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幫助英宗復辟冤殺于謙,被世人比作秦檜的徐有貞,到底是什麼人?

由 歷史戰爭 發表于 遊戲2021-08-02

簡介京城保衛戰以明朝的勝利告終,大明朝沒有滅亡,于謙成為英雄,被世人景仰,主張南遷的徐有貞則成為笑柄,朝中人人都來踩他一腳

步將是什麼

中國古代歷史上最著名的冤案當屬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殺岳飛,而明朝也有一個冤案可以與秦檜冤殺岳飛案相提並論,它就是徐有貞以“意欲”冤殺于謙。

幫助英宗復辟冤殺于謙,被世人比作秦檜的徐有貞,到底是什麼人?

正因為一手炮製了這個臭名昭著的冤案,徐有貞被世人比作秦檜,那麼,歷史上的徐有貞到底是什麼人,他又為何非殺于謙不可?

用一句話來概括徐有貞,那就是“一個會點科學的狡詐政客”。科學家、玄學家、政客,這些風馬牛不相及的標籤,卻同時存在於徐有貞的身上。

徐有貞是正統科舉出身,不過他對於在當時很不入流的天文、地理、水利卻很感興趣,造詣很深。

徐有貞一生中最大的貢獻是治理了黃河,造福於萬民。

黃河是中國古代王朝的一個老大難問題,歷朝歷代都花過大力氣治理黃河,但黃河水患仍一直存在。明景帝朱祁鈺在位期間,黃河水患頻發,他派了很多官員前往治理,但始終沒有平息水患。

景帝覺得總這樣下去不是個事,就讓大臣們推薦一位治河能臣,大家異口同聲,說這事非徐有貞不可。徐有貞確實不負盛名,在治河方面,他算是半個專家。

幫助英宗復辟冤殺于謙,被世人比作秦檜的徐有貞,到底是什麼人?

徐有貞對於地理、水利、天文都有所瞭解,他到實地進行考察以後,決定開鑿支河,以疏塞浚並舉的方法治理黃河的水患。治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徐有貞親自督導了五百五十餘天,終於完成了治河工程。客觀地講,在這方面,徐有貞對於國家和百姓是有功勞的。

景帝看徐有貞治河這麼厲害,便打算讓他成為治河專業戶。徐有貞剛回到京師,景帝就讓他前往山東治理洪災。徐有貞的態度還是一樣,得開支河。然而山東洪災已經十分嚴重,有官員認為再開支河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洪災,景帝一聽也開始拿不定主意。

為了讓景帝放心,徐有貞現場給大家做了一個實驗。徐有貞找來兩個大小相同的水箱,裡面裝上質量相等的水,一個箱子開一個大孔,另一個箱子開五個小孔,大孔的面積是五個小孔面積之和。結果,開了五個小孔的水箱先一步將水放完。

其實,這正是水力學上的水箱放水實驗,法國科學家和美國科學家都曾在19世紀做過類似的實驗,但徐有貞的實驗早他們四百年。

如果沒有後來的事情,徐有貞可能會成為像張衡一樣千古流芳的科學家。

可惜,徐有貞這位科學家,往好了說是加了點玄學,往壞了說是有點神經質,裝神弄鬼。

明英宗御駕親征前,徐有貞夜觀天象,發覺凶兆,他立刻讓妻子帶著全家人搬到南方,妻子不願意,徐有貞大罵道:“你想成為韃子的女人嗎?”結果,徐有貞的妻子剛到南方,土木堡之變的訊息就傳了過來。

幫助英宗復辟冤殺于謙,被世人比作秦檜的徐有貞,到底是什麼人?

奪門之變前徐有貞也焚香祝天,說道:

“事成,社稷之福;不成,家族之禍矣。歸,即人;不歸,即鬼。”

(《立齋閒錄·卷四》)

截止到這裡,徐有貞的形象還不讓人討厭,他最多算是一位信奉玄學又懂點科學的朝中大臣,只可惜,歷史上的徐有貞,還有另一面。

徐有貞曾與門客一起飲酒,門客問徐有貞何等人才能作宰相,徐有貞答曰:“

左邊堆數十萬金,右邊殺人流血,而目不轉睛者,真宰相也

。”

實際上,徐有貞就是這樣的人,在他的心中,錢財也好,生命也罷,都是往權力頂峰攀登的階梯。

徐有貞一生都渴望權力,貪戀權力,危難關頭卻又缺乏魄力。

當土木堡之變發生以後,徐有貞嚇得半死,主張放棄北京,朝廷南遷。為了讓自己的話更有信服力一點,徐有貞還大言不慚地說這是自己夜觀天象得出的結論。

沒曾想一位太監都比徐有貞有骨氣,沒等徐有貞把話說完,太監金英就將他訓斥一番。兵部侍郎于謙也站了出來,堅決反對南遷,並說主張南遷的人都應該斬首。

在大時代的波瀾壯闊下,于謙的高大和徐有貞的懦弱形成鮮明的對比。

徐有貞受不了這份對比,于謙成功保衛了京城於所有大明人都是一件幸事,唯獨徐有貞接受不了這個事實。

京城保衛戰以明朝的勝利告終,大明朝沒有滅亡,于謙成為英雄,被世人景仰,主張南遷的徐有貞則成為笑柄,朝中人人都來踩他一腳。

于謙其實並沒有針對過徐有貞,否則徐有貞也活不到奪門之變的時候,可是在徐有貞的心目中,于謙是他無法升官的原因。

在朝中多年,徐有貞的功勞只有治河、治河,還是治河,想要透過治河爬上權力的巔峰,徐有貞覺得此生無望了。

可是徐有貞又不甘心就這樣結束,他望向被眾人敬仰的于謙,心中滿是羨慕嫉妒恨。

所以,當石亨找到徐有貞,問他願不願意幫助被軟禁的明英宗復辟的時候,徐有貞答應了。

奪門之變成功了,這場宮廷鬧劇以英宗成功復辟告終。

幫助英宗復辟冤殺于謙,被世人比作秦檜的徐有貞,到底是什麼人?

徐有貞的夢想也終於實現了,由於政變有功,英宗將他升為兵部尚書,進內閣參與事務。徐有貞剛上位,就將於謙下獄,罪名是謀反。連昏庸的英宗都知道于謙是功臣,是賢臣,不忍心殺害,徐有貞卻踩上了最後的一腳:“

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

。”

徐有貞誣陷於謙的罪名經過調查沒有實據,連主辦大臣都覺得於謙無罪,但徐有貞卻非要于謙死,他對主辦大臣說:“雖無顯跡,意有之。”

“意欲”便是莫須有的罪名了,于謙不死也得死。

徐有貞如願以償地登上權力寶座,成為內閣首輔。可是在天下人心中,過去那個治河有功的徐有貞死了,現在這個冤殺于謙的徐有貞是個大奸臣。

徐有貞聯合石亨陷害於謙,于謙一死,石亨又馬上讓徐有貞嚐到了被陷害的滋味。儘管徐有貞撿回了一條命,但他一輩子再沒有得到啟用,老死於家中。

徐有貞本可以活出屬於自己的光彩,但他的眼中只有于謙,他殺了于謙,可於謙的陰影始終籠罩在他的頭上。徐有貞一手製造了時代的悲哀,也製造了自己的悲哀。

參考資料:

《立齋閒錄·卷四》

《明史·徐有貞傳》

Tags:徐有貞治河于謙冤殺景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