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乾隆挖出一座前朝古墓,石門上書八個大字,嚇得他連忙把土蓋回去

由 俟河之清 發表于 遊戲2021-06-29

簡介▲乾隆劇照乾隆下令修繕明朝陵墓,趁此機會偷樑換柱,將金絲楠木佔為己有

石門一號多少錢

引言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是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在《不第後賦菊》一詩中所作,可見當時的平民起義豪情正熾,只待衝破長安,一改乾坤時局。

縱觀歷史長河,我國不乏揭竿而起的義士,但其中成功的例子屈指可數。除漢王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外,鮮有成功者。

明末闖王李自成也算其中代表人物了,他因不滿明朝統治,帶領起義軍攻入北京城,逼得崇禎皇帝在煤山吊死。

由此明朝統治被農民起義推翻,但李自成還沒在龍椅上坐穩就被吳三桂連同清軍趕走,隨後在逃亡路上被亂軍殺死。之後清朝入關,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乾隆挖出一座前朝古墓,石門上書八個大字,嚇得他連忙把土蓋回去

▲李自成劇照

01

清朝統治階級主要是滿族,然中華大地上千百年來漢族人居多。為了鞏固統治,清朝採取了許多措施來促進滿漢融合。起初清朝對漢族採取高壓統治,直到康熙時期才漸漸放寬政策,由高壓改為安撫。此後更是逐步融合,達到了滿漢一家親。

由於明清兩朝共用一都,京郊也埋葬著歷代明朝皇帝的墳墓,為了不加劇滿漢之間的矛盾,清朝統治者並未對明朝皇陵大肆破壞。連紫禁城也僅僅是翻修一邊,並未做大的改動。

清聖祖康熙帝繼位後,為了加強民族融合,他率先帶領文武百官祭拜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並行跪拜禮表示清朝對前人的緬懷和尊重。

除康熙外,乾隆皇帝也曾前往明朝陵墓祭拜。但他嫌朱元璋陵墓位置太遠,所以就近選擇京郊的明朝十三陵進行祭拜。

乾隆挖出一座前朝古墓,石門上書八個大字,嚇得他連忙把土蓋回去

▲明朝十三陵外景

明朝十三陵是明朝規模最大的皇陵,俗話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明太祖朱元璋打下天下後,在生活上十分節儉,但其兒子朱棣卻喜歡享受生活,所以明朝十三陵最大的墓殿非朱棣所有。乾隆也願意來此祭拜,不僅因為此處離城內較近,還因為朱棣的墓殿十分奢華讓人歎為觀止。

此殿號稱享殿,由金絲楠木打造,進入墓殿後香氣撲鼻,蛇蟲不敢靠近。連堂堂乾隆帝在看到殿內壯觀景象後也心生羨慕,一度想要將其佔為己有。

02

乾隆祭拜回宮後夜不能寐,他決心把朱棣墓殿中的金絲楠木全部拆除,留給自己百年之後。但這一想法提出後,很快就遭到了大臣的反對,因為《大清律》有規定擅挖明墳者死罪。乾隆聽到後只能暫時作罷,畢竟祖宗律法自己也不敢違背。

可這金絲楠木一日不到手,乾隆帝就一日不得安穩,於是他又想到一計——修陵。

乾隆挖出一座前朝古墓,石門上書八個大字,嚇得他連忙把土蓋回去

▲乾隆劇照

乾隆下令修繕明朝陵墓,趁此機會偷樑換柱,將金絲楠木佔為己有。起初負責修陵的大臣並不知道乾隆意圖,他們發現明墓雖年代久遠,但裝飾擺設少有損毀,根本不需要修建。但隨後他們聽說了乾隆心儀墓葬中的金絲楠木,於是藉機提出修繕墓殿,將殿內的高檔金絲楠木換為一般木頭。此舉正合乾隆心意,於是欣然同意將這些楠木紛紛抬回自己陵墓內,留作後用。

03

修完陵墓後,乾隆一時興起還在朱棣墓前寫了段感想:“明之亡非亡於流寇,而亡於神宗之荒唐,及天啟時閹宦之專橫……闖賊乘之,而明社遂覆,嗚呼!有天下者,可不知所戒懼哉?”

大意是諷刺明朝滅亡皆是寵信奸佞,咎由自取,若是朱棣泉下有知定會氣得從墓中跳起。其實每個朝代的興衰都有其特點,清朝覆滅也是因為統治階級過於自大,故步自封造成的。

乾隆挖出一座前朝古墓,石門上書八個大字,嚇得他連忙把土蓋回去

▲明十三陵朱棣銅像

傳說在乾隆為自己選墳時還出現過一件趣事。當初乾隆帝看上了海淀園的一塊地,打算在這裡修園子。沒想到修著修著挖出一座明朝娘娘墳,乾隆心想自己貴為天子,還怕這前人墳墓嗎?

於是他想要鳩佔鵲巢便命人繼續挖,大臣們都在勸阻祖宗有規定,不能破壞前朝墳墓。乾隆本想停手,但聽到臣子拿祖宗規矩來壓他就更加氣憤了,連夜派人把墳墓挖出來。

結果眾人挖到一半出現了一座石門,門上寫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乾隆本來就有點心虛,看到這八個字後更是嚇壞了,趕忙命人把墳墓填埋,從此再不提修園子的事。

乾隆挖出一座前朝古墓,石門上書八個大字,嚇得他連忙把土蓋回去

▲明朝娘娘墳

結語

《論語》中曾提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我們對前人也應當心懷敬畏之心,冒犯前人墳墓還是不大可取。畢竟,常懷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

參考資料:

《論語》

《不第後賦菊》

Tags:乾隆明朝朱棣楠木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