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食

魏新:北坦,濟南美食寶藏地

由 齊魯晚報網 發表于 美食2023-01-09

簡介過去的北坦1994年的北坦 小巷可以走車老濟南叫這條街是“北壇大街”街巷裡一度風靡的“黃面的”離街巷不遠的北關老火車站1981年的 北關路上,左邊就是著名的“生產渠”2006年街上的垃圾樓2006年, 北壇大街夏日2008年,街上的居民在看

香園炸雞創始人是誰

萊蕪劃歸濟南之前,濟南最有特色的吃食,天橋區最多。

不管是在圍著制錦市數次遷移的孟家扒蹄,還是天橋西北角的週記扒雞,包括清河的把子肉、北園的銅鍋涮肉等等,就算有人感嘆今不如昔,其口味也超過了大多數“網紅”。畢竟,沒網的時代,他們就開始“紅”了,一直“紅”到了今天。

天橋區的美味,北坦最集中,其集中程度令人髮指,食指大動的指。

早餐,三職專附近,有名號的甜沫就有焦家和李家。我沒喝到過焦家。去過幾次,焦家都已經收攤了,李家還剩那麼幾碗,我一邊喝,一邊看他們收攤。

賣甜沫的,只賣甜沫,要吃別的,可在附近買。方圓百十步,有家煎餅果子排隊很長,想必不差,還有幾家炸油條和雞蛋包的小攤,都過得去。最有名的,是北坦糖果子,也就是加糖的大油條,別具一格。有時我傍晚路過,還會去那裡的李記涼拌菜,很小的攤位,進門老闆就發個鐵盆,讓客人自己在架子上選菜:海帶、青椒、藕、麵筋……看好什麼就夾什麼,一併交給老闆,老闆倒進另一個盆裡,辣椒、蒜泥、麻汁、雞精、香油,邊顛邊攪,如潑墨作畫。其實,這種拌菜曾遍佈濟南大街小巷,但水準參差不齊,衛生多讓人堪憂,就越來越少了,李記這一家,菜洗淘的乾淨,料拿捏的到位,從舌尖到胃腸,都讓人舒適,不容易。

午餐,在北坦會有很多選擇。不過,吃仁和包子得早去。這家經營了三十多年的包子店每天只進十袋麵粉,從早晨到中午,半天時間就打烊。

仁和包子面好、餡好,名字起得也好。《禮記》中說:“溫良者,仁之本也……歌樂者,仁之和也。”做餐飲,只有仁和,才會長久。我不知道老闆取名的原因,就算是“ 以仁和麵”吧。

要買麵食,北坦有家品種尤其豐富的鄧記麵食店,不管是饅頭、豆包還是發糕、花捲,應有盡有,光窩頭就有很多種。全客隆大饅頭也在北坦,如今在萬科泊寓門口還有一個銷售點,和之前的全客隆或許不完全相同,但畢竟是很多濟南人的記憶,“涼著吃,香滿口;熱著吃,滿口香”。饅頭名副其實的大,最火的時候,有四個廠,每天生產六萬斤饅頭,就算一個人一天能吃半斤,每天也有十幾萬濟南人在吃全客隆。

全客隆不僅僅是饅頭,早在1994年,其創始人就開了超市,地點在北坦大街18號的院子裡,堪稱濟南超市鼻祖,後來改名為萬隆超市。一直到2004年,因為各種原因,萬隆超市一夜之間關閉。我不知道萬隆超市在濟南有多少家店,但我想,那十年,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可能都去過萬隆。

在北坦,光吃饅頭肯定不行,買點熟食的話,可選項非常豐富。沿著東西丹鳳街,西頭就是雨雨炸雞總店,楊家幹炸裡脊總店在東邊的新菜市街。另外,也在這條街上,還有大名鼎鼎的秦記酥鍋,就是當年那個在萬隆超市門口賣酥鍋的小車。

酥鍋,是食材的大合唱。有魚,有肉,有白菜、海帶、豆腐、藕、花生米,一鍋蒸燉,直至酥軟。我覺得,它最代表是儒家思想的中庸,稍微偏頗一點,味道不是酸了,就是鹹了,或者甜出一股糖精味。秦記酥鍋酸鹹適中,味道穩定,幾十年如一日,如今每天只酥四鍋,只要開門,一個小時準能賣光。

說實話,濟南的酥鍋遍地都是,能比得上這家酥鍋的,只有早年間,郎茂山大橋那邊有一個小攤,有陣子我常去買,攤主還是太極拳好手,每從鍋裡撈菜,放案板上切,其動作行雲流水,有掩手撩拳 、虛步壓掌之妙。

