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人生多半困苦,如何才能幸福?關鍵在於“止”上功夫!道德經32

由 經典解說 發表于 遊戲2021-09-13

簡介本章主要講述“知止可以不殆”在現實治國管理中的應用,也可以說這是老子根據無為之道在現實中的妥協方案

純真質樸的意思是什麼

文/經典解說

人生多半困苦,如何才能幸福?關鍵在於“止”上功夫!道德經32

經典解說,讓你有點收穫!

01

第14期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二章

立足經典,品百味人間,你會收穫人間四月天。上一章講到了

貴右的兵禮

。今天我們和大家分享的是

老子道德經第32章

相關內容

這一章我們講講

知止不殆的智慧,

大家請看原典

【原典】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02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這句話的意思是,“道”永遠是無形且用語言無法準確定義的。它常處於真樸的狀態,雖然微小而隱微,但天下沒有誰能讓它服從自己。君王若能依照“道”的原則治理天下,萬民都將自動向你靠攏,歸順。

這裡老子指出道是

無形無名

的,又是

淳樸自然

的存在。這兩點都是道的特徵。

為什麼說“

無名”呢

?老子在第二十六章中說過“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

。”老子其實也不能給出準確的定義,也只是勉強把道稱作道。這裡的道,是“非常道”,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道。因為它是“無狀之狀,無相之象,是為恍惚”,它無形無象,給人一種恍恍惚惚的感覺,說它存在吧,又難以捕捉。說它不存在吧,有可以有那麼一絲感覺。就好像做夢一般,真實有虛幻,虛幻又真實。

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

”又怎麼去理解

?其實這裡的“樸”是類似於道的無名存在,它代表了一種純真質樸的狀態。如果人要得道,就要學習這種

純真質樸

。因為這種

純真質樸

是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很低,讓自己顯得非常非常渺小,渺小到近乎“

”。

但是這種

純真質樸

並不是真正的渺小,而是“

知白守黑

”。也就是自己的內心明明強大光明,空靈純淨,卻喜歡把自己隱藏起來,默默付出,而不被人所知。有點像無名英雄,做好事不留名。就是因為他把自己的姿態放到很渺小,已經無法再渺小了。自然就沒有什麼臣服的說法了。所以說“

莫能臣也

”,“

得不能再

”了!

所以說“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君王如果真的得道守樸,那麼他就是合於道。因為別人無法讓他稱“臣”,因為他“

得不能再

”了,只能作王。人民自然而然需要他,歸順他。

接下來老子用一個貼切的比喻來形容,這種“

君王得道守樸,百姓自然而然的歸順

”的奇妙狀態。

人生多半困苦,如何才能幸福?關鍵在於“止”上功夫!道德經32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二章

03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這句話的意思是天地間陰陽之氣交合而降下雨露,人們不必君王下令就能自發將其均衡分配。老子在這裡用天降甘露來作比喻,指出這種

無為自然

的幾個特點,即

潤物細無聲,自然而然,均衡不偏

這裡的

天降甘露就像君王無為治國的管理方式。而甘露不需要人民去祈求,他會自然而然降下福澤,因為一切都是自發的。人民也會自然分配這種福澤。

以上兩段,講述的都是

理想狀態下

的情況。這是一種老子設想中的理想社會——

小而美,沒有階級和等級之分,君王也只是名義上的管理者

。有點類似於馬克思所構想的共產主義社會。

但是現實情況並非這樣理想,那麼應該怎麼來對待處理呢

?老子進一步進行了闡釋。

人生多半困苦,如何才能幸福?關鍵在於“止”上功夫!道德經32

04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這句話說的是,自從天地創生,萬物生髮繁衍以來,人們開始依據事物的不同外形特點,給予事物相應的名稱(職位)。於是產生了各種名稱(職位);名稱(職位)確定下來之後,就應懂得適可而止。懂得適可而止,就可以遠離錯誤和危險。

