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食

北京的烤白薯和現在小販賣的味道不一樣,其中原因你知道嗎?

由 winer說美食 發表于 美食2021-11-02

簡介那時的大飯莊子和大宅門燒的都是原煤,往往燒不透就倒在門外,撿煤核的將那沒燒透的塊煤撿回,攢起來賣給烤白薯的小販,小飯館烙餅、早點鋪烙燒餅,都願用這乏煤,火力恰好

白番薯叫什麼

北京的烤白薯和現在小販賣的味道不一樣,其中原因你知道嗎

白薯的學名是番薯,別名有甘薯、山芋、紅薯、紅苕、白薯、地瓜。塊根有白色、紅色或黃色三種,含大量的澱粉,可作糧食或製作酒精和澱粉的原料。番薯原產於熱帶和亞熱帶,在南方能開花結實。花紅紫色或白色。白薯在北方就是在秋後上市,人們可以存一些。更多的是市面小販出售的烤、蒸、烀白薯。

北京的烤白薯和現在小販賣的味道不一樣,其中原因你知道嗎?

老北京的烤白薯與當前小販賣的味道不大相同,其中原因知者甚少。

當前在街巷鬧市中,有外地人賣烤白薯,小販騎輛腳踏車,在車旁焊個鐵架子,上裝一大鐵桶,即烤爐。不久前被取締,一是燒煤汙染環境,二是影響首都市容。這些小飯出售的烤白薯都是用原煤烤的。引來不少帥哥靚妹,尤其是女孩子,在大街上買一塊,津津有昧地吃起來。豈不知那原煤的有害物質已深入薯中。可過去的烤白薯就沒有這不利因素,關鍵是煤不一般。而今應提倡用微波爐烤,為最佳方法。衛生、安全、味道也很好,肯定會受到年輕人的歡迎。

北京的烤白薯和現在小販賣的味道不一樣,其中原因你知道嗎?

老北京的烤白薯,用的不是生煤,小販用乏煤烤熟,較生煤烤的無邪味,汙染極少。這話可不好理解,煤還有生熟之分嗎?當然有了。那時小販用的煤完全是爐火中沒有燒透的煤塊,就是北京人說的“煤核 (hú) 兒”。這煤核是從哪來的呢?

北京的烤白薯和現在小販賣的味道不一樣,其中原因你知道嗎?

是從撿煤核的窮孩子們、老婦人們手中買來的。窮苦人中有一部分孩子和孤寡老人,依靠撿煤核幫襯生活。那時的大飯莊子和大宅門燒的都是原煤,往往燒不透就倒在門外,撿煤核的將那沒燒透的塊煤撿回,攢起來賣給烤白薯的小販,小飯館烙餅、早點鋪烙燒餅,都願用這乏煤,火力恰好。烤白薯的小販從他們手中買來乏煤省錢,比買原煤多省些錢。用這些乏煤烤出的白薯,沒有原煤那股刺鼻的味道,自然要好吃多了。

北京的烤白薯和現在小販賣的味道不一樣,其中原因你知道嗎?

人們愛吃這口,就應該想辦法開發新的辦法烤白薯,以滿足某些民眾的需求,何苦讓那汙染環境的小販搶去市場。如今沒有乏煤了,可是科技條件優越多了,一定能夠採取無汙染的辦法,烤出味道更美的白薯來。

北京的烤白薯和現在小販賣的味道不一樣,其中原因你知道嗎?

蒸白薯用的是麥茬薯,它與春薯不是一個品種,春薯生長期長,春栽秋收,根塊大,就是我們說的白薯。可是夏收後若是地裡沒的種,就搶種一茬白薯,生長期短,塊也小。因為是在麥子割完後的茬子地裡栽的,所以叫“麥茬薯”。塊小粉皮白瓤,蒸熟後一斤可以稱十來塊。這種白薯乾麵而甜,街市衚衕小販賣這種蒸白薯,吆喝“換糖咧——栗子味的!”這可是實話。老人們說起這種白薯直犯饞,可是近五十幾年就沒見過這種白薯了,難道真的絕種了不成?

北京的烤白薯和現在小販賣的味道不一樣,其中原因你知道嗎?

烀白薯用的秋薯入窖前或出窖後篩下來的小細長塊的薯條。小販用一口鐵鍋,鍋底扣一箇中號飯碗,將白薯碼在鐵鍋裡嚴嚴實實一滿鍋,然後放適量的水,架火燒開後咕嘟一陣子,改小火燜、,待鍋內水快耗盡時,撤火。鍋上邊的白薯是蒸熟的。鍋底下邊的白薯是烀熟的,鍋底的薯塊糖分充分發揮,每塊都油亮軟的拾不起來,入口甜如糖稀,軟得一吞即嚥下,小販吆喝的字眼,只有老北京人聽得懂,“鍋底爛化!”有一首竹枝詞就寫了這個“鍋底”: 白薯傳來自遠番,無虞兇悍遍中原。應知味美唯鍋底,飽啖殘餘未算冤。”孩子們爭相購買,老人們把它稱作“沒牙樂”。

北京的烤白薯和現在小販賣的味道不一樣,其中原因你知道嗎?

北京人歷來喜歡吃麵食,極少吃米飯,都認為吃米飯費菜。那時的麵條都是自己擀,就是今天人們說的小刀面,確實比機器軋的麵條好吃,就是那麵湯味道與機器軋的面煮的麵湯,也不是一個味道。現在賣麵條的所謂“手擀麵”,簡直是騙人的,照樣是機器軋出來的。就名稱來說,那是騙人。“切面”這個詞是不合實際的。過去把這種麵條叫做“機器面”,這倒挺實際。過去有專賣機器面的小鋪叫“切面鋪”,但主要是賣饅頭,多是山東人經營。門面的玻璃上寫著紅漆字:“山東饅首”、“壽桃壽麵”。

素材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小編

本文有winer說美食原創請勿轉載,喜歡小編可惜關注小編,也可在評論區留言

Tags:白薯小販煤核乏煤鍋底