爺爺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