這段話

表面

在陳述天地開闢

萬物發展之後,人們依據事物外形,給事物起名。

老子的實質意思

是在說,朝代興盛之後,封官立名之事。也就是

國家設立官職尊卑、高低和大

小,以更好地對民眾進行管理。這種按職立名的管理方式,才是當時的真實情況。與這個

形成反例

的是

二十八章

說的“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

但老子強調,

要適可而止

。為什麼要適可而止?因為,職位分的越細,管理起來反而越複雜多變,容易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麻煩和錯誤為什麼會接踵而來

?因為它

違背

了作為

之根本的

樸(純真質樸、渾然一體的狀態)

。而“知止”的做法就更接近

。所以說“

知止可以不殆

”。

這裡的

就是

要掌握好分寸,千萬不要過分,太過就會不及

!所以面對實際情況,應該

知止,方能不殆

接下來老子用

兩個比喻

來告訴我們

的關係。

人生多半困苦,如何才能幸福?關鍵在於“止”上功夫!道德經32

05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這句話的

前半段應該是說反了

,所以此段話應該改為“

譬天下之在道,猶川穀之於江海

。”即,就好像天下與大道的關係,又好比川穀流入江海。注意這裡的

谷並非山谷之意。而是山谷中產生的溪水

這裡老子用形象的比喻指出了

的關係就像是天下與大道的關係,就好比川穀流入江海。

前者是末,後者才是本

。重要性相當於樹的枝梢和樹根。

本章主要

講述“

知止可以不殆

”在現實治國管理中的應用,也可以說這是老子根據

無為之道

在現實中的妥協方案。

人生多半困苦,如何才能幸福?關鍵在於“止”上功夫!道德經32

06

經典感悟——“知止”的智慧,清心寡慾,適可而止。

首先我們要明確

止並不是靜止不前,也不是急功冒進,而是動靜相宜的穩步求進。

《大學》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

在止於至善。

這裡的

“止”也是持久穩步去實踐、去進取的意思。

下面我們舉一個案例。

美國第九任總統威廉·亨利·哈里遜出生在一個小鎮上,他是個文靜又怕羞的孩子,人們都把他看做傻瓜,常捉弄他。

他們經常把一枚5分硬幣和一枚1角硬幣扔在他面前,讓他任撿一個,而威廉總是會撿那個5分的,大家都不理解而嘲笑他。

有個人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會有這種傻瓜,想要一探究竟。於是依葫蘆畫瓢,也拿出兩個硬幣,一個1角,一個5分,叫威廉任選一個,結果威廉真的挑了5分的硬幣。那個人覺得非常奇怪,便問威廉:“難道你不會分辨硬幣的幣值嗎?”

威廉小聲對他說:“若我選擇了1角錢,那麼下次就沒有人和我玩這遊戲,結果我會連1分錢也得不到。”

這就是威廉

懂得“知止”的智慧

。如果

他急功冒進

,選擇的是1角錢,那麼就不會有人願意和他玩這種遊戲,而他得到的,也只有這1角錢!

相反

,如果他

適可而止,

每次選擇5分錢,把自己裝成傻子,別人就會放鬆警惕,覺得他很滑稽可笑,就會不斷地有人來逗他,於是

傻子

當得越久,他得到的錢也就越多,最終他得到的,將是1角錢的若干倍!

這就是動靜相宜的穩步求進,如此獲得了更加持久的收益。細水才能長流!

因此,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妨向那“傻小孩”看齊——不要1角錢,而取5分錢!

人要知足,知足才能常樂幸福;人不能自滿,自滿則溢,反而難以持久進步。所以做人要留有餘地,有所剋制,懂得進取也要適可而止,過剛易折!

所以說,人生多半困苦,如何才能幸福?

關鍵在於“止”上功夫

感謝你的觀看!今天的分享就到這了。如果你有所收穫,還請多多點贊、分享轉發!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經典解說

今日問題:你有哪些

“止”上功夫

?歡迎留言。

人生多半困苦,如何才能幸福?關鍵在於“止”上功夫!道德經32

下期再見

用暴力解決問題,害人害己,不如和氣處理,才大吉大利!道德經31

為人處世須緊守五個“勿”,未雨綢繆,給自己留條後路!道德經30

若能做到三個“去”,會少走很多彎路,才有前途!道德經29

老子說的“善行”,並不是你想象中的善行!道德經27

Tags:知止老子適可而止道德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