我每到北坦,買得最多的,還是淨香園的香腸。儘管,現如今香腸的種類五花八門,遠有川粵,近有萊蕪,而且,濟南人也有自己灌香腸的習慣,口味也千差萬別,但都沒有辦法和淨香園相提並論。

淨香園的字號是乾隆年間就有了的,真正發揚光大,還是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其創始人從國企下崗,做過小生意,開過出租車,後為償還債務,重拾祖業,在秘方基礎上研發出一系列醬滷熟食,尤其是其香腸,用的全是鮮豬肉,三肥七瘦,切成細條,用獨家配料拌勻,灌進“腸衣”,再均勻分段,晾曬二十天以上,經蒸煮後,色澤黑亮,泛著油光,讓人垂涎欲滴。

說實話,他們家的香腸最大的毛病,就是一吃就停不下,越嚼越香,上癮。香腸終歸比一般肉食要鹹,不小心吃太多,對身體不好。另外,快過年那幾天,去淨香園,排隊實在太長,比一根根香腸連起來都長。

除了主副食,北坦還有好吃的零食名聲在外。榮氏栗子老店雖改名為慄香姐姐,栗子還是香得一如既往。緊靠北坦的老楊家爆米花也一直是濟南爆米花界天花板,我雖不怎麼吃,但媳婦總讓我捎些回家。

北坦,不過是濟南的一個街道,在大明湖西,工商河東。這裡沒有太多遊客的喧囂,只有默默排隊的老濟南人,他們和這裡的美食都像是被歲月過濾過一樣,沒有浮在五光十色中的泡沫,也沒有藏在不可見光處的雜質,有的是可以信任的守候。

北坦,曾是北壇。在明代,是祭祀五穀之神的稷壇,清乾隆三十六年,《歷城縣志》有“北壇莊”地名記載。民國時期,這一帶發展成為蔬菜交易市場,隨之貨棧、店鋪、商行、民居等逐漸增多。新中國成立後,北坦是濟南蔬菜公司、鹽業公司、供銷公司、塑膠公司的雲集地,是農商交集、市場繁榮的老城牆外。

萊蕪劃歸濟南之後,濟南最有特色的吃食,最集中的街道,應該還是在北坦,這個濟南美食的寶藏之地,靠的不是刻意的規劃,而是天然的聚集。

不過,在北坦生活過的人也許並不這麼認為:寶藏麼?俺尋思這濟南人還不都知道嘛。

魏新:北坦,濟南美食寶藏地

過去的北坦

魏新:北坦,濟南美食寶藏地

1994年的北坦 小巷可以走車

魏新:北坦,濟南美食寶藏地

老濟南叫這條街是“北壇大街”

魏新:北坦,濟南美食寶藏地

街巷裡一度風靡的“黃面的”

魏新:北坦,濟南美食寶藏地

離街巷不遠的北關老火車站

魏新:北坦,濟南美食寶藏地

1981年的 北關路上,左邊就是著名的“生產渠”

魏新:北坦,濟南美食寶藏地

2006年街上的垃圾樓

魏新:北坦,濟南美食寶藏地

2006年, 北壇大街夏日

魏新:北坦,濟南美食寶藏地

2008年,街上的居民在看拆遷告示

魏新:北坦,濟南美食寶藏地

2008年,街上的轎車和小學放學的孩子

魏新:北坦,濟南美食寶藏地

2005年的南街

魏新:北坦,濟南美食寶藏地

南街路攤小吃曾經很興盛

魏新:北坦,濟南美食寶藏地

路邊還有買 衣服等攤點

魏新:北坦,濟南美食寶藏地

街上的小吃攤很多

魏新:北坦,濟南美食寶藏地

2007年, 南街14號門前

魏新:北坦,濟南美食寶藏地

2 007年12月南街開始拆除

魏新:北坦,濟南美食寶藏地

北坦小學原址曾是明代的“北壇”稷壇處

魏新:北坦,濟南美食寶藏地

現今的北坦南街

魏新:北坦,濟南美食寶藏地

現 今的北坦 小區

魏新:北坦,濟南美食寶藏地

歐陽中石題刻的“北壇”新建築,2020年6月15日。

感謝文葦先生攝影作品

看了點“

在看”,點了真好看。

轉發朋友圈,

更多朋友看。

所發文章,多為原創

更新緩慢,保證質量

喜歡作者,歡迎讚賞

Tags:北坦濟南北壇香腸濟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